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中國足球的現狀,教育部21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17年校園足球工作計劃,提出將著力提高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的建設質量和水平,爭取提前完成建設2萬所的任務,到2025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將達到5萬所。
這意味著將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校園足球的隊伍中來,需要有個產品把校園足球聯系起來,讓這些年輕人獲得更多對足球的關注和興趣。
分散的校園足球
校園足球現在基本上都是學校內部相互打比賽,甚至院系之間都很少相互交流,也不知道其他院系學校的能力怎么樣,也不了解校園足球的資訊,時間久而久之,會讓一部分同學對足球的興趣有所下降。
在這個數字化時代,校園足球應該是什么樣子的?
實時獲得與自己有關的賽事資訊;把志同道合一樣熱愛足球的人以約戰、好友、分享的方式連接起來。
為什么從校園切入?
市場提供全員足球資訊的產品已經有很多,而定位校園足球的卻寥寥無幾;校園本身有完整生態-固定隊伍、自有場地;單元復制-一校滲入,多校聯合;學生的社交需求。
-1- 我的角色
這是去年我大二升大三暑假團隊接的外包項目,我與甲方產品經理一起梳理信息架構、產品邏輯和改善交互,獨立負責界面UI設計,最終輸出產品原型、交互流程圖、視覺設計稿、標注切圖。我與三名技術人員合作開發,在開發過程中不斷完善設計、跟進項目并且參與項目測試。
挑戰 - 2個月4個學生從零到1開發一款功能綜合型APP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的團隊合作,這是我負責的第一款完整的產品,完全不懂開發的流程,開始還很擔心跟不上開發進度,項目開始前組長根據我做的信息建構和產品原型一起商量暫時定下了任務節點,與其他兩名技術討論之后最終確定了具體的項目節點。使用Tower進行項目自主管理,大家基本都會在預計日期之前完成該段日期任務,大大提高了合作的效率。
-2- 告訴我你有關足球的故事
我們的目標用戶非常明確,就是校園愛踢球的同學。
這是一個外包項目,所以我沒有那么多時間在用戶調研方面,但是還是為了了解真正熱愛足球的人的想法和足球規則,我周六日下午在足球場觀看比賽并采訪球員,這讓我在現場觀察和發現了其中的樂趣。幾個球員和身邊愛踢球的同學休息期間都接受了關于他們的足球經驗的采訪。面試的主要問題是:
· 你如何了解足球賽事、資訊的消息?
· 你踢足球的動機是什么?
· 你們隊伍是怎么與其他隊伍約戰的?
· 你希望認識更多與你志同道合的人嗎?
· 你是通過什么途徑了解其他球隊的呢?以后希望以什么方式了解呢?
意外收獲
讓我比較開心的是,每次實地用戶調研都會有新發現。
增加目標用戶-喜歡踢足球男生的女生。一天周六下午我在操場看足球比賽,球場邊緣有幾個女生開心跳躍的歡呼,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對足球這么有興趣的女生,帶著好奇心跟這幾個女生說明了我的來意和目的,女生開心的答應了我的采訪。在采訪過程中,我了解到這天下午學校操場的足球比賽是純興趣童鞋自發組織的,她們是這些踢足球同學的女朋友,看到他們進球很開心;她們的男朋友很喜歡足球,受男朋友的影響,有幾個女生也對足球本身漸漸產生了興趣,也會半夜看球賽,新聞加上足球新聞的標簽。
所以我的角色設定包括兩個不同的原型(分別是愛踢球的男生和喜歡踢球男生的女生),首先滿足愛踢球男生的需求。
-3- 實現思路
媒體引流?- 賽事跟蹤(戰報、集錦);球星迷妹(采訪、專欄)
粘性社區?- 線下活動(全明星、趣味賽);線上活動(約戰、灌水)
變現服務?- 打賞、贊助、培訓、旅游
品牌4IP ??- 賽事、裝備、衍生品
-4- 信息架構
我根據與甲方產品經理一起討論、優化、用戶研究的結果最終確定的產品信息架構。全局導航為“首頁、資訊、賽事、球隊和個人資料(側滑)”
-5- 交互流程圖
為了與程序員更好的溝通,讓技術人員明白頁面的交互效果,我把每個頁面的產品原型做出來,并且對每個原型寫了注釋,并且以“1.0,1.1,2.1.1”的表示頁面層級,之后又對每個部分分別畫了使用流程圖,讓開發人員更明了,團隊之間溝通起來也方便了很多。
這是各個頁面產品原型的注釋,字看不清,大概感受一下流程吧!(*^__^*)?
下面是根據信息架構四個部分的產品使用流程圖
-6- 視覺
尋找合適的綠色
視覺設計的一個非常具有挑戰性的部分是找到正確的調色板。綠色表示草地,這是一個校園足球的產品,提起足球,我想很多人想到的都是“草地”,是的,我也不例外,我決定使用綠色作為產品的品牌色。
展示圖我主要展示的是Redesign版本,大家如果下載,看到的上線的版本使用的綠色是我大二升大三暑假第一次設計完整界面ui使用的,大三上學期自己又Redesign了一下,所以這里介紹的是選取Redesign版本綠色的靈感來源——主要來源于大自然的綠色,優秀平面設計的綠色作為輔助參考。順便提一句,作為一個超愛旅游騎行的人,大自然的顏色真的超美!不信你可以拍張美景然后吸取主要五種顏色,會發現真的很漂亮呢!
找到了合適的綠色(*^__^*)?
-7-總結反思
這是我大學負責的第一個開發的完整的產品,雖然它還有很多很多的不足,但是我真的把它當成個孩子。大二還沒有畢業的時候接到的這個項目,當知道自己獨立負責所有界面ui設計并且協助產經完成調研和交互時,心里是既期待又擔心,期待自己即將有一個正式上線的產品,擔心還沒有上過任何關于用研、交互、信息架構課程的我能不能經受得起這份任務。正式簽署協議期間,我網上搜集各種相關資料,怎么能把產品做得更好,走了很多彎路,但是那段時間收獲也很多。之后大三上這些課程,無論軟件使用還是對交互理解都得心應手很多。
整個暑假都在團隊做這個項目,付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做的所有項目中付出最多的,以我當時的能力真的盡力了。無論視覺設計還是交互、還是一個產品從零到1的過程、團隊合作等很多方面都讓我成長了一大步,帶給我的滿足感是無法形容的,也是它讓我更堅定了以后走互聯網這條路。我對它進行Redesign也是因為把它當成個孩子,希望它越來越好,畢竟“好的設計必然是來自多次的iteration(迭代)”。
關于這個產品有太多太多想說,愿每個“PP”都有這樣一個產品,它或許很多瑕疵,但是它的確是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