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的茫然不知所措,仿佛自己很努力了,但其實不過是自欺欺人。懷疑自己的努力,總覺得還沒準備好去驗收努力的成果。把可以實現目標的日期一再延長,給自己安慰,卻沒發現其實是害怕可能失敗的結果。一再拖延并不是個好習慣,機會并不是總是可以推遲的,有可能就此擦身而過。我想,比起曾經努力過,本可以做到的事情會來得更遺憾吧。
一直以來,都是在努力地變得更好的路上前進。而前幾日,無意中問及的“你有沒有對一件事情有過很強烈的欲望想要得到它?拼盡全力想要得到的那種感覺。”我開始思索,自己是否真的有過這樣的感覺?也許有吧,那么好強不服輸的自己,對于成敗看得太重,所以很經常就在關鍵時刻掉鏈子。從小到大的學習,平時很努力地對待也會有不錯的成績,可是一到關鍵的轉折點,不爭氣地落于人后。正是因為對結果看得太重,害怕失敗的結果,反而弄巧成拙,陷入一次又一次的死循環中。
想來自己,因為太注重細節而抓不住關鍵,才會出現所有復習的知識點都背了,一到考試卻怎么都回憶不完整。至于成績,才會那么不盡如人意。所有都是重點,會導致沒有重點。“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方法不對,再多的努力也只是無用功。反思一下自己的方法,改變從現在開始,努力也從現在開始。不要總是在準備努力的路上,即刻開始比什么都重要。總是在做熱身準備,還不如那些已經在路上前行的人。其實擁有能力還不夠,還需要擁有敢于去面對一切的勇氣和專注力。瞻前顧后并不是個好習慣,認準了一個對的方向就盡管去付出,結果也不會差到哪去。大多時候,機會并不是準備好了就會到來。腳踏實地去做每件小事,抓住每個可以成長的機會更難能可貴,可能你就在不經意間成長了。
看了老師推薦的“兩百萬分鐘中美印教育差異”的紀錄片,看到印度學子紛紛擠破頭都想進入印度理工學院所做的一切努力。即使希望渺茫,卻仍愿意奮力一搏。(印度理工學院每年招生5000名,而報名的考生卻有50萬。)這世界上還有很多比你牛逼的人比你更努力,有什么理由不去放手一搏?你努力企及的高度,很有可能只是別人的起點。不過,每個人都有各自不同的追求,努力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便是好的。因此,有再多的困難,只要還有一分希望,還是值得努力十分甚至百分去爭取的。不要給自己設定界限,也不要對自己失去信心,所有值得你努力的事情都值得你全力以赴去對待。不患得患失,只求過程中全力以赴,享受過程會收獲更多。
曾經傾向于平平穩穩地努力,延長準備的時間, 可能更難體會到那種強烈想要某種目標的欲望和力量。看到父母一天天在老去,而自己成長的步伐仍不足以追趕上他們老去的速度,其實是有些著急和不安的。加快成長的速度,給自己設定一個合適的期限,挑戰自己的極限,收獲的可能遠比你想象中多得多。不逼自己一把,你永遠不會知道自己能夠優秀到什么程度。
給自己一個改變的機會,就現在,別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