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靜若幽蘭
雖然早已離開了故鄉,且故鄉現在也早已不種麥了,但每當到濃濃綠蔭,芳香四溢的初夏,還是會常常想起年少時的麥收時節。
那時,還沒有收割機,每到六.一過后,總是天高云淡睛空萬里,陣陣清風吹著大片金黃的麥浪,那些棵棵飽滿,沉甸甸的麥穗,也隨著微風輕輕飄蕩,田地邊的綠蔭里,總有些許鳥兒翹立在枝頭,不時的鳴叫著:算黃算割!算黃算割
人們望著那起伏翻滾的麥浪,聽著那鳥兒的鳴叫,心里也充滿了喜悅,雖然一段苦日子要來了,但它卻是成熟,收獲和希望的象征不由得讓人欣喜萬分。
麥收時節的天亮的很早,人們早早就起來,在磨石上磨著從鐮刀上取下的刃片,刃片被磨得亮閃閃,鋒利無比,割起麥來才能省時省力
磨好了鐮刀,然后戴上草帽,穿上長衫布鞋,脖子上搭條毛巾,提著水壺,就下地了。割麥一般都是全家上陣,到了正午,那火辣辣的太陽照在大地上象個蒸籠一樣,陣陳熱烘烘的風吹來不禁讓人汗流浹背
雖然汗水已打濕了衣衫,但是還不能歇息,因為這個時節的天氣瞬息萬變,說不定那時,一陣疾風驟雨突然襲來。那剛成熟好的麥子一見水就會長出芽子,那一年的收成算是完了。
到了下午,一片地也基本上收割完了,人們就用架子車拉著回家。等一個天氣特別睛朗的日子,在早上把麥捆用鐮刀劃開,把麥平整的攤在場上。過了正午,是碾麥的最好時機,那時太陽正烈,麥子也被曬的干脆,碾起來很省時,也容易碾得干凈。
碾場是需要人多的,因為碾場的車跑得很快,麥稈也不停的要翻,才能把麥穗上的麥粒碾干凈,一兩個人是忙不過來的。那時人們也都很互助,一見誰家碾場了,不管天有多熱,左鄰右舍的鄉親們都過來幫忙,迅速的翻動著麥稈,不一會兒功夫,場就碾完了。
炎熱的夏季,一般白天和傍晚都很悶熱,很少有風,大都是在后半夜才會起風。因為天熱,也因為要揚場,晚上,人們大都在場里支一張床,要么就拿個布單,直接睡在不高的麥稈垛上。累了一天的人們,躺在麥稈垛上拉著家常
頑皮的孩子們,光著腳在麥場追逐著,打鬧著,不遠處平房的頂上,一群年輕的姑娘們在唱著動人的歌曲。那清脆的歌聲飄蕩在寂靜的夜空,是那樣的悠遠,讓人神往,那時的我,也常常獨自一人躲在麥稈垛上,望著天上的閃閃繁星,頭枕著清新的麥草,吹著自己心愛的口琴,那是多么溫馨又愜意的夏夜啊!
現在大多地方已經不種麥,那段艱辛的收麥情景,已經成為一段歷史,永遠不會再現了。但那時的麥收情景還讓人常常難以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