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家長,我認為繪本對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語言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情商都有很好的效果。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為孩子讀各種繪本,在讀的過程中,通過各種方法引導孩子從繪本中學習成長。
一、繪本要精讀才更有意義。如果父母拿到一本繪本,僅僅是把繪本里面的故事講給孩子聽,那繪本給孩子留下的印象就是固定的故事情節和人物,繪本帶給孩子的啟發也是有限的。而如果通過精讀繪本,讀的過程就是一個拓展發散性思維的過程,也是給孩子形成是非觀和價值觀的過程,這樣,一本薄薄的繪本讀完,對孩子的影響會更深刻。
二、怎樣精讀繪本?在這里我有三個小方法。
一是父母先讀,讀好后看看繪本后面對作品的介紹,一般繪本后面的介紹,會詳細延伸到這本繪本對親子教育的出發點在哪里,意義在哪里,父母看過以后,可以沿著繪本的這個思路,給孩子傳遞更多的教育信息。
二是提問式閱讀。在給孩子讀繪本的過程中,父母可以主動設置一些和繪本圖片和信息有關的問題,引導孩子回答,在閱讀之前,告訴孩子“爸爸讀完以后,你要回答我的一個小問題。”讓孩子聽得時候注意力更集中,更關注繪本信息。
三是發散性閱讀。一個繪本分兩天講,第一天講一半,告訴孩子明天會繼續,但是今天孩子可以想象一下后面的故事情節會是怎樣的?這樣的閱讀,會更有利于孩子思考能力和想象力的開發。
三、不強迫孩子,通過潛移默化給孩子養成習慣。如果孩子不喜歡讀繪本,那也不要逼孩子坐下來讀書,可以用其他方式或選擇其他時間段看孩子是否有興趣,如果發現孩子讀繪本的興趣點,就讓他堅持讀,并養成一個閱讀習慣。好習慣養成以后,孩子會受益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