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曾經聽過鄰居婆婆總在感嘆:“現在的人,有儀式,無意識。”長大后,我總聽到很多人抱怨婚禮的麻煩,喪禮的繁瑣。到底是有意識無儀式,還是有儀式無意識呢?
我也是一個非常怕麻煩的人,以前總認為這么繁瑣,不如干脆不要搞。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觀念進行迭代,我認為正確的觀念是:既有意識,又有儀式。
流于儀式的意識是耍流氓。相信很多人在18歲的時候都舉辦過成人禮,但我肯定你一定不記得自己誓言過什么。流于儀式的政治任務,只是固定在表層,身體和心理沒有發生任何質的改變,根本沒有一個成為成年人的意識和概念。
我們18歲了
沒有儀式感的人生,永遠是灰頭土臉。儀式感就好像記錄生活重要的里程碑,令人有成就感、責任感。記得在金星秀中劉嘉玲說,每個女人都需要一場婚禮,即使很繁瑣,這是見證一個女人身份轉變的重要時刻;之前去參觀客戶創辦的幼兒園,是一家貴族學校,做了一個很大很大的會場。他說要讓孩子習慣在公開場合表演自己,注意自己言行舉止,讓他有儀式感,學會尊重;小時候參加舞蹈班,還記得舞蹈老師跟我們說,拿到好成績一定要好好慶祝,讓自己記住這種感受,然后再繼續努力前進。
沒有儀式感的愛情是不會長久的
建立在有意識上的人生儀式感,為我們建立一座又一座的里程碑。當年老回顧一生的時候,細數那些值得驕傲的時光,這一生值了!
加上奇葩說《該不該舉行婚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