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斯邁爾斯認為勤儉是財富的通行證。
通向財富之路是勤儉,并非一般人想象的是賺錢的能力!
勤儉是伴隨著人類文明的發(fā)展而誕生。
不論是個人財富還是公共財富,都是來源于人類的勞動創(chuàng)造,財富通過存儲和積蓄的方式得以傳承,通過勤奮和堅持不懈而保持量的積累。
勤儉意味著個人消費的謹慎、驚喜,這其中包括家庭生活開支的節(jié)省和對家庭事務的有序管理,而不是毫無頭緒的亂麻。
財富不僅僅指物質財富,甚至物質只占了財富很小的一部分,很輕的地位,最重要的是包括精神財富,它們需要教育和交流來傳承。
勞動既是艱辛、勞苦的,也是快樂、榮耀的。
不論是勤奮還是節(jié)儉,都不是人類的本性,它們是人們通過經驗、榜樣和遠見的影響所造就出來的品行,是后天培養(yǎng)的一種行為準則,以此同更接近于人的本性的貪婪和惰性抗衡。
以上是斯邁爾斯在勤儉方面的主要思想。
他的觀點自己完全能接受,也完全贊同。
我也以為“好逸惡勞”是人的本性,人們一直在和這種天性作斗爭,只有經過長期的鍛煉,才會把勞動和節(jié)儉化為自己的本性。
我理解的節(jié)儉,是對生活開支和家庭事務進行有效、有序的管理,不做葛朗臺,也不做收入不菲的月光族或“負翁”。
養(yǎng)成勤儉的時間需要多長?以為需要幾年的時間,雖然現在說二十一天養(yǎng)成一個習慣,對這種說法心中總是存有疑惑。“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所以我們總是要自我克制,同欲望作斗爭。
此外,現在也有人說,錯了,錯了,以前講致富是個緩慢的過程錯了,可以尋找到并且走向致富的快車道,快速致富不是夢想。
是這樣嗎?會這樣嗎?
讓我?guī)е@樣的愿望入眠。
等等,斯邁爾斯還說了,不能僅僅停留在“心里想”,還要立即行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