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頁七、
來源:微信公眾號-哈佛商業評論
標題:如何與上司溝通?找對風格是關鍵!
I便簽:接受到一個已經到達執行階段的任務時,一定要從確切期限,坦誠能力,明確目標這幾個方面逐一搞清楚,一方面是為了推進任務完成進度,另一方面也為了避免后期不必要的麻煩。當然,如果老板表現出“什么都要問,還要你干什么”的模樣時,還是盡量自己去搜集信息解決吧。
A1便簽:以前在溝通問題的時候,基本是老板說得多,我聽的多。比如最近他讓我為一個客戶做推廣,只是告訴我哪里有什么事,大概推廣預算會給多少,下周你約一下對方,跟進一下。然后我就回答“好”就出來了,最多會問一些事情本身的信息。這樣在執行過程中很可能會遇見新的問題。
A2便簽:下一次溝通這個問題時,一定要問清楚才開始執行。比如,下周三前我跟對方聯系是不是來得及?這個推廣策劃里我只能完成創意和方案部分,請問媒體報價應該找哪位同事配合?還有他們這個活動究竟為什么要做,想要達到什么效果,要不您直接給我一個對方聯系電話,我直接溝通也行……類似這樣幾個問題之后,動起手來效率會更高。
追問:
前:作者是從如何幫助你提高和老板的溝通效率來引出這個信息的。這是職場向上溝通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很多業務信息都可以這么溝通,所以重要。
因:假設接到一項工作任務后,應該怎么通過溝通去提高效率。從確切期限,坦誠能力,明確目標這幾個方向來驗證假設。
后:依從信息去做,可以大大提高辦事效率,避免不必要的重復詢問,也利于事件推進。
果:如果不這么去做,可能在執行過程中會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或者避免老板責備“不是讓你盡快么,怎么還沒跟進”之類的責問,顯得自己工作能力不足。
適:得看這個任務是否已經進行到需要操作的階段。如果老板也只是剛得到信息,并沒有想好是否參與,那問的越多,似乎還有打聽本職工作外事宜的傾向。
用:在面對一項具體的任務時,而且老板愿意為你解答時,問的越細致越好。假如老板覺得這些事情都應該自己去琢磨,那不妨就自己去尋找同事的協助吧。
邊:這點想不出。
界:區別是是否已經進入執行流程,以及老板是否有時間來跟你解釋這些流程。交界在于,不管采取什么方法,都要把事情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