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
唐 ·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
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
白銀盤里一青螺。
洞庭湖的水色和秋天的月色交融在一起,互相輝映,顯得多么和諧。無風的湖面平靜得如一面沒經過打磨的銅鏡。從遠處看,那月色下洞庭湖里蒼翠的君山,就好像白銀盤里盛放著一枚小巧玲瓏的青螺。
《望洞庭》這首著名的風景詩,是劉禹錫在月夜下遠觀美麗的洞庭湖時寫的。描繪出秋天的夜晚,皎皎明月下的洞庭湖水是那樣澄澈而碧綠,與素月的清光交相輝映,一派空靈、縹緲、寧靜、和諧的境界。
一個“和”字巧妙地表現出水天一色、山水交融的美好畫面。 而“鏡未磨”三字卻十分形象貼切地表現了遼闊的洞庭湖,在風平浪靜安寧溫柔時的靜美,在月光下顯得是如此別具一格。“遙望洞庭山水翠”,從色彩上寫出遠望湖中青山倒影的美麗。“白銀盤里一青螺。”這句巧妙的比喻,把浮在水中的山,比作放在白銀盤子里的青螺,從側面寫出了洞庭湖浩浩蕩蕩的壯闊氣勢。
自古以來洞庭湖就以湖光山色吸引無數文人墨客,使歷代著名文人為之傾倒。洞庭湖不僅是著名的魚米之鄉,物產極為豐富,它還是楚文化的搖籃。洞庭湖古稱“云夢澤”,是我國的第二大淡水湖,號稱“八百里洞庭湖”。洞庭湖的意思就是神仙洞府,可見其風光之綺麗迷人。洞庭湖浩瀚迂回,山巒突兀,其最大的特點便是湖外有湖,湖中有山,漁帆點點,蘆葉青青,水天一色,觀之,令人心曠神怡。
湖中最著名的山就是君山,君山風景秀麗,是洞庭湖上的一個孤島,島上有72個大小山峰,峰峰靈秀。劉禹錫從視線轉移的角度,把廣闊的平湖集中到君山一點。在皓月銀輝之下,山愈顯青翠,洞庭水愈顯清澈,山水渾然一體,望去宛如一只雕刻剔透的銀盤里,放了一顆小巧玲瓏的青螺,十分惹人喜愛。這樣既寫出了湖美,又恰當地表現出山秀, 升華了詩的主題,使這首山水小詩,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文采,詩中的山和水成了一件精美絕倫的工藝美術珍品,給人以莫大的藝術享受。
詩人劉禹錫寫詩以精煉含蓄而著稱,他的詩往往能以清新的語言表達自己對人生或歷史的深刻理解, 因而被白居易推崇備至,譽為“詩豪”。碧波萬頃的洞庭湖不愧為“天下第一水”。 歷代文人墨客都對水有過贊美:“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是李白眼中的水,“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是蘇軾筆下的水,“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在劉禹錫眼中的美是如此獨特。相傳在遠古時代,洞庭湖中并沒有島。每當狂風大作、白浪滔天時,來往船只無處停靠,常被惡浪吞沒,當地人民苦不堪言。這事引起了水下72位螺姑娘的同情。她們忍痛脫下身上的螺殼,結成一個個小島,后來連在一起,就成了今天的君山。君山上的72峰,就是72位螺姑娘變成的。這動人的傳說給美麗的君山蒙上了一層神秘色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