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對三國有興趣,對鄧艾這個人就不會陌生。鄧艾可以說是三國晚期魏國最杰出的將領,在對蜀國的戰陣中,他與姜維斗智斗勇,幾乎未嘗敗績,最終統兵滅掉蜀國,立下不世奇功,封萬戶侯,個人認為其在軍事上的造詣比起“五子良將”、“五虎上將”都不遑稍讓。
鄧艾
然而鄧艾的結局卻非常凄慘,自己和兒子全部被殺,妻子和孫子流放西域,而殺他的正是他日夜效忠為其建立不世功勛的魏國。這到底是自作孽不可活還是一場針對他的陰謀呢?
景元三年(263年),鄧艾在和姜維交手數次后,力排眾議,率兵走險道,攀絕壁,奇襲蜀國江油,力克綿竹,并一鼓作氣直打到雒縣,有摧枯拉朽之勢。劉禪迫于大軍壓境的強大壓力,派人拿著皇帝的印璽和書信來向鄧艾投降。至此,和曹魏抗衡了四十二年的蜀漢滅亡,歸于魏國版圖。
姜維
鄧艾的厄運也就從此開始了。
占領成都后,鄧艾對蜀漢舊主劉禪和各大臣施以恩惠,擅自封官,在蜀地買盡人心。還在綿竹堆積敵人尸首,封土成高土冢,來炫耀自己的戰功,絲毫不知道自己已經功高震主該收斂光芒了。不僅如此,鄧艾還在接下來對東吳的戰略上和實際的專權者司馬昭產生分歧,并表現出狂傲的一面。
起初在滅蜀戰略上,鐘會和監軍衛馞與鄧艾有分歧,這二人認為要穩扎穩打,而鄧艾沒有聽從他們的建議,棋行險招滅了蜀國,獨占大功。所以這二人對鄧艾都懷恨在心,眼看鄧艾滅蜀之后居功自傲,正合二人心意,進讒言說鄧艾有反叛之心,于是皇帝下詔將鄧艾押解回京。鄧艾束手就縛,以表忠心。
鐘會
本來事情還不算太嚴重,只是回京待參,或許給司馬昭表表忠心、說說好話就糊弄過去了,就算大權被奪至少也能保全性命。可是誰料鄧艾一走,鐘會就舉兵反叛了。
鐘會被殺死后,在蜀地的鄧艾部將竟私自做主,追上鄧艾的囚車,想將鄧艾接回,這一下事情就鬧大了,司馬昭本身對鄧艾就有所懷疑,再加上鄧艾功高震主,就算冤殺他都是值得的,現在鄧艾的部將又做出這樣一件事情來,公然違抗皇命,授人以口實,活生生地把鄧艾往死亡推了一步。監軍衛馞直接派部將田續攔截鄧艾,在綿竹殺死鄧艾和兒子鄧忠,其余在洛陽的兒子也先后被殺,妻子和孫子被流放西域。至此,鄧艾因滅蜀巨功給自己和家人帶來了一場巨大災難。
鄧艾墓
鄧艾之死雖然有自傲的成分在里面。但是從史書記載來看,幾乎可以確認他是被冤殺的,包括部將要將鄧艾接回一事,仿佛都不那么合情合理,充滿了濃濃的陰謀味道。滅蜀的兩位大將鄧艾和鐘會都很快被殺,所謂狡兔死走狗烹,或許這只是司馬昭下的一手好棋罷了。
司馬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