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為什么要跑馬拉松?如何通過人、事、網、書等方式學習跑步?跑步的好處是什么?來看看一個跑步小白如何通過2個月的時間訓練自己完成人生當中的第一個馬拉松。
先說說我的基本狀況(又要暴露身高體重,真的想假裝自己有165cm):
身高:158cm
體重:92斤左右
日常運動:一個月跑步0-5次、每次3-5公里、每天蹦蹦跳跳、每天追隨一個男神(帶小孩的運動量真心不小)
訓練時間:2個月
馬拉松(半程)里程:21公里
喏,為什么泄露自己這么多“隱私”?
因為每個人的情況不同,訓練的方式和最終達到的結果,也是會有所不同。
為什么要跑馬拉松
確定目標:2個月內完成21公里半程馬拉松。
目標動力:拿到人生當中的第一個馬拉松獎牌;列入夢想清單當中,完成打鉤;把跑步與健康聯系在一起;挑戰自己,每年完成一件看似不可能事件......
獎勵裝備:一雙跑馬拉松的鞋子(特別重要)+運動褲或者跑步緊身褲+運動內衣(特別重要)+其他:比如說腰包、頭巾等。
注意事項:
保持身體健康:如果有進行刻意訓練,這段時間的身體狀況一般都會不錯,如果生病了,建議果斷放棄;
針對女生來說:注意是不是自己特殊時期范圍內,如果是的話,建議果斷放棄。
學習如何跑步
根據古典老師人、事、網、書的原則,我從4個方面對跑步做了全面的學習:
人
在訓練的中期,通過趁早的小伙伴網紅大美女妮妮,認識了一位長期跑馬拉松的朋友果條師傅,和他們一起跑了一次步,他對我們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1.運動熱身:先跑步1公里左右,把整個身體跑熱,再開始跑步前熱身,跑步結束后同樣需要熱身,熱身動作可參考下圖:
2.跑步呼吸:跑步時的正確呼吸方法是用口與鼻共同進行吸氣,用口來呼氣。
我們是業余跑者,其實不必把注意力過多地放在呼吸上。分享給大家一個呼吸小技巧:在跑步的過程中,如果遇到下坡,可以借此機會大口呼吸進行換氣。
我跑步一直都沒有特別注意呼吸,但是下坡時大口呼吸一直有用,感覺很不錯。
3.跑步速度:找到自己身體覺得相對舒服的跑步速度,建議是8分/公里左右的配速。
見果條師傅時,我的平均配速是7分以內/公里,最長跑過13公里,果條師傅當下就說我跑半程馬拉松完全沒有問題。
4.跑步的連續性:跑步的中間是否要停下來休息?如果確實想停下來休息,建議是以快走的方式進行。
我的習慣是連續不間斷跑完整個過程,這個是從跑步開始就保持的習慣,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的情況進行習慣的養成。
5.跑步準備:鞋子和褲子都必須是適合跑步的,當時我穿了一條牛仔褲,被果條師傅當場進行了“批評”。
6.跑步狀況處理:在跑步的過程中出現頭暈、胸悶等不舒服狀況時,不要猶豫,當下就應該把速度慢慢降下來停止跑步。
事
跑步訓練初期,找了曾經完成過馬拉松并且身體狀況與自己接近的朋友進行了交流。通過交流,大致確認自己的狀況是可以完成半程馬拉松的。
網
?上網查找跑步視頻,學習別人的跑步準備流程、裝備、跑步姿勢等等內容。
書
找一本書籍進行閱讀學習,推薦《跑步圣經》。
人事網書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再大的作用都不如每一次真真切切、腳踏實地的跑步哦!
兩個月的訓練表格:
1.參考王鵬程老師的訓練表格:
2.建立我的專屬表格:
我的跑馬拉松訓練總結:
1.跑步速度:因為一直沒有關注過跑步速度的問題,經過學習后才知道我的跑步速度在女生當中屬于是比較快的,無形中鍛煉了較好的體能。如果在實際的跑馬拉松過程中,適當降低跑步速度,全程跑下來特別舒服。
2.跑步距離:從我的表格可以看出,在正式跑馬拉松之前,我的最長跑步距離為13公里,跑步的距離也不是呈直線上升的,保持跑步的頻率更加重要。
3.跑步頻率:一周3-5次為宜,盡量隔天跑。
4.特殊時期怎么辦:從我的表格可以看出,有2個時期是完全沒有跑步的,其中第二個時期10月份的比較長,因為我參加了一期閉關十天的禪修。那么,特殊時期怎么辦?建議是可以以快走代替,重點在于保持體能。
5.跑步護理:跑步最怕的是膝蓋出問題,所以要做好跑步前后膝蓋的熱身和護理(參考熱身圖),目前我的膝蓋從來沒有出現過問題。
6.完成馬拉松:以6.58分/公里的配速,中間無間斷(除了喝水),完成了人生當中的第一個半程馬拉松。
?
跑完馬拉松后的那個月我只跑過一次步,輕輕松松就完成了8公里。
現在,在身體舒適、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我基本每周都會跑3-5次,每次5-10公里,身體很健康、因為跑步會分泌多巴胺,心情也時常很愉悅。
并且,我總是覺得,人生有無限的可能!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