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朋友住城里,想去他家串個門。
母親說:“捎點啥呢,家里也沒啥好帶的?!?/p>
我說:“到他樓下買箱奶,買些水果,給孩子吃吧,每次都是這樣啊?!逼鋵嵨覀兊慕磺椴挥觅I啥亂七八糟的,這就覺得有孩子,空著手不好看罷了。
母親說:“帶點花生吧,今年新下來的花生,沒使農藥?!?/p>
雖然我不想帶,但是母親那么說了,我也不好推辭,那就帶著吧。
一會母親又說:“給摘上兩個吊方瓜吧,城里人稀罕。”
我出了大門口,父親迎面提了半捆蔥走來,讓我帶著,母親從后邊追出來說:“還有一把豆角,是地里的,好吃?!?/p>
我哭笑不得,我說:“算了吧,我是去同學家玩,明明我是窮人怎么好像整的他是窮人似的,我這就像去送救濟糧的似的,再說我已經拿不動了,光這兩個大方瓜吧?!?/p>
到了朋友家說起這件事,朋友兩口子還挺稀罕,開玩笑說:“怎么不多帶點?!庇绕渑笥训哪赣H,很高興,說是要炒著吃,還要蒸著吃。
其實朋友家也是農村的,父母也種地,這幾年都進城了,才不種地。
在城里吃啥都要靠買,離了錢寸步難行,當年鄉下不稀罕的東西現在都成了好東西。
有一次坐汽車,司機師傅說:“一到秋后收拾完場,你看進城的吧,大多提著土豆、地瓜、花生油,冬天是大白菜,總之只要鄉下地里產的,都帶著進城,這大多都是走親戚的,救濟城里人的,因為城里人真的樣樣都得錢買。”
說完車里人都笑了,仔細想想還真是那么回事。
城里人吃喝拉撒都離不開錢,而普通人有房貸,掙錢也有數,上有老下有小,壓力還是蠻大的。
我經常問城里的人:“你們一個月累死累活,兩班倒,一上班就是十二個點,兩個休息日還不敢連著休息,都咋過的?”
大家往往說:“都這么過的啊,湊合著過唄。”
小縣城里,三千左右的工資,四五千的房子,我們的幸福在哪里?
可能在房貸里吧。
這是夢想,是奮斗目標,也是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