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 《哈,富人都是這樣想的》書中,作者斯邁爾斯一直強調要節儉。
? ? ? ? 節儉一直被當作傳統美德,然而我們真的懂得嗎?
〈2〉
? ? ? ? A是一個節儉之人,他身邊的人都知道,吃東西決不浪費,是自然的道理,去別人家做客,臨走時會順便拿上一兩個水果,說給女兒吃。
? ? ? ? 時間倒流回到A大學時代,他從未買過洗發水之類的生活用品,都是順便用室友的。
? ? ? ? 好在A能說會道,也舍得力氣和時間幫助人,前提當然是不用花費金錢,人緣也還可以,工作后,提拔時因愛占小便宜,有所影響。
〈3〉
? ? ? ? B君夫妻可謂絕配,幾乎不和同事、同學、朋友吃飯,自己在家做,“吃人三餐還人一頓”,那怎么行!要省下每一分錢!
? ? ? ? 不占別人便宜,也不能讓別人占便宜,包括家人。
? ? ? 當然,成效也顯而易見,B君沒用上五年,就買了房,買了兩個門面。至于友情、親情如何,自己想吧。
〈4〉
雖然節省錢財的方法一樣:節省每一樣東西、每一塊錢,不要浪費,合理應用。但吝嗇和省錢是截然不同的概念。
吝嗇和省錢的初衷不同:吝嗇是因為貪婪,省錢是因為節儉。
吝嗇和省錢的目的不同:吝嗇的唯一快樂,就來自毫不浪費,在于儲存金錢的增加。吝嗇者不會對他人施以援手,沒有同情心。省錢是在自己承擔的范圍內享受,存一部分以備不時之需。
貪婪的人把金錢視為自己的生命,甚至視為不可或缺的神圣之物;節儉的人把錢財看做有用的工具,是提高生活質量以及他人與自身幸福的手段。
早在一世紀前的斯邁爾斯如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