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廈九九
這個周末在酒店上了李欣頻老師的夢想藍圖課,3個小時,前半部分講課,后半部分動態冥想。分享課上給我很大啟發的內容和體悟給你。
01
誰在書寫你的劇本
第一次參加李欣頻的夢想藍圖課,課前看了大部分推薦的影單,書單還沒來得及看。這些電影對于打破時間、空間的概念,開闊思維維度會有啟發。
如:《奇異博士》、《降臨》、《你的名字》、《分歧者1、2、3》、《逆轉時空》、《穿越者》……
在影單中有一部比較重要的劇,叫做《W:兩個世界》,也是我去年追過的。作家筆下的漫畫主角在二次元的世界里,按照作家的設定過著大起大落的人生,他懷疑有人在操控這一切,直到他來到作家所在的三次元世界,找到作家,開始改寫自己的劇本。
類似的劇本還有很多,比如《奇幻人生》,講述一個作家筆下的小說人物,他是真實存在的,作家所寫的劇情就是他的生活,而作者所寫的每一句話他都能聽到。直到憑借聲音找到了作者本人,才讓結尾沒有以悲劇收場。
像《W》、《奇幻人生》這樣的劇本能給我們一些啟示:
在我們人生背后,是不是有一個比我們更高(維度)的計劃者在?也許就是你自己。
跳出你的人生劇本,找出這個劇本的脈絡,你才有可能改寫。
世界是多維的,課上播放了一個生物學家觀察螞蟻爬樹的視頻。螞蟻生活在一個平面里,它看不到這個人,因為他不在它的維度里,但這個人存在嗎?存在。這個人能看到螞蟻往上、往下、往左、往右能到達什么地方,但螞蟻只有爬到了才看得到。
這就是維度和視野的差別。我們生活在三維的空間里,但世界也許是N+1維的。
你在有問題的層次里面無法解決問題,要換一個層次解決。
02
清除你的木馬程序
“木馬程序”是電腦以為必須要做所以去做的程序,這里我姑且將其理解為我們以為應該要執行的觀念、信念、事情等等。
就像被植入一個程序,你會無意識地經歷重復性的事件,比如總是遇到渣男,總是遇到討厭的人,總是關鍵時刻失敗。這時候你要警覺,很可能是你潛意識里的木馬程序就是這樣設定的。
木馬程序怎么找?
列出你的2017夢想清單,其中已經重復好幾年都還沒做的事100%就是木馬程序。
還有哪些一看就讓你焦慮、不愉快的?問問自己這些是真的重要嗎?還是你認為應該重要的?這些也是你早期植入的木馬程序。
面對重復性出現的問題和困難時,跳出來看,你從出生到現在的人生軌跡,找出那些阻礙你人生的木馬程序,然后清除它們。必要的時候給自己按下暫停鍵,去找出那些重復的細節和根源。
你和目標之間的距離就是你焦慮的來源,你和目標之間的就是焦慮的空間。
劇烈的情緒會引來巨大的劇情,當你情緒劇烈時,需要處理好內在的部分,即清除你的木馬程序,提升內在頻率。
03
沒有比現在更好的自己
?“戀上更美的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這些都是典型的木馬程序,字面本身沒有好壞,唯一判斷的標準是透過文字你接收到的是怎樣的頻率。
“更美”、“更好”暗示了你現在不夠美,不夠好,你會不自信、會焦慮、會自我懷疑。這時的頻率是負面的,你甚至跟自己都處不好,又怎么可能變得更好呢?
當你開始想要控制(木馬程序很重要的部分)一件事情的時候,你會處于什么頻率?焦慮、恐懼……
先承認現在就是最好的版本,只有先接受現況,才會往更高層次走。
從跳出框架到移除框架。這時候需要將頻率調整成信任和臣服。
“ 臣服 ” 這個詞往往讓人聯想到 “ 軟弱 ”,或是 “ 認輸 ”、 “ 投降 ”,然而,靈性上的臣服不是向某樣事物屈服,而是有意地放棄一部分的自我和個人反應,即放掉限制你的框架和木馬程序。
我們常常被個人反應湮沒,而忘了真正要去的地方。
課上播放的一段視頻印象很深。一群獅子共同捕到一頭牛,因為誰來吃的問題開始打架,越打越激烈,離牛也越來越遠,然后牛站起來,走了,獅子還在打。
破解“爭執”木馬程序的一句話:你到底是要自己快樂,還是證明自己是對的?
04
你選擇愛,還是恐懼
課上通過一部短片展示了一個不自信(害怕別人批評)的人是如何展開自毀模式的?
(明天發片)自我懷疑——千方百計讓對方說出意見——指責自己和對方——憤怒(聽不進去)——自毀(明天不發片了)
很多人夢想不成真的癥結,就在于不自信、自我懷疑的木馬程序。
一旦有木馬程序,所有的愛都被你變成恐懼(不信任、懷疑)。
如果沒有木馬程序,所有的恐懼會被還原成愛。
無論何時何地當有情緒起來,想想這兩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