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寫過一篇文章《伸手黨》,這次談一談那些總是“被伸手”的人,我們稱作濫好人或者老好人。
百度百科上對老好人的定義是:隨和厚道,性格溫柔,不愿得罪人,不會拒絕別人,缺乏原則性的人。這個定義還是非常恰當的,單看前兩條還可算是難得的優點,但后面緊接著的就是“不愿”、“不會”、“缺乏”三個否定意味層層遞進的短語,這就是好人好過頭了。當然,現在“好人”本來也已經不是個讓人喜歡的詞了,我們都知道,當一個姑娘語重心長地跟你說你是個好人時,就說明你沒戲了。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好人儼然已經成為了平庸、無聊的代名詞,人們不是常說,你得普通到什么程度才會讓人只能用“好人”來形容你。好人都已經淪落到這等地步,更別說濫好人、老好人了。
伸手黨是理所當然、不懷一點感激地向人索取,老好人則是可以不求回報、沒有一點怨言地(至少看上去是這樣)為別人服務。這種自我犧牲精神著實難能可貴,自己再忙,都不拒絕任何一個請求。更神奇的是,他們不光勤勤懇懇地完成被塞給的任務,反而還老覺得自己對求助者有所虧欠。這樣下去,就是有點受虐傾向了。
當一個人發現自己極度需要什么東西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一般都是向外界索取,因為這是最簡單粗暴的方法。比如,劫匪肯定都是想錢想瘋了的人,自己辛辛苦苦去掙哪來得及,所以就直接到大街上或者銀行里去搶了;強奸犯都是想女人想瘋了的人,磨磨唧唧談戀愛哪來得及,所以就直接去路邊擄一個回來了。
老好人是極度缺乏別人的認可和尊重的人,他們第一個想到的也是從外界索取。不得罪不拒絕任何人,努力去滿足任何一個人的請求,這樣就能盡可能地得到每一個人的認可和尊重了。如此看來,老好人和伸手黨的本質竟是一樣的,都是想著直接從外界索取自己想要的東西。
然而事實是,到處做好人贏得的可能并不是認可和尊重,老好人的處境不但得不到改善,結果反而是更被看不起。因為每個人都知道,你不好意思拒絕,你不會拒絕,你是一個好欺負的人,你是一個可以被隨便麻煩的人,你是一個廉價的人,你是一個沒有原則的人,所以你不是一個值得尊重的人。
一天到晚總惦記著錢的人通常賺不到錢,老盯著被鎖住的門是看不出鑰匙來的,得趕緊上別的地方去找。“別人的認可和尊重”就是一把鎖,每天盯著它是沒用的,而太在乎別人的感受就相當于找鑰匙找錯了地方。“別人的認可和尊重”最終恰恰不是來自別人,而是我們自己。
所以,把目光從“鎖”上移開,也從別人的身上移開,回到自己身上。關注自己的成長,那些認可與尊重只不過是順帶完成的事情。
題圖來自:https://pixaba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