今天再次閱讀《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計時40分鐘:閱讀+輸出
雖然十幾天前看過,但是現在回想起來,印象并不深刻,能想起的習慣只有:積極主動和要是第一了。
所以任何知識和工作的定期復盤非常重要。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其實可以這樣來記:是從人類的依賴期到獨立期到互賴期這樣一個過程。
大多數人生來都是依賴的,小時候依賴父母,上學后依賴環境依賴老師,結婚后依賴家庭依賴孩子。這樣的依賴導致了我們很少獨立的思考,所以昨天紅唇中苦公主分享的,她在12歲的時候就能夠獨立思考,自己決定讀什么大學,讀什么科目以及如何安排自己的在校時間,都是自己獨立思考出來的。因此他的獨立期是從他的小中學就開始了。而反觀我現在才剛剛開始從依賴期到獨立期的過渡。一個人生活,一個人安排時間,真正從心理上獨立自主的百分百負責任。
從依賴期到互賴期的過度,這中間需要有三個高效能人士的習慣:
第一,積極主動。最近在高效閱讀營的互動可以說,我給自己打95分的積極主動。在這之前,從來沒有在一個社群和一個組織,如此聽話照做,還積極主動的分享,給自己一個大大的贊。
第二,以終為始。以終為始,始終以目標為導向。因此,建立目標的能力就顯得至關重要。建立明確的篤定的遠大的目標。來指引自己的每一年,每個月每一天的行動。用以終為始的方式來工作和生活。可以避免很多的焦慮。任何焦慮和情緒來臨的時候,去想一想這是否有利于我目標的達成。
第三,要事第一。這個習慣和原則必須嚴格執行。這就是每天,為什么我們要早晨起來建立自己的北極星目標,最重要的事情放在第一位,不吃飯。不睡覺都必須完成的要事。這是每一天的要事。而思考我們整個人生的要事就是我們的終極追求,終極目標。時刻把他放在第一位,用兩毫米的精神去踐行每天進步一點點。不追求迅速成功。做一個要事第一的長期主義者。
當我們在個人領域做到積極主動,以終為始和要事第一這三個重要原則和習慣。那。我們個人領域的成功就不遠了。自然而然就即將過渡到公眾領域:
這也就是從獨立期相互賴期去過過度。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個公眾的范圍,要想獲得更大的成功,則必須要建立團隊,找到一起奮斗的合伙人,而此時史蒂芬柯維給我們的原則和習慣,是我們公眾領域生活工作的準則
第四個習慣是:擁有雙贏的思維:雙贏思維鼓勵我們解決問題找到互惠互利的解決辦法,讓大家能夠一起分享報酬。
第五個習慣的是知彼解己,當我們不再急切回答改以誠心去了解聆聽,對方便能開啟真正的溝通,增進彼此關系,這也是昨天讀到那本《高情商聊天術》里面的一個方法:學會傾聽對方,從對方的擅長的東西說起,引出我們需要知道的,獲得了解之后,會覺得受到尊重和認可,進而卸下心理防備交談,大大提升溝通的效率和成功率,解己則是我們自己感同身受和真誠分享溝通,知彼解己則是建立溝通合作的有效方法。
第六個習慣則是綜合統效:綜合統效是指創造性的合作,找到第三種更好的辦法。
第七習慣:個不斷更新,包含個人領域和公眾領域的習慣,在四個基本生活層面不管更新:1、身體2、精神3、智力4、社會情感四個方面不斷更新自己,這個習慣提升了其他六個習慣的實施效率。使個人領域和公眾領域的成功都達到更快,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