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意中,又想起一個我們常談的話題:創業。
但說起創業,我們會發現,身邊的親人好友第一反應不是關心你,“你的計劃是怎么樣的?”、“我能幫你什么?”而是拿一大堆困難來企圖嚇退你,勸你不要胡思亂想。
這時候,你就會明白,你缺少的不是發現問題的人,而是解決問題的人。
誰都知道,萬事開頭難,條件不成熟就談創業,必定失敗。但不能因此就放棄了學習,沒了繼續探索的勇氣。與其安穩地坐著等機會,不如早點踏上終將要走的路。
只有走在路上,才更易遇到志趣相投的人。
無論以后過得好不好,路都是自己選的,深思熟慮了,就不要后悔。
不要跟麻木者談勇氣,也不要跟看似踏實主義,實則是悲觀主義者談夢想。
都是浪費口舌。
選擇比努力重要,選志同道合,且信任你的人一起走,路會大一些。關于一個人的成熟,不是看一時的言行,和過去的印象。而每個人對成熟的理解也不同。
當歲月在我們身上所加的不再是浪漫、激情、朝氣,而是責任、理性、沉穩時,這或許是大多數人所認為的成熟。但絕不僅僅是這些外在的表現,更多的是心智的歷程。你不去闖,就沒人會替你體驗這人生。
有些感悟,十年前就有,那時說出來,別人會夸我早慧。但當大家都經歷過風雨洗禮后,如果我再搬出過去老套的大道理,那我就是迂腐。
在此時的人生低谷,我選擇閉嘴。除了今晚有點話多,我依舊喜歡現在的自己。不喧鬧,不攀比,靜看聰明人裝傻,傻子裝聰明。
過去,我也說過很多“正確的廢話”。但如今,我不想喊勵志口號,不想聽“大道理”。你說我高傲、自滿也行,但我實在不想浪費大好時光去重復聽那些曾經也從我嘴里說出的大道理。
不是不懂,只是“紙上得來終覺淺”。
一個有主見的人“三觀”漸漸完善的過程中,需要的不再是餿了的心靈雞湯,而是去經歷。借韓寒的一句話是:聽過很多大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走,繼續走。去旅行,不是旅游。當行者,不做游客。
不為美景,只為遇見一個個可愛的人,和自己一顆安世平和的心。隨之增長的閱歷也會讓你的方向慢慢清晰。旅途中的見聞在潛移默化地豐富著我們。
當有一天拿出來當談資,不是賣弄、裝潢門面,而是談笑風生分享時,可以說我們又長大了。
我始終相信,青山綠水養出來的人不會窮兇極惡。我是在海濱小縣城長大的,思維局限,但我喜歡站在大海前,心胸、視野也似乎望得更遠。
有時,我們迷茫并不是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方向在哪里,而是知道路就在那里,我們卻沒勇氣去追逐。
現在,我不想談人生,只想去經歷。
不再荒廢,是在豐滿。看的見結果,也在享受過程。
是追夢者,也是造夢者。漫漫人生路,總有一段迷茫徘徊的低迷期,我一直在行走,只是慢了下來,并沒停下來。
你好!我是瘋子,請記住我的笑容。
路,正在走,我在以最擅長的方式書寫我的生活。
只愿未來無悔說一聲,“這世界,我來過,也愛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