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老婆是追到手的,客戶是跑出來的。
一、追求期
鋤禾日當午,我在跑客戶。
汗滴禾下土,我在跑客戶。
粒粒皆辛苦,我在跑客戶。
客戶一個電話說方案要調整,我立馬進入助跑模式:給我改方案的機會,這事有戲呀!High起來!
客戶一個郵件讓報兩個價格,配置高的報一個、標準配置報一個,我偏要給4個報價:每個配置按照不同付款方式再給不同價格,讓你一次選個夠!卓越服務就是這個味兒。
今天要求增加個功能,沒關系,我理解,都是用貨部門的要求。
明天要求調整一下圖紙,沒關系,我理解,一定是設計院又提了XX號變更。
但,關鍵不是我需要跑多少趟、花多少路費、起多少次早床,關鍵是我為了這些要求所做的準備!
白天的工作基本是“催催催”,催價格、催方案、催圖紙、催各種回復,但這種“催”不是理直氣壯地,而是求爹爹告奶奶的,悲催!
“不好意思啊,知道你們很忙,可是客戶催得急呢!”
“對不起啊,上一步已經耽擱了不少時間,只好催你了!”
“麻煩了!”“辛苦了!”“謝謝啦!”
下班后的工作才是最有創造性的,充分發揮我的再造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保證在承諾客戶的時間內完成文件。
PS:初生牛犢一般是根據各部門資料進行再造工作,老油條們則常常發揮自己的創造能力,誰懂誰知道。
別問我覺得苦不苦,呵。呵。呵。我可不敢抱怨,因為這個階段,我甚至還沒有資格被叫做:乙方!
一點五、本文不分享成功經驗,故此處省略一萬字……
二、蜜月期
現在我已經是一個準乙方啦!
一個我很敬重的老領導說過:從確定中標到合同簽約之間這段時間,甲乙雙方進入一個蜜月期。
當然這個定義并不適用于所有情況,誰懂誰知道。
“蜜月”期里,曾經傾向于我的部門心滿意足,曾經不看好我的部門偃旗息鼓,我的服務意識也達到最高峰,一切都那么地美好!
而且大家都在為一個偉大的共同目標而努力著,那就是:完成合同簽署!
所以,本階段里,我最有代表性的記憶就是電腦里保存過的合同版本文件名。
一開始,我的風格是:“甲方確認版”、“律師修改版”、“甲方再修改版”、“律師再修改版”、“雙方確認版”、“甲方又修改版”……不是在此時,不知在何時,我想我已經暈了。
后來,我開始用日期來代替文件名,于是成了下面這個樣子,當然到最后,我也暈了。
最后,我選擇了日期+備注的方式,如下圖。
雖談不上完美,但至少避免了陷入“最終版、終極版、黑色終極版、深黑色終極版”的怪圈。
PS:我真的很想投訴那些不會用修訂格式或用顏色標出合同中修改內容的甲方!!!誰懂誰知道。
三、消耗期
我覺得消耗這個詞真是用得再恰當不過了。
我們開始消耗追求期和甜蜜期的積累。
變更加價、貨期順延,消耗著甲方的“信任”;反復調整、款項延誤,消耗著乙方的耐心。
就像相愛的兩個人,等著對方先爆發,作為自己日后爭論的籌碼。
扯遠了,還是聊日常。
關鍵字1:收款
一般在收款的時候,我們會遇到那些“一心不能二用”的人。
有的辦事人員,無論你怎么叫他,就好像他手頭上的事關系到全世界人民的生死存亡,一刻也不能耽擱、一絲也不容打擾,連眼睛都不待抬一下的。
一般來說,我們的辦事流程是這樣的:
首先,第一次打招呼:“老師你好!”他沒有抬眼。
-然后Step1,自我安慰地笑一笑,站在那里等上幾分鐘,再來一次:“老師您好,我是來辦理XX款項的。”他看了我一眼,又低頭看自己的電腦。
-然后Step2,笑容凝結在我的臉上,趁時檢查一下自己準備的資料,鼓起勇氣再來:“帥哥,能幫忙看看嗎?我來收款,資料在這里。”
他終于理我了,終于理我了,好緊張,資料沒有錯吧?沒有遺漏吧?章都蓋清楚了的吧?
可是,他,的,手,機,居,然,響,了……
-然后Step3,耐心地等他說了“好!”“就這樣!”“拜拜!”“行行行!”,之后,終于掛了電話,然而,我們好像都已經忘了我來找他干什么了。我于是重新整理了思緒:“你好,我是來收款的,這是資料!”
-然后StepN,也許還會有同事來請教他問題,也許他又口渴了、尿急了、煙癮犯了……
最后,是辦理付款的正式流程。
也許真的有人就是做不到一心二用,在做一件事的同時就是沒辦法考慮另一件事,我們也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你別在看我的資料時聽見別人在聊公司食堂的改革,也跟著討論半天呀!
這樣的間歇性、有選擇地發病,臣妾真心覺得委屈啊!
但是如果資料正確不用跑二趟的話,我會覺得這一切又都是值得的了!我的心情比中了500萬,只差那么一點點(當然了,比起資料準確無誤,我還是更愿意中500萬)。誰懂誰知道!
PS:如果一心不能二用是種病,我真誠祝愿所有甲方身體健康!
關鍵字2:供貨
一般來說,付款前我們催客戶催的傷心,付款后被客戶催貨催得傷心。可是,那句話我們又一直說不出口:“早點付款不就沒事了嗎?”畢竟,能收到款,已經很不容易,對于乙方來說:利息損失?延期付款違約金?我的字典里就沒有這些詞!
俗話說得好:拿人錢財、給人發貨。
我所在的行業是機械定制產品,供貨周期相對較長,工廠的生產條件要求又高,除了款項,圖紙要確認、規格要審核……剛剛在外面當完乙方的我,回到公司繼續當乙方,都不用調整角色,毫無違和感。
不出意外的話,最后給到客戶的供貨時間往往不能達到其要求,客戶各種不滿、各種威脅,我只好各種解釋、各種臉厚;不過縱然我再心無城府傻白甜,造成貨期延誤的各種甲方原因我還是記得清清楚楚的。
當然也有誤打誤撞弄拙成巧的時候。
幾年前我有一個項目,工廠給的發運時間是6月20日,我通知客戶后,什么原因我忘了,6月10號左右,工廠又通知我貨期要延到7月15日!我簡直成了熱鍋上的螞蟻,怎么辦?怎么給客戶說?客戶要投訴怎么辦?怎么給領導解釋?一下子所有問題涌入大腦,我完全沒有意識到這根本不是我的錯誤。但是對于客戶來說,管你內部什么原因,都是你的原因;對于工廠來說,管你怎么應對甲方,那是你的事情。
但是沒想到,6月15日左右,客戶來求我們晚點發貨,因為現場沒有準備好。這畫面太美好不好?兩天以后我很為難地向客戶表示:“最多只能免費放到7月15日,我真的已經盡力了!”客戶對我不勝感激,至今我仍然沒有勇氣告訴他背后的事實。
PS:不好意思,上面說了,本文不分享成功經驗,所以以上例子純屬意外,大家還是兢兢業業做事情,戰戰兢兢當乙方哈,誰懂誰知道。
終于挨到合同執行完,你以為我們可以揚眉吐氣了嗎?
Oh No!著名乙方、我,曾經說過一句話:一日為甲方,終身為甲方!
乙方始終是乙方,任何時候都牛逼不起來。不過甲方也不用太得意,因為,你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成了乙方。(偷偷笑一個!)
誰懂誰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