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進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家庭教育。但是,關于家庭教育,許多人有誤區。比如認為教育只是學校的事,家長不重視孩子的童年教育和親子關系,在家庭中把始終把孩子放在第一位。
今天,我想糾正這幾個誤區,淺談一下正確做法,從而培養好自己的孩子。
其一,家庭教育重于學校教育。
許多家長認為教育是學校的事,與自己無關,于是把孩子交給學校后,不管不問,放任自流。等孩子出了問題,卻振振有詞的追究學校的責任。實際上,這是非常錯誤的觀念。對于教育孩子而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遠遠重于學校。
教學的是學校,但育人的一定是家長。因此,做為孩子的家長,平時一定要多與學校和老師溝通交流,千萬別讓孩子鉆了空子。只有家長和學校形成合力,才能教育好孩子。
其二,童年教育重于成年教育。
說家長不重視孩子的童年教育,有的家長會馬上反駁,說:“我給孩子報了許多輔導班,怎么不重視教育?”實際上,這是對孩子看得到的物化投資,只是教育的一部分。對孩子性格和習慣等成長課程的培養,更為重要。
教育孩子就像種樹,是有期限性的,在小的時候不修剪,等他長大成形了,很難改變,出了問題則悔之晚矣!因此,童年教育重于成年教育,對孩子的童年教育來說,投入產出比是非常高的。
其三,關系重于教育。
許多家長只知道關心孩子的學習,忽略了和孩子的親子關系,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許多孩子出現問題,就是因為親子關系出現了問題,家長平時不善于和孩子溝通交流。
試問一下,如果孩子連最親近的家長都不能信任了,他還能相信誰呢?他的不良情緒得不到發泄,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出現問題。因此,關系重于教育。如果親子關系融洽,家長的話孩子才愛聽,教育才有效果。反之,親子關系緊張,家長的話孩子不聽,教育的效果為零。
其四,夫妻關系大于親子關系。
許多家長認為,在家庭中孩子是第一位的,夫妻關系退而其次。實際上,這也是錯誤的想法。在家庭中,夫妻關系大于親子關系,夫妻和睦才是對孩子最大的愛。
在和諧的家庭關系中長大的孩子,性格更為陽光和健康。在爭吵和破碎的家庭關系中長大的孩子,性格會出現缺陷。父母是孩子的表率,一舉一動都會對孩子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父母具有愛的能力,孩子才能學會愛人。
這是我對家庭教育幾個誤區的個人看法,希望能拋磚引玉,得到大家的批評指正。家校合育,我們一直在路上,與你同行,不會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