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重聲明:文章系原創首發,文責自負!
曾國藩,自小就以其“笨”而聞名。
科舉考試7次方得及第;而立之年于官場之上閱盡世態炎涼,因不懂官場的潛規則而多次意欲辭官;不惑之年,身為文官的他卻被要求領兵打仗、戎馬戰場,怎奈他連馬都不會騎;上了戰場,卻因無半點經驗而屢戰屢敗,以至于兩次擬好遺書,欲自殺殉國……
但是,就是如此的一位看似普通的無法再普通之人,卻堅守著“守拙”和“格局”四字,真正靠后天的歷練終成為為人處世的絕巔人物,成為了幾乎可比肩孔孟的“半步圣人”,撐起了末期滿清帝國的氣數。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大處著眼,小處著手”“不為圣賢,便為禽獸”“未來不迎,當時不雜,過往不戀”……這一句句經典之言,皆出于其口。不管是讀書、立身、做人、持家,還是為官、社交等,其博大的智慧都閃爍著經久不息的光芒,面面俱到,卻又獨樹一幟,堪稱治世之準則、修身之靈言。雖經過了漫長的時代洗滌,但仍然以其厚重的生命力影響著近代和現世之人。
一部《曾國藩家書》凝聚著曾國藩為人處世之道、謀事立身之法。曾國藩的強勢逆襲之路,有太多的處事智慧、做人準則,這直接影響到了曾家后世10代人,200余位曾家后世子孫人才輩出,不曾出過一個敗家子第!梁啟超、錢穆、李嘉誠、任正非等古今名人皆奉《曾國藩家書》為圭臬,這本書凝結了曾家幾代人的精神,融入了曾國藩全部的學識與心血。
曾國藩,始終恪守守拙與格局,眼光長遠的倡導洋務運動,主持建造了中國第一艘輪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學堂,并親自安排了第一批留美學習的學生……最終,靠著這一系列“夯基鑄魂”般的操作力挽狂瀾,硬生生穩住了大廈將傾的晚清帝國,成就了其大清“第一中興名臣”的美譽,影響了中國近現代的歷史進程。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不曾為哪一個人而停滯;時光的洪流滔滔不絕,不會為哪一朵浪花而靜止。但,曾國藩卻用其寫給父母、兄弟、子女等人的一千四百余封家書,記錄下了他的人生智慧和做人準則,將歷史和時光濃縮進了他的智慧,供后代人敬仰。讀懂曾國藩,就讀懂了為官、為人、為商、為學,以及為人父母兄弟的智慧,字字珠璣、句句箴言、段段入心、章章沁脾!
習得世間萬卷書,不如讀懂曾國藩。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名師指路。
竊以為,曾國藩算的上名師,亦受得起“圣賢”。故,當你人生迷茫未知之時,倒不如靜下心來,重拾曾國藩的智慧,來消除內心的彷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