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times,我是個很感性的人,每當去到一家店里,被溫暖貼心的照顧了,就會一直去,如果受到了服務上的冷遇,基本這輩子也不會光顧了。
以前我們公司樓下有一家希臘人開的咖啡店,味道不差,但老板娘是一個很 moody(情緒不穩定)的人,高興了跟你打個招呼,不高興了(多數是不高興的),拉著一張臉,頭不抬眼不睜的,一杯咖啡拍在面前。每到這時,我積蓄了一早上的高昂情緒往往就被擾了個意興闌珊,于是暗自嗔念,老娘我上一天班已經很辛苦,花錢買杯咖啡還要看你的臉色?如果是壟斷行業,也只能打落牙齒往肚里咽了,可在澳洲,別的不敢說,咖啡店可是遍地開花啊。
于是下了決心,寧可多走幾步路去隔壁,本以為是退而求其次,哪想到這家的咖啡更加美味,而且德國小哥永遠面帶微笑,噓寒溫暖,還偶爾幫我的積分卡多蓋幾個章,能感覺到他很喜歡這份工作,并且把他的好心情傳遞給了顧客,這就是良性循環,因為喜愛,所以用心,咖啡的味道怎么會差呢?
說直白點就是 “ 服務好,味道好,還長的帥,我為什么還要去看你的 shit face?“ 這簡直就像談戀愛,不適合的人,真的不能勉強,也許下一個就是最好的。
來澳洲生活逾10年,我有一個很明顯的感受,澳洲服務生大多很敬業,他們通常表情豐富,反應靈敏,全神貫注。還有一些極紳士的老年waiter, 風度翩翩,輕聲細語,本是含飴弄孫的年齡,可他們工作時,眼睛還是會發光。你能感受到他們是真正喜愛這份工作,并且享受工作的過程,與賺錢多少無關。
比較而言,許多亞洲服務生,則表情生硬,語調與神情也充滿了不耐煩和疲倦,不知是迫于壓力還是薪資太低,總之,很容易判斷出他們不喜歡自己的工作。
然而,現在的社會,工作已逐漸占據了人們生活的絕大部分時間,如果你不喜歡自己的工作,不能和它好好相處,會是多大的折磨和對生命的浪費,并且在這種情緒下,提供的服務和產品又怎么會好呢?
放眼四周,人們越來越多的講求套路,模式,圈粉,急功近利,如何賺快錢,開家飯店沒多久,就要開分店,連鎖加盟,上市,而這樣做的結果大多是,食物本身的味道和品質難以控制,再做個幾年就不見了,人呢?去做其他更賺錢的生意了。
而享受工作本身帶來的快樂,用心持久的做好一件事情,這樣的理念,呼吁的越來越少了。其實這件事,不只適用于服務業,而是所有行業。
我們現在的社會,選擇太多,欲望太多,大多數人都會說,我們沒有那么幸運,很小就具有某種天賦,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為之努力一生,最終獲得成功。
其實,這也僅僅是托辭,我們碌碌無為的根本原因是沒有為所愛的事情付出100%或200%的努力和專注。
大家只看到鋼琴家朗朗人前風光無限,只認為他天生就長了副會彈琴的神奇手指,而他自己和家人背后為這份選擇的付出,如果讓我們去經歷一遍,大多數人也是不愿意的。
正如壽司之神小野二郎所說,“有時候,你只有足夠努力,才有機會運用到天賦的部分。”
其實看壽司之神的紀錄片,是幾年前的事情了,當時對小野二郎一生只做一件事,并且做到極致的精神,佩服到頭皮發麻。
記得二郎接受采訪時,已經85歲高齡,依然皮膚光滑,精神矍鑠,腰板繃直,他坦言自己工作了75年,仍不想停止工作。
他說,“你必須要愛你的工作,你必須要和你的工作墜入愛河...我總是向往能夠有所進步,我會繼續向上,努力,達到巔峰,但沒有人知道巔峰在哪里。”這就是職人精神(簡直就是獨孤求敗啊)。
最近我又把這部片子搜出來看了一遍,甚至手指猶豫了一下才去 google二郎的信息,驚喜的發現百度百科上是這樣說的,“2016年的小野二郎已91歲高齡,是全世界年紀最大的米其林三星主廚,嚴謹、自律、精準、追求極致是他對待工作的態度...” ?原來,他依然在一絲不茍的捏著他喜愛的壽司,我想正是對工作的熱愛,成就了他的高壽,健康和矍鑠。
印度電影《三個傻瓜》中有一段話,“追求卓越,成功自然跟隨。”
小野二郎的壽司店不提供酒水和小菜,只有壽司,人均最低消費是3萬日元,相當于300多澳幣,1500元人民幣(大概就這樣啊,我數學不好),如果吃飯快的人,只需要15分鐘,這樣算來應該是全世界最貴的餐廳。
但是聽說要提前一個月預約,還要有契而不舍的精神一直打電話才能訂到。為了控制質量,店里只有10個座位。即使這樣,吃過的人還是會感嘆,這是 “值得一生等待的壽司。”二郎在人前15分鐘的優雅呈現,背后是他大半生的專注和孜孜以求。
▲
“一旦決定好職業,
你必須全心投入工作之中,
你必須愛自己的工作,千萬不要有怨言,
你必須窮盡一生磨練技能,
這就是成功的秘訣。”
▲
(鮪魚經銷商)
二郎所有食材的供應商,
也都是行業第一,
對每一個環節追求極致。
▲
(美食專欄作家)
二郎對學徒的要求是 “十年磨一劍”,
你沒學會擰毛巾,就不能碰魚,
你要學會弄刀和料理魚,
十年過后,才會讓你煎蛋。
▲
而這個終于有機會煎蛋的學徒,
做了200個失敗品后,
終獲得二郎的肯定。
學徒說,他能做的就是,
“不動聲色的努力。”
▲
終于成功的煎蛋 (玉子燒)
▲
最好的米商也只愿意把米賣給二郎,
因為只有他會煮。
▲
二郎說,“每一種食材,都有其美味的最佳時刻。
▲
他觀察顧客非常仔細,
會針對顧客性別調整壽司大小。
以免擾亂用餐節奏,
女士的壽司會小一點
(能吃的女漢子委屈了)
因此會事先記住座位安排。
▲
如果客人是左撇子,
就會將壽司擺放在偏左側。
被主廚如此細致入微的觀察著,
換作是我應該會緊張吧
(想太多了)
▲
二郎的兒子說,
“要一直向前看,超越自己,
始終努力,精益求精,
努力不懈提升自己的手藝,
這就是父親教我的事。”
我很羨慕一生真正做好一件事的人,我們都是凡人,想精通涉獵所有領域不太現實,選一樣適合你的,讓你有激情為之付出努力的事情,過程已經充滿喜悅與享受,如果再能獲得好的結果,就是bonus(意外收獲)了,而通常追求卓越的同時,卓越也會回饋給你應得的榮譽。
“如果愛,請深愛。” 這句話,同樣適用于工作吧。
-END-
轉載請注明微信公眾號:凡人艾米麗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