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 ? 廢除禁書(上)
這不當家不知管理累,滕肅可沒管過府中的事,衣食伸手的日子形成的可是只會說不會做。但也怕父親身體吃不消,只能硬著頭皮上,不過有明軒成叔這對父子,滕肅倒覺得如魚得水,大主意自己拿,這零碎的瑣事倒還真離不開這二人。
這二人放在現在,可是全能行人物,就是沒有什么權和錢而已。
可滕肅萬萬沒想到,這剛接手管事,這府里的事都還拿不住,自己卻給自己出了道難題。
亓家兄妹傳來消息,一伙在人在星辰巷私下傳書,被中尉巡邏的人給撞了個正著,如今抓了十幾人,人都送去了廷尉看押,正急著處置。
這事鬧得,要說如果就一個人,鬧的不大,滕肅打著相國大人的招牌,去廷尉府刷刷臉,也就能解決問題了。可這如今人人皆知,倒是得費費腦子了。
再想想,這刷臉用一次還行,多了就不好用了,得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滕肅吩咐明軒去看看具體情況,并讓他去讓亓家兄妹趕快換個地方居住,可別把他倆查了出來。
滕肅自己又反復琢磨了一下,也拿不出什么主意,這有事還是得靠老子,最后的決定是,先去找了一趟父親。
滕慶放松的這幾天,人倒沒有忙的時候硬朗,看樣子老夫人后事的確累慘了滕慶,滕夫人倒是好了,反倒過來照顧滕慶。
滕肅這事也挺著急的,那些人隨時可能都被處置,肯定少不了幾個掉腦袋的。到了滕慶床前就直奔主題:“父親大人,肅兒有一事請教?”
母親滕肅一臉嚴肅,想是倆人有事要談,便拿了滕慶喝完的藥碗出去了。
看著母親走了,滕肅這才放開了說道:“父親自小就教孩兒,書能讓人明白仁義禮智,因為考察我四書五經,史料傳記父親常常會生氣于我,可如今孩兒不明白這讀書到底是好還是不好?”
滕慶沒忙著回答,用手支了身子打算坐起來,滕肅忙上前扶了一下,又給他墊了兩個枕頭,讓他舒服的靠著,然后坐在床沿。
“這書最后到底好不好,那得看讀它的人最后呈現出什么樣子?”滕慶緩緩說道。
滕肅一臉茫然,沒有說話,只聽父親繼續解釋道:“書能讓人明事理,懂古今,闊視野,可這書也能讓人不知善惡!”
滕肅開始糊涂了,這教書先生給自己灌輸最多的就是書能懂善惡,怎么到了父親這里就變了,而且以前也沒聽他這樣說過啊!
“肅兒可知道,太祖為何立了這苛刻的讀書制度?”滕慶道。
滕肅搖頭一臉疑問的看著滕慶。
“這太祖在民間認識了個飽讀詩書的儒士,給太祖出謀劃策處理了好多事,便賞識此人的才華,許了他高官,可這人利用位高權重,私自聚眾,善言巧辯攛掇這些人謀反!有了這事,太祖才立了這禁書,禁教的法度。”
滕肅想著,這太祖不是一桿子打死一群人嗎?這你用錯了人,怎得連累所有讀書人,再者這也只能說是惡人讀了書,怎還連著所有人都受其害,沒書讀?
滕肅肯定不同意太祖這因為遇人不淑而定的規律,便問到:“父親也同意禁書,禁教嗎?”
滕慶竟然笑了,表情盡顯放松,反問他:“我若同意,你和明軒的小把戲還能這么順利?”
這不是在說滕肅抄書往外送的事嗎?這下滕肅就是透明的了。也不知道該不該裝糊涂,搪塞一下。
可姜還是老的辣,還是招了吧,“父親都知道了,我也猜想父親是不會同意這種法制的,不然為何尋了那么多先生去府中書院,而且還如此優待他們,還允了那么多官家子弟去書院學習。”
滕慶一臉欣慰,放慢語調道:“肅兒如今倒是長大了,懂事了不少。”
滕慶可是從來沒夸過滕肅,聽到父親的稱贊,滕肅垂下了眼瞼,又抬起來睜大眼睛看著父親,這才想起正事,忙說道:“如今孩兒就遇到難題了,這廷尉府今兒關了很多私下傳書的儒生,打算處置呢!想知道父親是否能處理這事?”
“你想怎么處理?”
滕肅來之前就想過了,就算徇私能救了這些人,可如果下次再有類似的事呢?或者下下次呢?還能這么僥幸嗎?
再加上這制度本來就有問題,如今最好的辦法就是廢了這苛刻的禁書制度。便大膽說道:“廢除禁書制度。”
滕慶在官場這么多年,又怎能不知道翻改制度是需要代價的,誰來翻,什么時候翻,怎么翻都得仔細斟酌。
不過看看如今的衰弱的徐國,滕慶又怎么能看不出來是因為人人無知的結果呢!
滕肅是想好怎么處理,可這最遠的距離就是說到做的距離了。如今最大的難題就是怎么做才能費了這制度!
這制度可是三朝沿用的制度,哪能說廢就廢!
這一次,兩人算是想到了塊兒,站在了同一戰線。
純屬虛構
文章里有個別手滑打錯的字,以后會慢慢改的,但不影響各位觀看。
希望有人喜歡。
作者:缺心眼子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