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對家庭教育的幾個認識誤區
談到家庭教育,很多人都會引用這兩句話:每個成功的學生的背后,都有成功的家長和家庭教育;“問題學生,往往是問題家長和問題家庭的產物。”
優秀學生,人們往往只看到他們優秀和成功的一面,慨嘆他們取得的成績之優秀和綜合素質之高,卻很少有人去關注這些優秀學生背后的優秀的家長,更少有人關注這些優秀家長所采用符合教育規律的家庭教育方式和給予學生成長最重要的家庭教育環境和家庭教育資源,這些才是這些優秀學生之所以優秀的原因。
問題學生,我們在研究解決他們問題的時候,有時也很少從他們家庭教育和家長的角度去思考。當然,家庭教育和家長的問題,不是學校和老師都能解決得了的,但是這不等于說學校和老師可以無所作為。如果要從根本上解決孩子的問題,有時的確需要從家長的家庭教育方式方法,家庭環境和家長自身存在的一些問題入手,因為家庭才是學生成長的最主要環境,家長才是孩子教育的最主要也是終身的老師。我們毋庸諱言,老師對學生的影響是比較大,但是影響最大的仍然是孩子的父母;學校的確是影響孩子成長的一個重要環境,但首要影響孩子的環境仍然是家庭環境。
那么什么樣的家庭教育和家長就是好的家長和家庭教育呢?這很難說清楚,但是這里有幾個家庭教育方面的誤區需要澄清。
一、好的家庭教育與家庭經濟地位無關
好的家庭教育,一般人都會認為與家庭經濟條件相關。認為家庭經濟好,地位高,孩子的家庭教育一定就好。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家庭教育的好壞,與家庭經濟和家庭的社會地位是沒有直接關系的。我們只能說家庭經濟地位高,經濟條件好,為孩子的成長與發展、好的家庭教育提供了必要的條件,但是卻不一定就有好的家庭教育。那些家長社會地位高,家庭經濟條件狀況非常好,而孩子教育非常失敗的例子比比皆是。而有些農村甚至山區一些家庭經濟不好,家長社會地位也不高的普通孩子,他們也有很多成長的非常優秀:無論是他們個人的素質,他們的文化成績,還是他們大學畢業后走上工作崗位所做出的工作成績,乃至后來他們對社會的貢獻,都跟他們本來的家庭地位和經濟條件不是對等的。這就說明家庭教育跟家庭經濟條件、家長地位是沒有直接關系的,只跟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方式相關,跟家長自身的素質有關。
也就是說,影響孩子在家庭中成長的主要因素,不是經濟條件和家長的社會地位,而是家長對孩子的言傳身教,家庭的親子關系,和諧的家庭氛圍,獨特的家庭教育方式和積極向上的家庭教育文化。
有些家長根本意識不到,這就是教育,這就是家庭里面的教育文化。但是這些好的教育、好的教育方式,卻沒有在一些很高社會地位、很好經濟條件的家庭中真正的發生,這就是他們的孩子不優秀的原因。
二、好的家庭教育與家長的教育程度無關
也有人認為,好的家庭教育與家長的教育程度高有關系。他們認為很多優秀的孩子,就是因為他們父母有文化,他們父母懂得教育,他們家庭里充滿了文化的氣息,所以他們家庭教育成功,孩子才優秀的。其實不然,我們也看到很多家庭父母教育程度非常高,都是本科和研究生學歷,但是他們的孩子教育也并不成功。這個例子不用多舉。相反,我們又看到了很多文化程度不高的農民的子女,同樣文化水平不高的打工子弟,他們有的也非常優秀。如果你深入到這樣孩子的家庭,你會發現,還是那句話,每一個優秀的孩子背后有一個優秀的家長和成功的家庭教育。他們家庭往往有一些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家長對教育的高度重視和全家對讀書作用的共同認知。雖然他們沒有多少文化,但不影響他們對孩子成長、學習文化知識重要性的理解和認識。他們在孩子學習文化等方面投入的精力財力和心血是很多的;在孩子從小到大成長的過程中,他們所傾注的有關教育方面的時間精力和情感是很多的;他們甚至以自己的勤勞樸實直接影響和要求著孩子在學習上也應該是勤奮刻苦。他們雖然不知道這叫言傳身教,但是他們卻用行動在詮釋著言傳身教。他們可能簡單的告訴孩子讀書考大學是你的出路,讀書有很多很多的好處。這是言傳,對于普通而沒有多少文化知識的家長來說,它完全等同于那些大學教授鴻篇巨制闡述學習的意義和對社會發展的作用,這是他們更好的親子關系的作用。孩子對父母沒有多少文化知識,在社會上碰壁和工作上的受挫,乃至于對事業發展的影響有更深切的體會,使他們更能感受到學習對他們以后生存和發展的意義。這種潛移默化這種耳濡目染是什么高層次高文化程度的學者再多的講座、再多的闡述都無法比擬的。這也許就是這些孩子優秀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后面有著一個優秀的家長和非常好的家庭教育文化環境。
三、好的家庭教育與家庭結構無關
現在的家庭,隨著社會的發展有不少特殊的:單親的,離異的。據觀察,很多問題學生他們往往就是家庭問題在他們身上的折射。所以,我們有的人就會認為,很多問題學生就是因為這些特殊的家庭結構造成的。其實這種認識也是錯誤的。我們也看到很多單親的家庭或者離異的家庭,他們的孩子一樣優秀;相反我們倒是看到一些家庭結構非常健全的家庭孩子卻出現了問題。問題的關鍵是孩子的優不優秀,不是跟家庭結構有直接關系,而是跟家長對孩子的關注和教育,以及家庭的教育方式有關。
那么,很多單親家庭離異家庭的孩子為什么會出現問題較多的現象呢?那就是因為這些離異家庭的父母雙方沒有處理好對孩子的教育和撫養問題,給孩子造成了傷害,給孩子造成了教育管理的真空。他們的自私,可能更多的關注了自己,而忽略了孩子成長所需要的一些必備的元素。正是因為這些孩子在成長中必要的元素的缺失,才造成了他們問題的產生。當然單親家庭也是由于一個人帶孩子,又要工作,很難協調好工作和教育孩子之間的關系,很容易造成對孩子關心教育的缺位。
所以這些問題孩子出現的不是因為家庭結構的問題,而是出現在家庭教育的問題。當然我們也看到很多單親家庭的孩子,卻出類拔萃的優秀;也有的父母離異,但是他們并沒有減少父母對孩子的愛,他們并沒有減少對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必要的教育關心和管理的付出,這就不會因為父母的離異而造成他們成長中的問題了。
孫云曉說過:“所有問題孩子的問題,都可以在他七歲前的原生態家庭中找到原因。”就是這個道理,原生態家庭中父母的個人素質、對待孩子教育問題的認識、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整個家庭教育的環境、人際關系等等,這些都構成了對孩子教育影響的綜合因素。如果這里邊哪一方面出現了問題,就可能影射到孩子的身上,就會或多或少造成了孩子的問題。
其實好的家庭教育我們歸納起來,它的共同特點那就是:和諧的家庭環境,和睦的人際關系,積極向上的家庭文化環境,家長有較高的個人的素養,較好的家庭教育觀念和家庭環境,很好的教育方式方法,和諧的親子關系,等等。這些才是好的家庭教育。但最根本點也是整個家庭教育的最大秘訣,那就是愛。父母對孩子無私的愛,家庭成員之間相互的愛,這種愛伴隨著責任,它一定會轉化為強大的動力,會成就一個家庭,成就一個優秀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