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麻煩”有很多種語境,比如“又遇到麻煩了”,“這麻煩死了”,“麻煩你幫我...”,“麻煩你了”等等。這里我想說說“麻煩你幫我...”。
仔細體會一下這種說法,這種感覺其實頗為微妙。“麻煩”可能表示一種禮貌,但也包含了一些愧疚,為什么?因為當你說出“麻煩請你....”這句話的時候,你的潛意識里已經默認了這件事是件麻煩,還可能不是別人工作范圍內的事。
當別人答應了,你也會感到很雀躍,不過這更像是心中的一塊大石頭落地,松了口氣,或者因為這個麻煩解決了,或者因為這個麻煩終于不再是自己承擔了。
然而,你也不能完全置之不理,因為在結果完畢之前,誰都沒法確保這個麻煩不會重新回到你頭上。原因有很多,例如別人忘了,或者能力也不夠,又或者別人因為自己的工作而忙著實在幫不上忙……
對此,你不能說什么,你不能以“答應”為由,認為你倆之間已經訂立了合同而說別人違約;你也幾乎不能在道義的角度去批評、埋怨別人“已經不能解決為什么當時還要答應”,如果這樣說的話,那從此以后沒人敢在你詢問時就答應幫你,這個麻煩將在一開始就注定了會一直在你身上,嚴重一點,失去這個朋友也說不定。
所以,當意識到“麻煩”可能會帶來如此復雜的心路歷程話,慢慢的你就不想麻煩別人,從一開始的小麻煩到后來的大麻煩,你會說一句“這我可以,不用麻煩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