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昌也失守(中)
這當頭一棒的消息,叫滕肅半晌都忘了呼吸。明軒反倒很快的從滕肅那一箭恐嚇緩了過來,快速跑過來,遞過手中的一封信。
“從晉國傳來的消息,傳信人只說讓你親啟。”明軒道。
滕肅這會子渾濁的腦袋才清楚了起來,放下手里的弓,接過信件,一眼就掃到信封,陌生的字體,頓時瞪大了眼睛。
晉國傳來的消息,不是閻武給他的信,滕肅眼里閃過一絲擔心,然后快速拆開信封,展開信件,只見寫道:
防身邊小人暗算,勿輕信旁人所言,事盡己之能親為,注護好親人安全,切記,切記!
這一看是提醒的話,可又看不出這人究竟想提醒什么,滕肅也參不透,不過他看出了此人在告訴他,謹慎能捕千秋蟬。
明軒站在一旁,等著滕肅看完之后,給自己點消息。
滕肅見這信件結尾也沒有署名,想此人定是不想讓人知道他的所在,可明軒說是晉國傳來的消息,滕肅認識的晉國人就兩個,一個魯石先生,一個子彧,魯石先生在滕府書院,那么只能是子彧了。
明軒估計等不及了,問道:“公子,可有什么事?”
滕肅剛領悟了信中的內容,倒開始小心翼翼起來,把信收入了胸前的衣服之中,道:“沒什么,”又轉移話題繼續問“昌也怎么就失守了?不是有閆大將軍鎮守嗎?十幾萬大軍呢!可有閆公子的消息,這前段時間不是傳來消息說一切安好嗎?”
明軒以為這信說的是和昌也失守有關的內容,見滕肅卻什么情況也不知道,傷心地道:“大將軍以為國捐軀,閆公子下落不明……”
“閆將軍的武功可是能以一敵百,又有那么多士兵,怎會戰死沙場?”滕肅一臉不信的問。
“這詳細的情況是:城中發現了敵人安插的很多細作,少說也有數千人,他們對軍中馬匹做了手腳,食物里毒放了,而且在軍隊集中的地方埋了彈藥……”
滕肅一臉沉重。
明軒繼續道:“這等敵人攻城,那些馬匹突然發瘋了似的,將他們摔落于地,等三軍落敗撤回大營,還沒緩過神,這提前藏好的彈藥被人點燃,就炸毀了一大半的士兵,糧草也被燒了個精光,細作趁我軍傷亡慘重,沒休整好軍隊,夜襲昌也都城,城門敵軍也開始攻城……”
滕肅腮幫子緊了緊,明顯的在咬牙,手還攢成了個拳頭,過了好半晌才問到:“我父親此時在哪?”。
“聽到消息便入了宮。”明軒回道。
父親進了宮,一時半刻肯定回不來,滕肅能和誰商量這件事?他想起了胸口剛收起的信,便決定去一趟魯石先生那,因為只有他了解晉國是什么樣的。
這知己知彼可是戰勝敵人的重中之重,滕肅第一次那么想了解敵人。
滕肅自從上次來看先生,已經好久沒來過書院,剛進來,又和當面一樣,遠遠的就聽見練功舞劍的聲音,沒了當年做賊似的尋找,而是直接往那顆常青樹的方向去。
魯石先生依舊舞著手中的長笛,不過滕肅能看出他手里的勁已不如當年。
魯石先生見滕肅帶著明軒進來,忙停了手中的姿勢,笑道:“肅兒今日怎得功夫過來?”并示意滕肅坐在常青樹下的桌椅旁,然后先坐了下來,翻了兩個杯子,提起桌上的茶壺為兩人滿上茶水。
滕肅給先生施了禮,挪動腳步坐了下來,接過先生笑著遞來的茶杯,問道:“師父可覺得肅兒是個好學生?”
魯石先生聽了這話,嘴角笑的更開了,回道:“那肅兒可決的我是個好先生?”
滕肅一愣,心想你若不是好先生,這世上恐就沒人敢稱自己為稱職的先生了。
魯石先生繼續道:“我只管我的本分,做一個好先生,而你是不是一個好學生,那是你的事情。”
滕肅又一楞,想到自己倒真沒這樣的見解,如今聽到師父這一新解釋,不免覺得自己心中沒有遠見。
滕肅又見魯石先生笑臉也有了滿臉的褶子,不禁問道:“師父為何不在晉國教書?以師父這樣的學識,或者從官?那也是晉國之大幸。”
魯石先生抿了一小口茶,緩緩道:“為官可不是為師所好,這教書育人在別人看來也許不是什么大事,可在師父看來卻是大事,再說吧,這晉國可沒有禁學,禁教,禁書制度,相比來說,徐國更需要先生。”
這禁書制度才剛剛廢除,以前徐國什么面貌,滕肅再清楚不過。
滕肅又想到此來是想打聽晉國的事,可這晉國近年來的大事,明軒給自己也說過不少,可這細節方面,明軒傳來的消息倒不是很詳細。便問道:“師父,這花豹為何是晉國神獸?”
魯石先生突被這么一問,遲疑了一下,回道:“這個是祖上傳下來的,具體為何但有很多說法,我比較相信的說法是,花豹曾救過晉國祖上的一位皇帝,說是當年那位皇帝微服私尋結果被人追殺,受傷逃至山中被這獵豹所救……”說到這里魯石先生停了停,轉問道:“肅兒問這個干嘛?”
“哦,我在趙府見過一只花豹!”滕肅回道。
魯石先生一臉的不信,“怎么可能,這徐國境內是不可能有花豹的!”
滕肅看到魯石先生這個表情,又多說了兩句:“那日我去看趙璞,親眼所見,假不了。”
“這倒奇了!這花豹除了晉國皇室園林有那么七八只,若不是你告訴我,我還不知道這徐國竟也有我國神獸。”魯石先生道。
滕肅又問了晉國好多瑣碎的雜事,如晉國京都為何設在新野這個靠近邊界的地方?晉國為何大肆發展水利?等等,就是沒敢問胸前的這封信是不是子彧寫的,也沒問新登基的晉王不是愛美人,好玩樂的人嗎?怎如今有了雄才大略,功下了昌也,殺了徐國十幾萬將士這種想問的問題。
這閑聊了這會子,天倒暗了起來,看樣子是要下雨了。滕肅也覺得父親從宮中可能也回來了,便辭了魯石先生,回了府。
這回府滕慶還沒回來,滕肅一直在堂中等著,到了戌時,天下起了大雨,滕慶才濕漉漉的臉上沒有一點血色的回來。
滕慶見等著自己的兒子,頻退了堂中下人,明軒和成叔也退了出去,順便帶上了堂門,只見滕慶緩緩落座上位,意味深長的嘆道:“看來肅兒也知道昌也失守了!”
滕肅暗自嘲笑,對,知道你狠心用妹妹換來六年平安無事的昌也,如今還是失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