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用現在的專業名詞,我其實就是一名留守兒童,包括我和我妹妹,還有一個堂弟一個表弟,我們年齡相差不大的四個孩子,都是由爺爺奶奶一起帶大的,奶奶很能干,把四個小孩管理教育好之余還要干一些農活。那時候奶奶是有些重男輕女的,對表弟最好,堂弟其次,最不受寵的是我的妹妹,因為生了她以后導致我爸爸沒有兒子成了現實。而我,并沒有感覺到什么不公待遇,總是用自己的方式活在一個自我的世界里。
話說四個兄弟姐妹的日子,吃飯真香,黑白電視也是那么好看,小店里的零食那么美味,紙牌和象棋那么好玩,和鄰居家小孩一起玩兒童游戲,上山采野果,挖野菜,河里撈魚,抓螃蟹,挖泥鰍,過家家,偶爾還跟小伙伴們打上一架,這就是我們的課余生活。
村里只有一個小學,最開始小學學校是泥巴墻的,后來學校改建,我們搬到老師家里上課了。那時候我記得我8不會寫就寫兩個0接在一起,有時候調皮作業馬虎老師會把我留下來罰寫作業。下課時光同學們可以在各個樹林里穿梭,可以玩課間游戲,也可以吃上幾包零食。老師都是本村的,現在想想也不知道一個村也能有那么些個人民教師,那時候覺得老師很可怕,說的話就是命令。
上學路上,十個八個小孩大大小小成群結隊的,像一支兒童游擊隊伍。邊唱邊跳,沿著小溪向上走,走到一個水庫池塘,再上一個山坡就到學校了,那時候小,總覺得上學這段距離還是很遠的,現在看看,也就一公里而已。
放學后,又是這樣成群結隊的回家,寫完家庭作業,就大家都出去玩了,那時候大部分小孩都是留守兒童,好像大家都沒有覺得這有什么不妥之處。
有一年特別流行收音機,收音機便宜到我都不相信老板可以賺錢,十塊錢的收音機可以送耳機和電池,還可以收到好幾個臺,機器很小,可以聽的內容很多,聲音很大。后來又開始流行磁帶,那些盜版磁帶我們也沒有聽出什么瑕疵,三塊五塊一個,拿著幾十塊錢一個的錄音機,開心的聽著。
由于不喜歡受大人拘制,我提出我要住在自己家里,和妹妹一起單獨生活,于是我和妹妹就開始了獨立生活,那個時候我9歲,妹妹5歲,兩個這么小的小孩,開始了自己做飯洗衣打掃衛生的獨立生活,當然奶奶是會幫忙把關的。但是現在想想那時候的我們,什么都敢想,也什么都敢做,還總在想著一些可以省力又有趣的事,比如我們會去鐵路上揀人家說的那種裝煤火車上掉下來的可以燃燒的石頭,那種石頭是要放到爐子上的,于是我又拿八寶粥盒子做了迷你型的煤爐,燒了半天,也是沒有做出來我想象中的火爐。后來看到汽車,總想做一個由四個鋼彈珠輪胎和木板車廂組成,可以坐兩個人,車上的人拿著棍子撐地面當動力可以前行的車子,做了不少滑板車,也沒有做出可以上路行駛的所謂汽車。
那時候我們不知道什么是孤單,也不知道什么可能什么不可能,也沒有想過未來美好還是不美好,只覺得我們無憂無慮,對未來充滿希望。既覺得外面的世界很大很精彩,也覺得自己的生活十分愜意。就這樣的心態,直到我進入高中,開始了住校生活。高中是個不錯的學校,同學門每天沒日沒夜的刻苦學習,當然我不算是刻苦的學生,因為我是一個貪玩的人。沒出過我所在縣城的我,2006年來到上海讀了大學,畢業后一直留在上海工作,然后戀愛、結婚、生子。生活步入了另一個世界的節奏,對這個大城市我也越來越熟悉,看到女兒慢慢成長,總是會回想起我自己的童年。多余的課我不會強迫她補,不是年級前幾名我也不會過分怪罪,凡事努力就行。我要讓她的童年無憂無慮,懂得善惡美丑,懷有一顆赤誠之心,多交朋友,多開眼界,保持好奇,陽光自信。
路本無邊界,走自己的路,行無界。保持童心,生活真滋味,人生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