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無論是否人潮擁擠,只要他在的地方就是視線的焦點。
曾一直懷疑是假的,后來聽了一個朋友的故事,從此深信,你愛他,他就是全世界。
朋友媛媛是個非常感性的女人,學習藝術,接觸光影,可能長時間的寫小說、編劇本讓她把自己當成了女主角。
媛媛喜歡了一個男生喜歡了很久,可以說是偶像劇在現實生活中上演了:陽光、午后、白襯衫、長腿歐巴。只因在人群中看到了他的背影從此媛媛便愛上了他。
我忘不了媛媛和我提到他時的眼神,沒有太過夸張的崇拜,但卻似流星一樣遙不可及,“他是我二十多年來遇到的最無可挑剔的人物,我不求能成為他什么人,只希望能生活在他的身邊,看到他就好。”
這樣簡單的愿望讓媛媛開始了偶遇的生涯,每天算準了時間去等待他,偏偏這個人作息時間及其規律,媛媛總能如愿以償。其實倆人在微信上也聊天,可總比不上偶遇這種事情來的純粹。
慢慢的,媛媛已經完全按照他的作息時間去安排自己,就算不是故意也會在某個時間的某個地點遇到,按照她的話說就是:“在最好的年紀遇見最好的人,看到你微笑的瞬間就是光陰送給我最珍貴的禮物。”
這樣的相遇持續了一年,媛媛果然對人家沒有任何非分之想。有一次和她見面卻破天荒的沒有提起那位長腿歐巴,我覺得奇怪變問了。
沒想到媛媛只是很平靜的看著窗外,說:“他走了,他畢業了,從此我再也看不到他了。”
我愕然,不料是這樣的結果。
“可不知道為什么,我總會在人群中習慣的去尋找著他,以前總會一眼望到的人,現在恐怕再也不會出現在我的視線了。”
媛媛說完這句話,被淚水放大的眼神中透露著暗淡里夾雜失望的感情。這樣的一份等待,終究讓她換回的還是沒有結局的殘缺。
感情這種東西有時是不必去追求完美的,殘缺的記憶可以由幻想來彌補,給自己留一個懸念,結局是悲是喜全由你定,沒人會去選擇一個悲劇,所以幻想一個圓滿的結局總好過無疾而終。
媛媛本身就是從事編劇行業的,編造過太多的故事,也善于處理人物的悲喜,連她自己的感情也會梳理得很到位。
只是……媛媛近視600度,從此再不會帶著眼鏡上街了,因為再也沒有那么一個人可以讓她在人群中一眼就遇見……
PS:寫了好久的情感小故事,我偏偏最喜歡這一段,不是故事多吸引人,感情多真摯,而是因為,媛媛就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