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工作的妹妹妹夫帶著孩子,昨天坐高鐵已經回到了老家。內心涌動著一股說不清的情愫,心緒悠悠飛越千里,回到那個地方那個時候的年!
01
南方冬天到了,屋內沒有暖氣,三九四九凍成狗,沒有炭火只能燒柴火取暖。外婆拿出一根粗麻繩,跟著村里的女人們,上山去撿枯樹枝。拿個竹耙子,把樹下的枯枝攏在一起,用麻繩捆成一捆,往后背上一扛背下山來。那時候屋后專有一間土屋,入冬前堆上滿滿的柴禾。只在屋子一角,空出一小塊用來燒柴。
火堆邊放了幾張椅子,我們坐在椅子上烤火。柴火一燒起來,空氣里流動著暖意,人的身體也暖和了。木柴燃燒時冒出淡淡的青煙,順著火苗往上竄。房梁上系一根長繩,下端拴幾個大鐵鉤,鐵鉤上掛著腌好入味的豬肉魚肉。柴火揚起的煙火上竄,熏得香肉兒滋滋冒油。約莫一月有余,天氣稍暖,臘肉臘魚大功告成。
柴火燃盡堆成灰,我們小孩兒愛做一個事--烤紅薯或芋頭。拿幾個紅薯或芋頭放在四周,柴火下用柴灰掩埋蓋好。我們忍不住時,總用小木棍去扒開看,等待著期盼著另類的驚喜。當香氣撲鼻而來時,用小棍子拔出來,稍涼時扒去外皮,是金黃的瓤或粉白的芋泥。
外婆很會熬麥芽糖。用新鮮的麥芽,紅薯切成塊,放在大鐵鍋里燉。麥芽紅薯燉爛,去浮渣改小火。鍋里湯成焦糖色,換小鍋繼續熬。小鍋慢熬,湯汁濃稠起鍋。用勺子舀起,高舉往下倒,焦糖色的糖汁成一條細線。這是上好的糖料,用來準備年貨,做糕點甜食等的配料。
麥芽糖香氣四溢,我們這些饞嘴貓總圍著它轉。外祖母怕我們偷食,把它高高地放在衣柜頂上。小孩子總有辦法,拿椅子墊高爬上去。舀一勺蜜糖,一個人舔一口。糖罐的周邊有痕,大人總會發現,少不得挨一頓罵。
做沙琪瑪凍米糖,那得一家人齊上陣。先倒入食用油麥芽糖在鐵鍋加熱,爆米花花生仁芝麻倒入鍋內,快速翻炒起鍋,倒入木質模具里。兩面壓實焦糖凝固切片,用牛皮紙包好,放入防潮的缸里保存。一人掌勺,兩人壓模,兩人包裝,幾個家庭主婦齊上陣。那些零食夠我們這些饞貓整個寒假,不是小數目呢。
02
過年那天,父母、姨和姨夫都到外公這里。母親會幫著外婆準備午飯和年夜飯,其他人幫著貼春聯,貼福字,然后聚到一起玩撲克。輸的一方在臉上貼白胡子(細長的紙條),誰貼得越多誰就輸了。在年夜飯時,輸的會被罰喝酒。大姨夫輸得多,被罰酒后臉會通紅。
除夕年夜飯是重中之重。外婆每年都準備十幾個菜,有魚有肉還有雞湯,糯米四喜丸子和年糕,青菜藕夾豆腐和甜湯。
幾家人聚在一起,一張桌子坐不下。大人一桌小孩一桌。過大年這天不受拘束,可以放肆地吃喝。大人們可以喝白酒,小孩子也可以喝點香檳。喝酒時興劃拳,“哥兩好呀,六六六,五魁首,八匹馬......”,劃拳輸的人得喝酒。
小孩子最會學樣,我們跟著大人比劃,也有模有樣。有一年團圓飯上,我劃拳挺背的,連小弟都沒拼過,咕嚕咕嚕地喝了不少香檳。
不知道喝了多少香檳,然后醉了。
沒挺到家庭除夕晚會,睡過去了。
沒有領到壓歲錢,好心塞噢......
03
我們的除夕文藝晚會,演員是我們自己,觀眾是我們自己。表演節目的,會得到壓歲錢或禮品。
外公是京劇票友,唱《智取威虎山》里楊子榮的唱段--
穿林海跨雪源,氣沖宵漢
抒豪情寄壯志,南對群山
愿紅旗五洲四海齊招展,哪怕是火海刀山也撲上前,
我恨不得急令飛雪化春水,迎來春色換人間,
黨給我智慧給我膽,千難萬險只等閑,
為剿匪先肥土匪扮,似尖刀插入威虎山。
誓把座山雕,埋葬在山澗,
壯志憾山岳,雄心震深淵
再等到與戰友會師百雞宴
搗匪剿定叫他地覆天翻!
這段唱得蕩氣回腸,外公的聲音又高又廣,唱功一點不比專業演員遜色。
小姨說書打快板--
打竹板,響連天,
臺上臺下笑開顏。
上臺不把別的表,
只夸咱的家鄉好--
哥哥表演一段少林拳,小弟跟外公學了點太極,也表演了陳式太極拳。我來個詩朗誦或與小妹自創的節目,每一個小孩子都能得到壓歲錢。一年又一年,我們家的除夕很熱鬧。
后來,央視的春節聯歡晚會更喜慶、更專業、更吸引眼球。除夕團圓飯后,全家人圍在一起看電視。
央視春節晚會越來越火,我們還是會懷念那些年我們自己的晚會。
04
冰心老人寫過一篇散文《我的家在哪里》,老人在夢中常常不經意地出現回家的情節。奇怪的是,她在夢中每次遇到要回家的場合,回的總是少女時代的那個家。
年幼的我們活在親人的羽翼下,大呼小叫地玩鬧嬉戲,不知道未來為何物,不知道遠方在何方。花開花落,又花開花落,不知道過了多少年。當你在那個叫遠方的地方,回望過去,舊時的景物已模糊,那個過去的你找不到了。
生活兜兜轉轉,一半是回憶,一半是繼續。過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是舉家同慶,是闔家歡樂的日子。
年幼的時候,笑那些四五十歲的人老朽;時光匆匆過,自己已到不堪的中年時光。上有老下有小,對老人來說,我們成了他們的依靠;對孩子來說,我們是他的精神支柱。
已上大學的孩子,放假頭一天,給我打電話:“媽,放假了,過年在家過!想你親手做的好吃的。”孩子不愿意吃飯店,說那里的飯菜沒我做的好吃。
孩子六歲那年的大年初三,先生請我們去飯店吃飯。小朋友吃了幾口,說不好吃。爸爸問,怎么不吃啊?小朋友說,“這魚和我媽做的不一樣,牛肉太肥也不夠爛。這個菜薹不好吃,媽媽是切成一段段炒。”
先生無可奈何地說:“兒子,真沒給老爸面子。以后還讓你媽做吧!”這小子還呵呵樂,證明了他老娘做菜好吃。
他的假期給自己學習加碼,繼續學習沖擊雅思高分課程。我們的外出計劃擱置下來,一家三口過一個祥和年。我樂此不疲地給他買買買,翻著花樣給他做好吃的。看他心滿意足的樣子,當娘的心里是樂開了花。
生命是一代一代傳承的,我在長輩們的撫育下成長。時光荏苒匆匆過,孩子也在快速地成長。
我希望自己的羽翼足夠大,能夠庇護著他,送他走更遠的路。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