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在寫這個小說的初衷肯定不是只記錄養小狼,和寫羊群馬群牛群,和游牧民族之間的打架輸贏。
? ? 作者在里面大量表述了狼,對于以成吉思汗為代表的游牧民族性格的塑造中起的關鍵作用,以及在沒有狼的平原,以農耕為主的民族性格和思維方式的差異。
? ? 查了一下,大家對這本書的評價褒貶不一。有人被狼圖騰的精神所折服,有人對于作者表達的贊美游牧民族批評農業民族一邊倒的態度感到反感。
? ? 但不管咋說,這本書很多細節都很真實,看著好像作者真的親手養了一匹小狼,在讀的過程中感覺自己真的身臨其境,感受到遼闊草原的魅力,仿佛自己就馳騁在馬群和狼群中間,親眼目睹了,狼群圍攻馬群的激烈經過。這比人生海海里虛擬的情節更真實,我更喜歡。
? ? 我可能讀書還處在看熱鬧比較淺的層次,我不太求甚解,對于作者大力打造的文化對比不是很感興趣,可能自己是所謂崇尚小農經濟的漢人吧,打心底里也不愿被批評。每個文化都有自己的優勢,能成為主流,一定有它的道理,咱們得有自信。我更感興趣的是小狼的相關情節,對于最后小狼的離世,老人的離世,我感到很悲哀。
? ? 但是我的悲哀一會就被治愈了,因為還有一部紀錄片叫,格林,一只真正被人類養大,又重返狼群的小狼,它的存在滿足了我內心的期許。
? ? 還感興趣的就是狼這種動物的特性,一方面也是被作者的觀點所影響吧。以前對于狼的詞語都是狼狽為奸,狼心狗肺,但,狼是聰明的,團結的,天性頑強的,甚至是狠的,為了活,可以咬掉自己受傷的腿,對于受傷無生存能力的狼,頭狼會直接咬死。尤其頭狼。(當然,我也沒真的見過,全靠作品的描述)
? ? 另外這本書也講了一個生物上的基本的知識,生態平衡,食物鏈,是有內部平衡法則的,如果人為打破,后果是嚴重的。兔子可愛嗎,有人養寵物兔,但兔子在草原是損毀草的物種。馬英俊吧,萬馬奔騰圖畫的簡直不要太漂亮。但是,在草原的馬一直在奔跑,玩命的跑,躲狼要跑,換毛要跑,甚至蚊子叮咬的厲害,都會驚群。馬的本能就是立刻順著風向不要命的奔跑,哪怕前面是大泡子。跑的口吐白沫。(沼澤)而且馬蹄翻過的草地,草根都會被翻出來,損毀草原。
? ? 條件的惡劣,不一定是壞事,就像沒了狼的馬群,奔跑速度就會下降。
? ? 所以草原人,打狼,但又敬狼。物質和精神不同的結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