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器模式

解釋器模式.png

定義

給定一種語言,定義他的文法的一種表示,并定義一個解釋器,該解釋器使用該表示來解釋語言中句子。

解釋器模式.png

角色

  • 抽象解釋器:
    聲明一個所有具體表達式都要實現的抽象接口(或者抽象類),接口中主要是一個interpret()方法,稱為解釋操作。具體解釋任務由它的各個實現類來完成,具體的解釋器分別由終結符解釋器TerminalExpression和非終結符解釋器NonterminalExpression完成。

  • 終結符表達式:
    實現與文法中的元素相關聯的解釋操作,通常一個解釋器模式中只有一個終結符表達式,但有多個實例,對應不同的終結符。終結符一半是文法中的運算單元,比如有一個簡單的公式R=R1+R2,在里面R1和R2就是終結符,對應的解析R1和R2的解釋器就是終結符表達式。

  • 非終結符表達式:
    文法中的每條規則對應于一個非終結符表達式,非終結符表達式一般是文法中的運算符或者其他關鍵字,比如公式R=R1+R2中,+就是非終結符,解析+的解釋器就是一個非終結符表達式。非終結符表達式根據邏輯的復雜程度而增加,原則上每個文法規則都對應一個非終結符表達式。

  • 環境角色:
    這個角色的任務一般是用來存放文法中各個終結符所對應的具體值,比如R=R1+R2,我們給R1賦值100,給R2賦值200。這些信息需要存放到環境角色中,很多情況下我們使用Map來充當環境角色就足夠了。

代碼

上下文Context

class Context {}  

抽象解釋器實現類

abstract class Expression {  
    public abstract Object interpreter(Context ctx);  
}  

具體解釋器實現類1

class TerminalExpression extends Expression {  
    public Object interpreter(Context ctx){  
        return null;  
    }  
}  

具體解釋器實現類2

class NonterminalExpression extends Expression {  
    public NonterminalExpression(Expression...expressions){  
          
    }  
    public Object interpreter(Context ctx){  
        return null;  
    }  
}  

Client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tring expression = "";  
        char[] charArray = expression.toCharArray();  
        Context ctx = new Context();  
        Stack<Expression> stack = new Stack<Expression>();  
        for(int i=0;i<charArray.length;i++){  
            //進行語法判斷,遞歸調用  
        }  
        Expression exp = stack.pop();  
        exp.interpreter(ctx);  
    }  
}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