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儂過年

一、壯鄉(一)

丙申猴年尚未到來之際,煙火照亮了中國南部的一個小山村。村子里從來都沒有這般熱鬧,可即便是最為熱鬧的今天,當煙花爆竹熄滅的瞬間也只能看到幾處無力的燈光和蒼涼的夜空。

我跟著朋友康康走進一座尚未完全蓋好的房子,上了第二層才發現有人住。康康的朋友正在這座房子二樓的房間里看春晚。混著鞭炮味的風從正對著門口的長方形窟窿吹了進來。那估計是要安窗戶吧,我在心里想著。

在這簡易的房間里坐下后我便邊看春晚邊聽康康和屋主用我聽不懂的壯話寒暄。我注意到和電視在一側的墻上擺著神壇。這邊真是家家戶戶都有神壇。下午的時候康康帶我去村子的理發師家剪頭發,在理發的墻上都看到擺著神壇。所謂神壇,就是供奉祖先的東西。每戶人家神壇的名字不同,名字寫著某某堂,下面是牌位,牌位兩側寫著類似庇佑子孫的對聯,而最下面貼滿了符咒,大多是寫王母娘娘在此、麒麟在此、鳳凰在此等等。

因為第二天還打算去附近苗寨,我和康康就離開這里,準備回康康家睡覺。康康告訴我,他的這個朋友起房子到后來沒有錢了,所以就只能蓋成這樣了。我在走前去了趟衛生間,因為康康家里是沒有衛生間的。

剛拐到村子的主路上,我看到一群村民在路上站著,旁邊還有一輛轎車。我和康康穿過村民與轎車,我迫不及待地問康康他們在做什么。這時我的心中是想的好玩的事。康康又往前快走了幾步,然后平淡地說:“搶劫。”“啊?”我可沒想到康康會這么說,于是愣了幾秒,受到哄隆隆開過來的卡車影響才回過神來。

原來此地走私較多,剛剛從我身邊開過去的卡車滿載著走私貨物。那么多的村民們之所以站在路上,并不是什么慶祝新年的活動,而是向過往的走私車輛討錢。被他們攔下的那輛轎車里坐著的正是走私的老板。過年期間因為邊防人員休息較多,走私者則趁此時機連夜運貨。村民也對走私者十分了解,因而村民很早就開始放炮,走私者出現時已經沒有放炮的了。

回到康康的家后,他留在廳里看春晚。我進到不像房間的屋子里面,窩在床上用手機上網。挑了幾張今天照的有意思的照片發給母親。說是有意思,其實不過是因為我過去沒見過罷了。第一張是粽子,在東北只有端午節才吃粽子,而這壯鄉則是過年吃粽子,并且形狀也大不相同。母親看后說瞅著像大毛毛蟲。這是因為這邊的粽子是長筒型的,線則是繞圈系的。第二張是繡球,這邊的縣城對外用繡球做噱頭,然而在縣城我竟沒找到賣繡球的。上午康康到縣城接我,我跟他說到沒見過繡球的樣子,他便先騎摩托載我到了舊州。舊州是古鎮,古鎮當然就是景區了,里面有賣很多東西。康康帶我到了繡球店,我仔細端詳了繡球。遠看有些像北方的口袋,但近看就明白結構差異很大。口袋是立方體,這店里的繡球是由多個獨立的正四面體縫合在一起的,而且繡球上系著一根繩子。第三張是我自己的照片,也是母親最希望看到的。不過這照片中我的形象很糟糕,坐了一路摩托何談發型,更甚的是手上腿上都是泥。我倒是慶幸身上只是泥而已。下午朋友帶我在村旁的山里逛逛。山里風光很好,我和康康穿梭于梯田之間,旁邊還有吃草的水牛不時抬頭瞅我們一眼。因為走的是不算是路的路,只是看哪里能落腳就踩哪里。我對此又陌生,先是一腳陷到泥里,緊接著在過條小河時沒想到看起來雜草叢生的落腳點下面是空的,整個人滑了下去。我本能地向前臥倒,抱住地面,穩住后才再站起來。這一滑使左腳完全浸到河里了,把腳上的泥沖干凈了。我喊前方的康康,拍下我這狼狽的樣子。不管我之前爬了多少座巍峨的山,可比起這野外的沒有路的山都容易多了,褲子也被刮了幾個洞。康康卻健步如飛,在陡峭處他也不放慢速度,同時還向我介紹周邊環境和路過的飛鳥。雖說康康是我在參加香港觀鳥會在北海舉辦的一次鳥類監測培訓時認識的,然而我除了注意腳下的路,還管它啥子鳥呢!

原本我是想和母親聊這邊走私的事,然而母親也和同學們一樣,在搶紅包和集五福。這會兒我到更喜歡向走私者討紅包的村民們的行為了。前者是娛樂,后者是生活。

清晨四五點鐘時還能聽到從村子的小廣場傳來的歌聲,有些村民倒還真有精神。我起床去屋外的山坡上解手,這是頭一天康康告訴我的。

在我來康康家之前,康康反復告訴我一定要有心理準備,因為他家條件很差。我也反復告訴他,只要有睡覺的地方就夠啦。現在在我看來,康康的家比我預計的好很多。雖然我一直生活在城市里,可我知道城市里有的人連住的地方都沒有呢!而且在這里吃的真心很好。昨天中午是在康康的一位住在鄉里的朋友家吃的飯。吃了自家包的粽子,還喝了自家娘的米酒。說起來壯族朋友把我灌得迷糊糊的,他們認為東北人都是拿碗喝二鍋頭的。而年夜飯是在康康家吃的,主食是沒有味道的米粉,菜是竹筍炒肉和自家的土雞。雖然看似簡單,但這真的對我來說是極好的。土雞的皮很厚很結實,康康說辨別是不是土雞就看這層皮。

二、苗寨

待到康康起床,我們吃了幾塊康康前些日子從越南帶回的糕點就上路了。今天康康要先帶我去看苗族斗牛,然后再去越南。

坐在康康的摩托后座上的我,始終無法放松。因為我幾乎沒坐過摩托,更別說在路況不好的山谷里疾馳了。康康前幾年曾出過車禍,腿里還有鋼板沒有取出。不過之所以沒取出鋼板,并不是身體的問題,而是取出來還需要做手術,當年都是借錢治的傷,又何來的錢取出看似無礙的鋼板呢?傷好后的康康依舊騎摩托到處跑,不像我,曾經開車撞了一次后再也不開車了。

去苗寨的路上的康康和昨一樣,邊騎摩托邊把路邊的樹木種類及看到或聽到的鳥種告訴我。灰鹡鸰、紅嘴鴉、紅脅藍尾鴝……普通的村民不會叫出這些名字的,康康能說出來也不是因為他大學時的專業是生物。他是憑著自己對這片土地的熱愛和對生命的敬畏習得的這些知識。也正是如此,當他的同學們進入企業工作,當他村子里的朋友們去廣東打工,他回到了家鄉,在保護區里默默奉獻。

到苗寨時,斗牛活動已經開始了。大部分觀看斗牛的人都是從其他村子趕來的,其中還有一些越南人。看到有一部分苗族姑娘們穿著民族服飾,我和康康前去跟幾個苗族小姑娘拍照留念。接著我也湊到圍欄邊看場內的斗牛。

苗寨

場內有兩頭牛正在用角廝殺,雖然這邊多數養的是水牛,但斗牛用的卻是黃牛。正當一頭牛節節敗退逼近場邊時,場內的一人拿著竹竿在牛后面的地上猛敲。這就像是給牛加油一樣,失勢的牛一下子卯足了勁兒前進了好幾米。

也有幾位特意趕過來的攝影師。一位自稱十二年前曾來過這里的攝影師看到旁邊的屋子里有打扮好的苗族姑娘就走了進去拍照。雖然昨天跟著康康去了十幾戶他村子里的人家,可我還是拉住要跟著進去的康康,對他耳語:“這邊能隨便進么?”朋友表示無所謂的,我說:“這又不是認識的人家,在城市里可不行啊。”

后來我跟著看看站到個視野開闊的坡上看斗牛。突然一頭牛發力猛頂,在另一頭牛側身之際又頂了對手的左肋。場外的人們叫好的同時,圍欄大門一開,失敗的牛就自己跑了。我十分驚嘆,這牛怎么跟人似的,知道什么時候交手,知道什么時候逃跑。而勝利的牛則在場內休息,等待下一位挑戰者。

許久,挑戰者來了。只見新來的氣勢洶洶,背部高高拱起。當它進入場地時,上一場的冠軍竟然趁大門還沒有關閉時溜了出去。這引來一片笑聲,主持的苗族大叔用一口獨特的普通話宣布新來的牛不戰而勝。有的人還在被嚇跑的牛屁股上打了幾下,真是有意思啊。不管牛在場內斗得如何兇猛,出來了就是任人宰割。

在最后一頭選手來臨時,場上更加沸騰了。這頭牛不僅沒被嚇到,反而剛進場內就直沖對手,出其不意地頂了對手的腰腹。然而不戰而勝的這頭也確實有實力,即便被偷襲也沒咋地。這兩頭牛不愧是壓軸出場的,打得是你來我往難舍難分,以至于我已經分不清哪頭是哪頭了。但不管哪一頭贏了比賽,都是當之無愧的。

終于,賽場上只剩下了一頭牛。可大門一開,這冠軍牛居然跑了出來。我也不曉得什么情況,就跟著村民們一起追著牛跑。后來牛跑回牛圈里了,人們也就作罷了。但這事弄得我不清不楚的,到底是牛自己突然跑了還是每年最后都要追一下牛,到現在我也不曉得。

斗牛結束了,而苗寨初一的活動還沒有結束。原來穿上民族服飾的姑娘小伙是要跳舞的。而跳舞的也不完全是姑娘小伙,這是因為村子人口少,二十幾歲的年輕人絕大部分又都出去打工。所以舞者以十幾歲的孩子們為主,四十來歲幾位為輔。但明顯能看出來,男性舞者中三四十歲的人偏多些。果然還是小伙子離開村子的多些,有幾個二十多歲的苗寨姑娘在帶著娃看表演。

當最后一個歌舞《歡迎你到苗寨來》演完后,主持人繼續用那我一聽就想笑的嗓音宣布活動結束,同時他還感謝了縣政府對他們的支持。他們是這片壯鄉里僅有的苗寨,周圍的壯民有一部分是走了十幾里的山路過來看斗牛的。

三、壯鄉(二)

我和康康剛從苗寨出來,他看到一位正在走路的越南朋友,便喊其一同前往越南。越南哥坐在我后面,我仔細聽康康和他之間的對話,雖然我一句也聽不懂。半路上,康康先去一個村子里問其他朋友是否一同去越南,留下我和越南哥在路旁等他。我只能干等了,我既不會說壯話也不懂越南語。

康康獨自回來,他朋友們不打算今天去越南。康康便繼續載上我和越南哥,一路疾馳到了一個中越界碑處。越過界碑就是越南了,旁邊還有幾位大叔在。康康和大叔們聊天,自然也是說壯話。我繼續看著他們,不時地跟著笑。這幾天我都是這么干的,雖然聽不懂,但我會讀表情呀!越南哥也跟著嘮嗑,我心里一直在想,他們溝通這么容易嗎?

后來越南哥自己從界碑后面的大石頭路下到越南去了。康康今早出門忘了帶越南盾,到了越南沒法發給越南朋友的孩子們發紅包。越南北部山區的發紅包習俗和這邊壯鄉是一樣的。今天早上我也有按習俗給康康的侄子和侄女發紅包。

既然先不去越南了,康康載著我回到了半路停下來時的那個村子。這些村子都不大,每個村子也就十幾戶人家。我跟著康康進到這里的朋友家,發現昨夜一起看春晚的小哥也在。這戶人家大叔大媽在簡易的能支撐鍋的架子上炒菜,下面燒著木材。小時候在北方的太姥家里我最喜歡在做飯時往爐子里面添柴火,相比這邊,那時的生活條件還真好。

坐在一起吃飯時,幾個小哥和大叔都用普通話說讓我多吃些。鍋雖簡易,菜卻很豐盛。可能是這邊家家都養牲畜,因而不缺肉。自然還少不了要喝一杯家釀的米酒。康康特意讓我往墻上面看,上面是神壇。康康說,在過去新年時家人是要守夜到天明的,因為要保證神壇上點的香不能斷。現在大多不守了,買一些燒得特別久的香就好了。既然提及了習俗,我就多講一些。在北方有地方有農歷二月二龍抬頭的說法,從初一到二月二那天有舅舅的人是不能剪頭的。而在壯鄉,則是初一到正月十五不剪頭。

飯后我問康康下午做什么,康康告訴等這邊完事的再決定。我想著這邊吃飯容易散場難。結束閑聊后,三位小哥也和我們一路逛去。他仨做一輛摩托,我還是由康康載著。在有些特別難行的路上,我就先下摩托,等康康騎到前邊一些能穩住的地方,我再走過去。我問起康康和之前遇到的越南哥說話時用的是哪種種語言。康康說是壯話,并解釋道當地的壯話和越南山區的話差不多。

四、走私

康康帶我去了一條走私的路。這路因為來往的走私車很重,而被壓得坑坑巴巴的。但有時候也會有走私者修這條路,這樣對他們走私是有好處的。而路上偶爾會看到的簡易的可乘涼的屋子,則是路霸們自己搭建的。路霸們和昨夜在路上的村民們的目的一樣,只不過地點不同罷了。在康康看來,走私帶動了當地的經濟。一部分勤快的人靠走私發了家,一部分懶惰的人當路霸致了富。

因為我對走私不甚了解,就問道:“走私的東西有那么多么?都走私啥玩意兒?”

康康說:“什么都有啊,像在南寧街攤上吃的燒烤,多數都是從越南走私來的肉。”

當騎到了界碑處時,我們停下來等那三個小哥。這處界碑和午飯前去的不同,這邊有直通越南的車道。原本這路是邊防人員巡邏用的,誰知后來竟幾乎成走私專用的了。過了界碑不遠處,停著一輛滿載的貨車,不知道拉的是什么。貨車后面還有一輛小汽車,一對男女站在路邊說話。

康康指向對面的山,告訴我從那邊的小路也能到越南,但路不好,只能一個人騎過去。正說著,那三個小哥也到了。原來他們去買飲料了,一個小哥遞給我一瓶越南產的紅牛,還用普通話說:“味道都一樣。”

我想這瓶飲料也是走私過來的吧。康康自己走到前方那對男女處,和他們嘮了起來。而這時又過來一對騎摩托的帶著一個小孩的男女,男的同我身邊的壯族小伙們聊了幾句后就向對面的山路開去。到了小路上,男方獨自一顛一顛地騎摩托向前,女的抱起孩子跟在后面。一個壯族小伙告訴那對抱孩子的夫妻是越南人。

當康康回來后,我坐上摩托和康康去別的地方逛。因為康康以前沒從這條路上去過越南,前面可能會出現危險,所以我們今天放棄了去越南的地方。康康還告訴我,剛才那對路邊的男女是走私的,卡車里是煙葉。我驚訝地說:“那個女的怎么還走私呢?”康康依舊平淡地答道:“走私賺錢啊,女的也想掙錢的呀。”

這會兒我們路過一個正在建的交易中心,貌似以后越南貨將拿到這里交易。當交易中心建成后可能會使走私的人數減少,但對大部分商人來說是好事。

五、壯鄉(三)

后來我們到了熱鬧的龍邦口岸,這里是正規的進入越南的地方。前年我去過東興,那里和越南隔著河,這邊則只有圍欄。只見越南那邊不像這頭如此人多。坐在康康摩托車上的我突然止不住地笑,這是因為康康的摩托車有很多問題。本就破舊的摩托車正以左側的后視鏡轉到右側,鏡面朝向前方的姿態穿過人群。沒人看到還好些,周圍看見這奇葩的摩托車恐怕不是像我一樣覺得好笑,而是怕撞到自己,都給我們讓了路。如果康康去縣城接我那天,他摩托車就這副德行,我可能就不來了。

從龍邦回康康家里的路很好走,我這么說是相對泥濘的土路和碎石路而言的。我們一路聊著山中的植被,遇到鳥類時康康總會嘆息沒把長焦相機帶上。此刻的我也不在意因摩托后座的左側沒有腳蹬子而不得不得懸空的腳,反而覺得若天天這樣在山間游逛是多么愜意。但我也清楚得很,此處的村民不會有我這樣的想法,若是對他們這般說道,反而會惹來不好的說辭。畢竟這些天對我來說僅僅是體驗罷了,他們還要為了生活種地、放牛以及走私、當路霸。昨天康康還問過那位年長的攝影師,是否覺得第二次到苗寨后看到一些過去的木房變成了磚瓦房而感到失落。攝影師則說:“這是沒辦法的,現在的房子才適宜居住。”是啊,康康家因為沒有錢翻修,還是簡易的木房。我住在他家上廁所時不是要趁人少去山坡上解決就是要多走些路去村里的小學的旱廁。環境和居住,到底該怎樣平衡呢?

回到康康家時,疲憊都涌了上來,便早早休息了。

第二天康康帶我去了他的兩個舅舅家。路上騎了一個多小時,康康說他小時侯他母親帶他走著去舅舅家。我不由地算了下,雖然康康今年有二十九了,但他父母已經都七十三四啦。

到他舅舅所在的村子后,我們沒有馬上進入他舅舅家里,而是在遍布油菜花的農田里拍照。康康著實喜歡拍照,他說拍完了可以在網上吹牛。我笑著說他這算哪門子吹牛啊。

到他舅舅家后,簡單地打了聲招呼。康康放下他大嫂叫他帶給舅舅們的粽子和生肉后領著我去村子后面的山里。他講這里有他小時候的記憶,指著山中現在望去的農田說那曾經是放牧的地方。他看著一棵大榕樹,喃喃地說:“怎么感覺比我印象里的小呢?”這些天,我了解了康康很多的事,在來這兒的路上還經過了他幾年前出車禍的彎道。

在康康的大舅家吃午飯時,他的大表哥跟我聊了很多。這表哥曾在北海的一家林業公司干過,清楚的知道廣西哪片的桉樹是哪家的。桉樹雖然會破壞當地植被,但其能夠造紙,有很多商業用途。廣西這些年大面積種植桉樹,走在高速路上,就會看到兩旁都是桉樹,而非城市里的榕樹及毛椰等。對了,必須要提及康康他舅舅家的粽子。是紅薯粽子,我很喜歡。做法基本上是把紅薯弄熟后和成餡,再充分的與生糯米攪拌在一起,最后煮熟。扒開粽葉,看到的是紅褐色的糯米,吃起來十分甘甜,對我這個甜食動物來說,真是太棒了。

飯后,我喝了杯康康大表哥泡的越南茶后就又跟康康上路了。康康因為明天不用去保護區值班了,所以決定今天去越南。

他帶我騎到能夠有越南手機信號的村子。因為他經常去越南,就辦了越南電話卡。他聯系到了越南朋友,讓他朋友接我們。之后我們回康康家取些隨身帶的。他特意告誡我,不要再背雙肩包了。這邊本地人沒有背包的,也只有我一個不是本地人。昨天到處逛時,大家就都看我,當然不僅是因為背包,這邊人的身材、長相都和我差異大。我比邊男性都要高十來厘米,比康康高了二十多厘米。我想悄悄融入這邊的群體當真很難。

六、越南山村

我們再一次來到昨天上午到達的界碑處,這回康康帶好了越南盾,我也沒再背包。

我們還沒往界碑下面走的時候,一對夫妻和孩子正在往上走。康康告訴過我,過年期間越南老婆會回娘家。這些平日生活在中國的越南老婆并沒有中國戶口,可以說沒有任何合法的身份。但她們生的孩子可以落戶。我問康康:“為什么越南老婆不落戶呢?”其實還是老道理,康康向我解釋:“走正規程序是要花四五萬的。”唉,村民有四五萬就可以慢慢起房子了,也不用找越南老婆了。

因為路不好走,我緩慢地跟在康康后面,當終于到山腳下時,眼目所及的便都是越南了。越南北部和南部不同,北部是山區,貧困落后。我與康康走在越南的田間小路上,但我內心卻極為緊張。在這里我是個老外,語言又不通,生怕出事。偶爾迎面過來的中國村民和越南媳婦也要多瞅我一眼。我甚至因朋友戴眼鏡而感到慶幸,否則我就是唯一一個戴眼鏡的人了,即便方圓幾十里也找不到第三個戴眼鏡的了。

當走進最近的一個村子時,我的模樣比村子里的越南村民還要糟糕。因為在康康家我僅是用冷水刷牙而已,頭發從來不理會。在到村子前,我還在農田踩到泥里,前幾天左腳才的泥還沒弄干凈,這次又把右腳弄臟了。

這個村子的房屋都是木質的,確實如康康提前告知的一樣。房屋分為三層,第一層養牲畜,第二層住人,第三層放玉米等糧食。比起康康的村子,這邊房屋之間十分緊密。

路過一座屋子時,康康被幾個越南朋友叫了上去,自然我會緊跟著。越南朋友們和康康熱情地聊天,我接過越南朋友遞過來的米酒,康康說:“他要和你喝一杯。”這真是一切盡在不言中,都在酒里了。后天昨天在苗寨那遇到的越南哥也過來打招呼。我只得笑呵呵的點頭,壯話也好越南話也好,我真是一句都說不出。

和這幾個越南小伙分開后,我跟康康剛走到村子邊上。不遠處有一位年輕人騎著摩托向我們駛來。康康說那是他朋友,來接我們的。待這位越南年輕人到我們身邊后,又來了輛摩托。駕駛者看起來是只有十四五歲的孩子。接著我坐上這年輕人的摩托,而康康則開著后一輛摩托,讓那孩子坐在后面。

完全沒有康康這個翻譯在身邊,我就更不適應了。但既然已經來了,就只能一路走下去。路過一個村子里孩子們拋繡球的地方時,越南小哥停下摩托車等后面的康康,我還以為他家在這。在路上的孩子們瞅我一眼就繼續拋繡球,在屋子里的小孩子還邊玩著繡球邊看我。而我忽然發現跟幾個越南小姑娘玩繡球的小伙子是昨天我在他家吃午飯的壯族小伙。這才知道,他今早就過來了。等康康騎摩托到了這兒,便又向前出發。在抵達載我的這位年輕人(下文為了區分,稱作A)的家之前,有一段超長的碎石路,真是顛的我不行不行的。然而,這卻是他們每天去鄉里,去其他村子里的必經之路,這令我佩服不已。

到了A家門口,我發現有好多年輕人在。原來A家門口擺了一個臺球案子,村子的年輕人在他家門口打臺球。后來得知和A一起接我和康康的少年是他的小舅子。進到A的家中,他的父親正抱著個幾個月大的嬰兒。康康說,那是A的孩子,雖然A是93年的,比我們都要小。康康喜歡聊結婚的話題,他想娶個東北媳婦,好讓他的后代不像他一樣矮小。

A在桌子上擺了幾個碗,向碗里到了熱水,又加了些糖,再用筷子攪拌。我問康康:“這水和糖怎么都有些黃啊?”

康康:“這邊喝的是雨水,可能過濾不好。”

我也沒法顧及衛生了,A與其家人似乎一定要看到我把糖水喝 了才行。見到我喝了后,他們到蠻開心的。后來又走進來幾個越南小哥,我跟他們端著糖水互相示意一下再喝到嘴里后才能放下。康康說他向這些越南人介紹我是北京的,因為說中國一些別的地方他們也不知道是哪里,所以就讓我當了一回北京人。

有一個熱情的越南小哥是個啞巴,只能發出啊啊的聲音。啞巴用手比劃著,想讓我晚上去他家住。那怎么能行?我必須跟在我的翻譯康康身邊,不然我真就跟這啞巴一樣了。我好奇地是他不僅是啞巴,并且是聾子,但他卻把當地喝糖水,喝米酒,喝了酒要后握手,給人夾菜等等的待客之道都學會了。他甚至走到我身邊硬拉著我去他家,弄得康康和其他越南朋友都跟他用手比劃向其表達我和康康今晚睡在A家。

吃飯的時候我跟這些我叫不出名字的越南朋友們挨個喝酒。A家釀的是玉米酒,比較甜。雖然喝幾小杯還覺得挺好,可一會兒就過來個越南兄弟跟我干杯,沒等喝醉就已經心理沒底了。菜的話,我很喜歡他家的豆腐,是一種大豆腐,里面放了碎肉陷,外表看起來是炸過的,但最終是湯煮的。A和A的父親都總給我夾菜,我這頓本不想多吃的,結果也沒少吃。

飯后我開始看了會兒康康跟A的小舅子打臺球,后來我們回到屋子里看電視。接著這個沒幾戶人家的小村子里的女人都進來了,她們準備玩撲克。我看幾個抱著娃的越南婦女也就二十歲左右,比A的媳婦還要小。這些女人們看到我喝的暈暈的樣子,跟康康說了幾句話。康康翻譯給我聽,說她們勸我睡覺去。也是,本來我就對打牌沒興趣,何況看一些我都不知道在說什么的越南女人玩牌呢?我就先上床休息了,但實際上還是和她們在一個屋子里。A安排我和康康還有他小舅子睡在一張床上,這床在進了門口的最左側。就這樣,迷迷糊糊的我躺在床上,聽著同屋里的越南女人們玩牌的聲音,不時轉向左側透過木頭縫看看隔壁屋的小伙子們在玩啥。

第二天,也就是初三,清早我跟著康康去村子的地里找能將身子擋住的地方解手。早飯后,康康借了A的摩托,我倆就上路了。出村子必須經過讓我蛋疼的那段先上坡又下坡的碎石路,叫我苦不堪言。

到了昨天來時的那個壯族朋友在的村子時,我們停下來歇息。我和那個壯族朋友嘮起嗑來。經他的講解,我大體明白這邊拋繡球是怎么玩的了。拋繡球的雙方各站在竹竿的兩側,在長長的竹竿上有個方形的鐵片似的東西,這東西中間有個洞,一方握著繡球上的繩子將繡球拋向對面,但目的是使繡球穿過竹竿上的洞,穿過去的就贏了。

康康想讓這壯族朋友跟我們一路逛去,但他準備和他的越南朋友們去德天瀑布。聽康康講,從越南這邊看德天瀑布的門票要比國內去的門票便宜很多。康康順便告訴我,這個壯族朋友在這個村子玩是因為他有親戚在這邊。

在越南的山中騎行時,康康說:“我感覺你現在適應坐摩托了,一開始你坐在摩托上的身子不穩定,我也不好掌握平衡。”我想,我往前數二十年,一共坐摩托的時間都沒有現在一天坐摩托的時間多。

在山中看到白頸鴉時,我們停下來好好觀察了一會兒。這幾天我用肉眼觀察到的鳥類也比過去多。

不得不再次提及越南人好客,中午康康的一個越南朋友帶著康康和我去了這個越南朋友的朋友家吃飯。這次我稍有點慚愧,因為沒怎么喝酒,但我真的不能再喝了。飯后我看了會兒越南電視劇,這時我問康康:“你能聽懂電視里的話么?”康康明確告知:“只能聽懂幾個詞。”

經過康康的解釋,我才明白,壯話和這邊越南的方言是幾乎一直的,但和越南的普通話則有不少差異的。這對我來說到是蠻有意思的發現,兩個不同的國家,邊境毗鄰的地方卻有相似的方言。康康還不止一次地說:“你看他們(越南人)和我們長得有啥不一樣?”這片的人們長得都差不多,這是我早就知道的,但跟我的樣子就有明顯不同了。

我和康康為了看正式些的拋繡球活動,走過了眾多的小山村,后來終于被找到了。所謂正式,即為傳統。傳統上拋繡球確實和男婚女嫁有關,現在則是不同村子的少男少女到達某處拋繡球的地點。姑娘們站在一側,小伙子們在另一側,玩法如前文所述,通過拋繡球能增進雙方的好感。康康講如今有些類似賭博,輸了的一方要給對方錢,女方輸了貌似還有送小伙枕頭。但具體怎么回事,康康也不完全清楚。

下午時,我們準備回康康家。但因為我實在無法再次忍受去A家要經過的碎石路,A就載著他小舅子來跟我們會和,連他妹夫也騎著摩托過來送我們。這些人從來不用拜拜的手勢。我也不會用壯話或越南話來跟他們告別。就連吃午飯時我都沒學會康康及越南朋友教我的新年快樂的讀法。在我聽來像是在說“南門”,也有可能是我覺得太可笑了吧,憋在嘴邊就是不說。我就一直用微笑跟所有的越南朋友告別。

七、尾聲

晚上康康的姐姐和姐夫帶著幾個孩子到了康康家,于是飯后我跟康康去他鄉里的朋友家住。這樣到是方便我明天一早搭車去縣城。而沒有想到的是我又喝多了。

到了鄉里后,有很多壯族朋友在。我就看他們劃拳,當有人輸了后,我就陪著輸了的人一起喝一口。酒桌上,除了我和康康以外,他們平時都是在深圳打工,有做手表的,有做電線的……讓我們留宿的朋友變得特愿意跟我聊天,講起他父母很辛苦才在鄉里面蓋了房子,不然還住在山里面呢。又是房子,康康現在的希望就是能有五萬塊錢,好在縣里面把房子的框架起了,后續的再慢慢蓋好。那我呢?想一個人不停地流浪。

寫給讀者的話:

各位讀者,本文為筆者虛構的故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貝儂在壯話中有親朋好友之意,因而起了這個題目,既貼合故事中壯鄉的背景,也包含了筆者對朋友及家人的祝福。濃濃的壯鄉,好客的朋友們,還有純凈的山水……這些正是筆者想要表達的。或許沒有什么深度,沒有什么跌宕,但這樸實才是大部分人的生活。今后筆者仍會走這一路線,謝謝支持。

還有,本故事采用的素材及配圖均由一位自稱“隔壁老王”的網友提供。而隔壁老王究竟是誰,筆者也不得而知。但經筆者多方打聽后了解到,坊間傳言隔壁老王是個熱心的人。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今天感恩節哎,感謝一直在我身邊的親朋好友。感恩相遇!感恩不離不棄。 中午開了第一次的黨會,身份的轉變要...
    迷月閃星情閱讀 10,617評論 0 11
  • 彩排完,天已黑
    劉凱書法閱讀 4,281評論 1 3
  • 表情是什么,我認為表情就是表現出來的情緒。表情可以傳達很多信息。高興了當然就笑了,難過就哭了。兩者是相互影響密不可...
    Persistenc_6aea閱讀 126,131評論 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