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向上管理的最高境界:支撐。
2、三個支撐之道:
換位思考;
發揮所長;
及時補位,但不越位。
昨天提到了上司是最重要的同盟關系,
今天我們說說看該如何處理好這段關系。
號稱史上最強硬CEO的杰克·韋爾奇有一個助理,跟隨他15年,在韋爾奇退休后,成為他私人公司的合伙人和副總裁,被《紐約時報》稱為杰克·韋爾奇的“秘密武器”——羅塞娜。她寫過一本書,叫做《支撐》。
向上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支撐。
1. 換位思考,支撐他做更好的決策
很多人認為,換位思考就是“如果我是他,我肯定會……”
或者“我覺得這樣做肯定不合適……”
其實換位思考,絕對不意味著換位評價。
首先是因為你換不過去。
上司和我們相比,有一個最大的區別,就是信息量比我們大 ,信息一方面來自高層、同級甚至董事會,一方面來自他對于未來趨勢的更大判斷。
基于這些信息,他的判斷會和你不一樣。
另外你們的站位也不同,很多時候,領導面對的是殘酷事實,但是對團隊表達往往是愿景。
就好像曹操的望梅止渴的故事——如果當時軍隊人人都有GPS手機,那估計軍隊當場就散了,也不會挺到最后。
在二戰的時候,諾曼底登陸是背水一戰,孤注一擲,但是領導傳遞給軍隊的感覺卻是前景美好,信心堅定,這時候雙方的判斷也一定是錯位的。
所以換位思考,不是讓你判斷領導的決定是對錯,而是思考領導為什么做這個決定?
還需要什么信息,才能做更好的決定?
在這個角度提供支持。
在做好手頭事的前提下,提供這些支持,是最好的支撐姿勢。
反過來,如果你手頭事做不好,天天思考戰略、指揮同僚、暗地批評領導。
別人會說“you can you up”的時候,你就傻了。
這也就是眼高手低的真相——其實眼高手低的人,眼也未必高,他們只是往高處看,而不是站得高。
支撐的智慧是——超越對錯,先做好手頭事,然后推動領導做最好的決策。
2.支撐他發揮所長
有個技術員加入了一家IT創業公司,發現領導是個特別不靠譜的理想主義者。
他做事情沒有計劃,討厭沖突關系、工作經常被人當槍使,公司出事他也不敢開除員工。
面對這么一個混蛋上司,你會怎么辦?
你看,如果你遇到個這樣的領導,你可能會特別抓狂,發朋友圈說:
“我遇到個奇葩老板,他神經大條、遇事不敢面對,經常被人占便宜還不知道,公司出事了也沒有能力踢人走,婦人之仁。
你說奇葩不奇葩。同意的點贊。”
但這個人覺得,這個領導雖然這方面弱,
但是極其有領袖氣質,而且方向也很準確,是個不錯的領導,
自己可以用“偏執式的目標管理才能”彌補他的短處,
可以落實這個人的很多想法,拯救這個富有才華卻深陷危機的小公司。
10年后,他成為了這家公司的總裁,寫了本書叫做《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
他就是英特爾總裁格魯夫。而領導諾伊斯就有足夠的精力去發揮自己的教練才干,不斷提攜硅谷的一些后起之秀,
比如蘋果公司的喬布斯。
后來諾伊斯被稱為“硅谷之父”。
這家公司還有一個創始人——戈登?摩爾,雖才華橫溢,但只喜歡默默無聞做研究。
在有了格魯夫做管理后,他也可以全力做好一個計算機硬件的科學家,
你也許知道他,他的名字命名了“摩爾定律”。
風投之父阿瑟?洛克是這樣評價英特爾的“三駕馬車”的:
“沒有諾伊斯,英特爾成不了大公司;
沒有摩爾,英特爾成不了技術領先的公司;
沒有格魯夫,英特爾成不了高效率的公司。
英特爾的三駕馬車每個人都很重要,但他們三人的合作更重要。”
如果領導天天盯著你的短處而不是長處,是不是你也很痛苦?
換位思考下,如果你天天盯著領導的短處,是不是他也很難受?
再換位思考下,如果你是領導,你會愿意支持一個支撐自己發揮長處的下屬,還是愿意支持一個天天要求你改變風格,去配合他發揮優勢的下屬呢?
3.支撐他彌補短處,主動補位
那么對于領導的短處,是不是該視而不見?
拍馬屁和支撐的區別就在這里
拍馬屁是讓領導躺在舒適區,對缺點視而不見,降低團隊效能,而支撐則是輔助決策,及時補位,讓團隊目標更好地實現。
果殼網COO姚笛講過一個故事:
2006年他在雅虎阿里巴巴負責一個產品部門,團隊剛剛完成了一個新產品發布,
大家拼得很辛苦,工作完成得也不錯,但他在管理上比較苛刻,所以沒想到及時地表揚大家。
他們團隊中的一個產品經理,就給他發了一封很長的郵件,郵件的開頭簡單說:
“姚笛,這次項目完成得不錯,大家也很辛苦,應該鼓勵。
可能你太忙顧不上,我就幫你寫了一封郵件,你要覺得合適,簡單改改就可以直接發給大家,給大家打打氣兒。”
他看完信之后非常觸動,慶幸有這么一名下屬。
這個案例里,最重要的其實是后面那句話
“我幫你寫了一封郵件,如果你覺得合適,簡單改改發給大家……”
注意要補位,而不是越位。
如果這個下屬直接把郵件發出去,這個事情就變成了奪位
——支撐就變成了撬動,這個度就過了。
其實,支撐的智慧,在東方文化里就是坤卦的智慧。
在《易經》里,坤卦象是地、牛、母親、妻子,國家副主席、國務院總理、公司副職等都是承擔輔佐的責任。
坤卦的智慧,就是“厚德載物”。
案例:
馬未都講了一個香港拍賣行佳士得的老人的故事。
佳士得拍賣行有一個負責開門的老頭,每次拍賣會都站在門口負責迎賓,一做就做了40年,從20歲干到60歲。
老頭不僅迎賓,而且還記得每一個買主,誰有什么喜好,拍了什么東西,會帶誰來……
整個拍賣行換了很多拍賣師,但是他卻是活字典。
等到佳士得在巴黎開拍賣會的時候,沒他不行。
因為賣主看不到他就覺得這不是佳士得。
于是公司高層請他去,他年齡大了身體不行,于是來回都是頭等艙。
他的夫人在家沒人照顧,于是帶上夫人一起。巴黎、東京、紐約每一場都這樣。
最后他退休的時候,他以佳士得副總裁的身份退休。
這個老人展現的,就是無上的“坤”的智慧,厚德載物。
乾道是領導之道,而坤卦是支撐之道,我們這個社會太過于強調乾道,而很少提及坤道。
其實,強力的支撐是一種偉大的智慧。
今天的內容,不僅適合做下屬,也適合所有的支撐者和需要支撐的事。
我們每個人既是領導者,也是支撐者
——只有足夠懂得支撐的智慧,才能在需要的時候扶搖直上。
請你記得今天的三個支撐之道:
換位思考、發揮所長、及時補位。
但是永遠不要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