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蜜15歲的女兒,上高中不到兩個月就休學在家。原因是不適應新環境,無法和同學正常交流。和同學發生沖突,不知道如何應對,從而導致焦慮失眠,不能在學校里繼續上學。
她的問題可能是有自卑情結引起的。書上說,自卑情結是當一個人遇到問題無法解決所表現出來的無力感。
其實,我們每個人身上都存在自卑感,因為每個人對自己不滿意,覺得自己身上有很多地方需要改善。
有人說自卑是一把雙刃劍,它可以讓一個人積極主動解決困難,變得更好。也可以成為自己逃避問題的借口,讓自己變得越來越糟糕。
自卑感是取得進一步的動力。人在星球上是最弱小的動作,在星球面前人是自卑的,所以說人類文化是建立在自卑的基礎之上的。但是人類為了尋求安全感,積極的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為了遮風擋雨,他們蓋起了房屋。為了蔽體取暖學會了制作衣服。為了交通便利,發明了各種交通工具。
遇到困難時,有自卑感很正常。重要的是接納困難,積極尋找解決困難的方法。
因為獨自登上乞力馬扎羅山而出名的盲人曹晟康。在八歲時一次意外事故雙目失明。剛開始的幾年,他深陷自卑的煩惱中,與家人朋友的關系都不好。家人朋友的呵護無法幫助他走出自卑。后來,他接納失明的現實,去北京學習按摩。幫助別人按摩,祛除疾病的過程,他走出自卑。
樹立幫助別人,為別人奉獻力量的人生意義,對戰勝自卑感有很大幫助。
但是更多人被困在自卑中。他們不向著成功努力,而是以自卑為借口,投入更多的精力避免失敗。
比如閨蜜的女兒,她不愿意和同學交流。為逃避和同學相處,她干脆不去上學,獨自呆在家里。
令人費解的,有自卑感的人大多時候表現的優越感十足。
正如書中所說:每一個行為舉止表現的優于常人的背后,我們都有理由懷疑,是一種自卑感在起作用。
我們了解一個人,看他是否自卑,只需要觀察他們做了什么,而不是聽他們說了什么。
有些有自卑感的人,他們把自己沉醉在一種虛幻的滋味優越感中,而不愿意面對真實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