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圖騰

狼圖騰

內容簡介

本書由幾十個有機連貫的“狼故事”一氣呵成,情節緊張激烈而又新奇神秘。讀者可從書中每一篇章、每個細節中攫取強烈的閱讀快感,令人欲罷不能。那些精靈一般的蒙古草原狼隨時從書中呼嘯而出:狼的每一次偵察、布陣、伏擊、奇襲的高超戰術;狼對氣象、地形的巧妙利用;狼的視死如歸和不屈不撓;狼族中的友愛親情;狼與草原萬物的關系;倔強可愛的小狼在失去自由后艱難的成長過程——無不使我們聯想到人類,進而思考人類歷史中那些迄今縣置未解的一個個疑問:當年區區十幾萬蒙古騎兵為什么能夠橫掃歐亞大陸?中華民族今日遼闊疆土由來的深層原因?歷史上究竟是華夏文明征服了游牧民族,還是游牧民族一次次為漢民族輸血才使中華文明得以延續?為什么中國馬背上的民族,從古至今不崇拜馬圖騰而信奉狼圖騰?中華文明從未中斷的原因,是否在于中國還存在著一個從未中斷的狼圖騰文化?于是,我們不能不追思遙想,不能不面對我們曾經輝煌也曾經破碎的山河和歷史發出叩問:我們口口聲聲自詡是炎黃子孫,可知“龍圖騰”極有可能是從游牧民族的“狼圖騰”演變而來?華廈民族的“龍圖騰崇拜”,是否將從此揭秘?我們究竟是龍的傳人還是狼的傳人?



作者簡介

姜戎,58歲。北京人。北京某大學研究人員。主業:政治經濟學,偏重政治學方面。1967年自愿赴內蒙古額侖草原插隊。1978年返城。1979年考入社科院研究生院。作品《狼圖騰》:1971年起腹稿于內蒙古錫盟東烏珠穆沁草原。1997年初稿于北京。2003年歲末定稿于北京。2004年4月出版。



書評

康莊

  在《狼圖騰》這部書出版之前,我們對“狼”知之甚少。極其有限的關于“狼”的零星知識,來自于幼時被曲解的童話和寓言,以及當下電視中的部分動物環保節目。

  在潛意識里,我們懼怕狼;甚至憎恨狼。我們想當然、習慣性地把狼與“殘暴”“

兇惡”“貪婪”等惡性語詞捆綁在一起。在我們當下的文化觀念中,“聲名狼藉”之“狼”,聲譽其實早于其肉身的滅絕。

  因而,閱讀《狼圖騰》一書所引起的震驚,是具有某種顛覆性的。它超出了我們的日常閱讀視野和想象——此前,尚無一部書能將“狼”的生物性,與“狼”在歷史文化生態等方面的“精神性”,如此天衣無縫地勾連起來。鋒利的狼牙如同一根根錐子,血淋淋地楔入并咬透了中華文明的發展史,填補了歷史與文學史的重大空白。這部書中所發出的聲聲叩問,猶如暗夜里曠野上的凄厲狼嗥,尖銳地敲擊并激活著農耕文化麻木遲鈍的神經。“引狼入史”——由此,我們頭腦中常年緩慢行走的、帶有家畜性的怯懦“羊群”思維,被迫開始疾速奔跑。

  “狼圖騰”作為一部鴻篇巨制的核心理念,在文本中通過三個層次的遞進關系,來進行形象化的表述。其一:“狼圖騰”文化是中華文明史上無可否認的一個存在事實。(草原生活、草原歷史和小說人物)其二:游牧民族為什么信仰“狼圖騰”。(群狼與小狼的故事以及情節走向的內在邏輯推動)其三:“狼圖騰”在悠久的歷史演變中的深度作用力。(結語的縱深探掘)

  “狼圖騰”是中國西北草原民族,始終一貫所信奉的民族文化圖騰。從炎黃時期的古匈奴、古羌族就已經開始,一直堅持到近代。“狼崇拜”對草原民族的性格、行為、情感和精神心理,具有本源性的作用,并對中國乃至世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歷史上曾經所向披靡攻占了西方領土的東方民族,均為游牧民族。而對世界震感*強的就是三個信奉“狼圖騰”的民族:匈奴、突厥和蒙古。這充分說明了狼圖騰精神持久的生命偉力。但在《狼圖騰》一書出現之前,從未有人對此進行實地考察,并深刻地加以表述和研究。

  那么,為什么中國的游牧民族都崇拜“狼圖騰”呢?著名蒙古史權威韓儒林先生曾說“其理由不可知”。這是關乎東方游牧民族,為什么曾經征服過世界的重大歷史學術謎團。

  《狼圖騰》就是試圖破解這一千古之謎的一部奇書、一部建立在實證基礎上、描摹了逼真的草原原生態生活,而又滲透著個人理性思考的文學力作。作者姜戎具有原始游牧形態末期*后的牧民、以及下鄉到草原插隊的北京知青的雙重身份。他癡迷地觀察、搜集所有有關“狼”的真實故事和傳說,并親自掏狼窩、養小狼,以此來探究“狼”在整個草原生物鏈與自然的關系,以及在草原民族精神文化生活中的位置,長達數十年,*終揭開了這個謎團。貫穿于全書中那些大狼與小狼的離奇故事,對于今天的讀者,幾乎是聞所未聞,驚險刺激、極具陌生感與新鮮感,讀來引人入勝、令人信服。

  《狼圖騰》一書中,作者始終將強悍進取的游牧民族性格,與華夏農耕民族性格,置于幾千年同一歷史時代的語境中,作出直接、形象的比較。“狼圖騰”的精神之矛,直指儒家文化、農耕文明背景下的國民性格的劣根性。五四以來,對中國國民性的批判始終未能徹底,原因之一在于缺乏鮮明而清晰的參照系。而《狼圖騰》為我們提供了以狼精神為楷模的游牧精神性格,便可找出“中國病”之病源基因。從這個意義上說,這部全面深入描寫和研究“狼圖騰”的作品,在文學、歷史學、民族學、人類文化學、生態環境學等各方面,具有極其重要的思想與審美價值。

  在近年來長篇小說的“宏大敘事”,普遍受到讀者“審美疲勞”的拒絕,在“圖書市場”與文藝批評的雙重質疑下,《狼圖騰》的作者卻以堅定的自信、強大的實力與冒險精神,改寫并豐富了“宏大敘事”這一極難駕馭的創作方法。

  “狼”是茫茫草原上一個忽遠忽近的黑點,這個“點”始終處于浩瀚的文字海洋的敘事中心。打開全書的任何章節,“狼”都率真而詭詰地蹲伏在文字的明處或暗處,以沉默的魔力,掌控著話語的主動權。從小說的平面結構來看,開篇首句中躍然紙上并貫穿全書的群狼,是“宏大”之“散點”,9章后“小狼”的出現,便成為“敘事”聚焦的“焦點”。這個“點”如同原子核的裂變過程——演化出草原的生活形態、人狼之間恐懼——學習——崇拜的復雜關系、狼的戰略戰術、狼歌狼嗥狼煙的由來、狼牙狼耳狼爪狼毫的功能。從草原群狼的幾十個獨立又相關的故事不斷放射開去,然后不斷回到現實生活中那只被囚禁的小狼。通過對小狼的智慧、勇氣、頑強性格的詳盡描述,再現了草原民族千年原始游牧生活的真實圖景。而在小說的立體架構中,每一條狼其實都是一個問號,鏈接并支撐著故事情節的每一個“交叉點”——“草原民族為什么信奉狼圖騰?”這個叩問的不斷深入與揭秘,成為文本的內在邏輯。故事在設問中發生也在設問中推進,當問號即將成為句號之時,“狼”的行為也已經演化為“圖騰”的精神所指;由探掘“游牧民族性格成因”而直搗“農耕民族之家畜性”的老巢。那些“狼”在奔跑、偷襲、圍截中逐漸形成了“萬箭穿心”的超強攻勢,在變異、膨脹、擴張中產生出巨大的能量,直至摧毀漢民族幾千年來設置的一道道文化防線。這是一次由表及里、層層深入的敘事演習,每一聲追問都是一次掘進。每當一次小型演習(章節)暫時告一段落,作者會在情節的交叉處打上一個小小的結,用一個階段性的結論來加固并繼續支持自己的思想之旅,*終揭開了“狼圖騰”文化在中華文明發展史上的核心“機密”。

  因此,我們有理由認為:有錯的并非是“宏大敘事”本身,而是某些“宏大”的虛假與空偽;是“敘事”方法的笨拙與陳腐。《狼圖騰》中那個“黑點”的“狼”,本身并不具有“宏大”性,但當“狼”上升到民族的獸祖圖騰之時,卻具有了強大的精神象征力量。“問號”并不具有“宏大”性,但在敘事中放大、擴充并尋找追問的結果與答案,就獲得了“宏大”的本土精神資源厚度。《狼圖騰》一書中,作者對狼與人的感性描述,始終覆蓋了議論與思辨;強烈濃郁的草原情感,始終牽引著讀者的心緒;小狼寧死不屈堅守自由的悲劇性,與作者的理性思考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可謂是作品的文學性、藝術性、思想性與學術性的高度結合。

  《狼圖騰》的敘述語言,有其鮮明的個性色彩。猶如繪畫中扎實的素描功底,輪廓和線條沉穩準確,具有凝重、高清晰度的寫實風格,充滿了極為傳神、獨創的動感比喻,對事物有極強的表現力。細微處可細至纖毫畢現、筆筆精致;粗獷處可寥寥幾筆略去,整體感覺氣勢磅礴、一瀉千里。用草原畫家楊剛的話來說:“作者是用百米沖刺的速度和功力,在跑馬拉松全程”,書中每一句話都像是上緊了發條,讓人喘不過氣。例如:

  “陳陣在那一瞬其實已經失去任何知覺。他記憶中的*后感覺是頭頂迸出一縷輕微但極其恐怖的聲音,像是口吹足色銀元發出的那種細微震顫的錚錚聲。這一定是他的魂魄被擊出天靈蓋的抨擊聲。陳陣覺得自己的生命曾有過幾十秒鐘的中斷……”

  “西邊橙黃色的落日還未被遮沒,裹攜著密密雪片的北風,頃刻就掃蕩了額侖草原。橫飛的雪片,在斜射的陽光照耀下,猶如億萬饑蝗……人騎在馬上,雪片密得不見馬首馬尾。雪粒像砂槍打出的砂粒,嗖嗖地高速飛行,拉出億萬根白色飛痕。”

  “陽光越來越毒,地面熱霧蒸騰,整個草場盆地熱得像一口烘炒綠茶的巨大鐵鍋,滿地青草都快炒成干新綠茶了。

  “狼道竟是圓形的,整整一圈白道,雪中帶血,白里透紅,高出冰面一拳厚,在黑紅色的泥冰血冰上顯得格外恐怖,像是冥府地獄里的小鬼們操練用的跑道,更像一個鬼畫符樣的怪圈。”

  “小狼崽卻完全不同,它是個野物,雖然貼身長著細密柔軟干松的煙灰色絨毛,但在絨毛里又稀疏地冒出一些又長又硬又黑的狼毫,絨短毫長,參差不齊,一身野氣,像一個大毛栗子,拿著也扎手。”

  “小狼的瞳仁瞳孔相當小,像福爾摩斯小說里那個黑人的毒針吹管的細小管口,黑丁丁、陰森森,毒氣逼人。陳陣從來不敢在小狼發怒的時候與小狼對視,生怕狼眼里飛出兩根見血斃命的毒針。”這些由“高密度”的色彩、形狀、比喻、動感鏡頭組成的敘事語言,構成了“高密度”的故事節奏與小說情節。而“高密度”板塊中的每一“顆粒”與“元素”,都是在作者長期扎實的生活積累與觀察思考下,高溫冶煉而成,并由真誠濃烈的草原情愫作為黏合劑的。

  這部五十萬言的大書《狼圖騰》,也是一席豐厚的文學細節饗宴。除了情節的跌宕起伏、蒙古老人畢利格和牧民、以及知青形象的塑造之外,該書隨手翻來,滿頁皆是過目難忘的文學細節。其“質地”的獨特、真實、密集、生動、準確,令人慨嘆。千年的原始草原風貌、暴風雪白災黑災、四季草場的變遷、蒙古族牧民的生活習性、狼群的殘忍與溫情,小狼的純真與智慧;草原馬、牧羊狗、羊群、忙牛、旱獺、野兔、草原鼠、天鵝、老鷹各自的生活形態與相互關系……形成了各自獨立又緊密相關的無數個精彩故事。比如“雪上氈舟”“飛狼的傳說”“狼群圍捕*”“野外燒烤*”“鉆狼洞的巴雅爾”“人狗圍狼大戰”“母羊對羔”“兒馬大戰”“蚊災中的馬群與狼”……直到對狼群進行毀滅性殘害的“爆竹炸狼”“辣椒水熏狼”“毒藥藥狼”“葦子地燒狼”“自殺的公狼與母狼”“吉普車上開槍打狼”等等。書中還生動而真實地描寫了諸如“馬蹄袖”“雪地上的氣孔”“馬棒”“狼洞”“狼牙”“狼耳”“狼夾子”“套馬桿”“圈草”“獺子洞”“天鵝窩”“野鴨蛋”“芍藥花”等等神秘有趣的草原風物。均由“*細節”細針密線織成,勾勒出一幅幅真實的草原生活圖景,逼真而藝術地再現了原始游牧草原的殘酷與美麗。

  例如,作者這樣描述新草場湖泊中悠然出現的天鵝:“天鵝們已經換上了冷藍色的晚禮服,使得它們頭上那塊黃色也變成了冷紫色。幽幽天鵝的彎彎脖頸,像一個個鮮明的問號,默默地向天問、向地問、向水問、向人問、向世上萬物追問。問號在湖面上靜靜地移動,靜靜地等待回答。然而天地間寂靜無聲,只有水面上的倒影,在波紋中顫抖,變成了十幾個反問號。一陣風來,十幾個反問在波紋和波光中破碎……”書中對“小狼”從出生到死亡充滿感情的描寫,是全書*精彩*感人的一條主線。主人公掏挖狼崽之后,開始偷偷喂養小狼。作者精選出那些來自真實的小狼生前的生活細節,令人嘆為觀止:小狼搶奶、小狼喝粥、小狼圍著食物興奮地跑圈、打滾,小狼無師自通地學會打洞躲避太陽,小狼學狗叫、學狼嗥,小狼遛彎兒(放風)、小狼與鐵鏈、小狼企圖逃跑、小狼被掰斷的牙齒、小狼寧死不肯被牽、小狼在牛車上、小狼之死……

  作者描寫小狼崽搶吃狗奶:“小狼崽比狗崽出生晚了一個月,狼崽的個頭要比狗崽小一圈,身長也要短一頭。但是小狼崽的力氣卻遠遠超過狗崽,它搶奶的技術和本事也狠過狗崽。母狗伊勒腹部有兩排奶頭,乳房有大有小,出奶量更是有多有少。讓陳陣和楊克吃驚的是,小狼崽并不急于吃奶,而是發瘋似的順著奶頭一路嘗下去,把正在吃奶的狗崽一個一個擠開拱倒。一時間,一向平靜的狗窩像是闖進來一個暴徒劫匪,打得狗窩狗仰崽翻,亂作一團。小狼崽蠻勁野性勃發,連拱帶頂,挑翻了一只又一只的狗崽,然后把兩排奶頭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全部嘗了個遍。它嘗一個,吐一個;嘗一個,又吐一個,*后在伊勒的腹部中間,挑了一個**鼓、出奶量*的奶頭,叼住了就不撒嘴,猛嘬猛喝起來。只見它叼住一個奶頭,又用爪子按住了另一個大奶頭,一副吃在碗里,霸住鍋里的架勢。三只溫順的胖狗崽,不一會兒就全被狼崽轟趕到兩邊去了。”如此原汁原味的養狼細節,通貫全書。然而今天的草原游牧生活已經終結,在失去狼群的草原,作者所曾親歷的小狼這般栩栩如生的生活體驗,卻永遠也不能再生了。

  《狼圖騰》的文體具有反流行小說的實驗性,用現實主義手法,作出了探索與創新。富含哲理的“論語”,是小說敘事血肉之軀的“關節”——時有作者在場或脫離故事之外的思考與議論,是該書文體的特色之一。其議論部分均有作者對“事實”窮根究底、精辟獨到的真知灼見,而少有泛泛而談的平庸之說。例如:“草原民族的獸祖圖騰,經歷了幾千年不知多少民族滅亡和更替的劇烈顛簸,依然一以貫之,延續至今,當然不會被眼前這七八十匹俊馬的死亡所動搖。陳陣突然想到:‘黃河百害,惟富一套。’‘黃河決堤,人或為魚鱉。’‘黃河——母親河。’‘黃河——中華民族的搖籃……’中華民族并沒有因為黃河百害、吞沒了無數農田和千萬生命,而否認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看來‘百害’和‘母親’可以并存,關鍵在與‘百害的母親’是否養育了這個民族,并支撐了這個民族的生存和發展。草原民族的狼圖騰,也應該像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那樣得到尊重。”這些議論猶如強壯的關節韌帶,穿插于故事與故事的縫隙間,自然而然、水到渠成。既牽引著情節發展、又是敘事的內推力;所有的素材,都成為“論語”的鮮活“論據”。貫穿全書每一章節篇頭的“導語”,是該書文體構成的第二特色,值得特別關注與重視。“導語”取自古今中外多部史書典籍,從浩如煙海的經典史料中嚴格篩選而成。例如:“周穆王伐畎戎,得四白狼、四白鹿以歸——〖漢書.匈奴傳〗”,三十六章的“導語”之間看似互不相關,卻有嚴密的內在邏輯,循序漸進,具有藏而不露的“導讀”功能,隱伏了該書的文化構架與思想脈絡,也成為該書的脊梁與骨骼。《狼圖騰》作為文學作品卻具有學術價值與文化品性,也因此深伏潛行而逐漸彰顯。如果把所有的導語連接起來,即可自成一體,成為精心鑲嵌的“書中書”“文中文”。它們既是作品“歷史性”與“人類性”的經緯刻度,也因此確立了“時間”與“空間”的立體感。“導語”的精心設立,打破了故事的現場感,拓寬了閱讀的維度,使得額侖草原在幾年中發生的故事,具有了千年的歷史背景與世界文明的廣闊容量。

  《狼圖騰》的文體創新實驗*重要的部分,是小說尾聲之后——長達四萬余字的“縱深探掘:關于‘狼圖騰的講座與對話’”。這是一次文學書寫的極大冒險,也是《狼圖騰》作為一部具有文化學術價值的長篇小說的重要突破口。我們在經歷了殘酷的草原之旅以后,終于被引入這個講堂,好奇地坐下來,享用*后的精神盛宴。作者用“狼圖騰”精神線索,對幾千年中華文明史進行了有條不紊的梳理整合之后,以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指出了中華民族信奉的“龍圖騰”,極有可能源于游牧民族的“狼圖騰”。對于古代的“饕餮”圖像與“狼圖騰”的淵源關系,在作品中也有形象的表述。正是由于歷史上游牧民族強悍進取的狼精神,不斷為漢民族輸血,中華文明才得以延續和發展。中華文明之所以“從未中斷”,是由于它背后存在著一個“從未中斷”的狼圖騰文化。如此結語雖是一家之說,卻也驚世駭俗、振聾發聵。《狼圖騰》在小說文體上的探索,是當代文學的一次重要收獲。

  多聲部復合結構的小說《狼圖騰》,在試圖尋找中華民族“狼圖騰”精神回歸的路徑中,在“愛與死”這一永恒的主題的別樣闡述中,本質上卻是一部強烈呼喚自由與人格獨立的作品。主人公北京知青陳陣,為了愛狼研究狼而去掏狼養狼,而失去了自由的小狼,卻始終以反抗回應陳陣之愛。陳陣給小狼以真摯的愛,卻無法歸還小狼以自由。小狼*后是被陳陣“愛”死的,以生命作為代價抗爭鎖鏈的小狼,靈魂升入“騰格里”(天空),象征著*終掙脫了精神的羈絆與枷鎖。

  小狼之死是如此凄美而悲壯:“在蒙古草原,幾乎每一條蒙古狼都是毛茸茸地來,赤條條地去。此刻的小狼,雖已脫去戰袍,但也卸下了鎖鏈,它終于像自己的狼家族成員和所有戰死的草原狼一樣,無拘無束、自由自在地面對坦蕩曠達的草原,小狼從此將正式回歸狼群,重歸草原戰士的行列。騰格里是一定不會拒絕小狼的靈魂的。”

  在迄今為止浩如煙海的文學作品中,《狼圖騰》中這條獨一無二的小狼,教會我們關于熱愛自由和生命的全部真理。

  鑒于以上所述,我相信讀者有理由認為:今年不是猴年,而是“狼”年。《狼圖騰》讓我們重新認識被農耕文化所扭曲的“大灰狼”形象。《狼圖騰》讓我們懂得:狼是人類社會進步的發動機。



《狼圖騰》 第一章(1)

“犬戎族”自稱祖先為二白犬,當是以犬為圖騰。


  ——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第一編》


  周穆王伐畎戎,得四白狼、四白鹿以歸。


  ——《漢書·匈奴傳》


  當陳陣在雪窩里用單筒望遠鏡鏡頭,套住了一頭大狼的時候,他看到了蒙古草原狼鋼錐一樣的目光。陳陣全身的汗毛又像豪豬的毫刺一般豎了起來,幾乎將襯衫撐離了皮肉。畢利格老人就在他的身邊,陳陣這次已沒有靈魂出竅的感覺,但是,身上的冷汗還是順著豎起的汗毛孔滲了出來。雖然陳陣來到草原已經兩年,可他還是懼怕蒙古草原上的巨狼和狼群。在這遠離營盤的深山,面對這么大的一群狼,他嘴里呼出的霜氣都顫抖起來。陳陣和畢利格老人,這會兒手上沒有槍,沒有長刀,沒有套馬桿,甚至連一副馬鐙這樣的鐵家伙也沒有。他們只有兩根馬棒,萬一狼群嗅出他們的人氣,那他倆可能就要提前天葬了。


  陳陣又哆哆嗦嗦地吐出半口氣,才側頭去看老人。畢利格正用另一只單筒望遠鏡觀察著狼群的包圍圈。老人壓低聲音說:就你這點膽子咋成?跟羊一樣。你們漢人就是從骨子里怕狼,要不漢人怎么一到草原就凈打敗仗。老人見陳陣不吱聲,便側頭小聲喝道:這會兒可別嚇慌了神,弄出點動靜來,那可不是鬧著玩的。陳陣點了一下頭,用手抓了一把雪,雪在他的掌心被捏成了一坨冰。


  側對面的山坡上,大群的黃羊仍在警惕地搶草吃,但似乎還沒有發現狼群的陰謀。狼群包圍線的一端已越來越靠近倆人的雪窩,陳陣一動也不敢動,他感到自己幾乎凍成了一具冰雕……


  這是陳陣在草原上第二次遇到大狼群。此刻,第一次與狼群遭遇的驚悸又顫遍他的全身。他相信任何一個漢人經歷過那種遭遇,他的膽囊也不可能完好無損。


  兩年前陳陣從北京到達這個邊境牧場插隊的時候,正是十一月下旬,額侖草原早已是一片白雪皚皚。知青的蒙古包還未發下來,陳陣被安排住在畢利格老人家里,分配當了羊倌。一個多月后的一天,他隨老人去80多里外的場部領取學習文件,順便采購了一些日用品。臨回家時,老人作為牧場革委會委員,突然被留下開會,可是場部指示那些文件必須立即送往大隊,不得延誤。陳陣只好一人騎馬回隊。臨走時,老人將自己那匹又快又認家的大青馬,換給了陳陣,并再三叮囑他,千萬別抄近道,一定要順大車道走,一路上隔上二三十里就有蒙古包,不會有事的。


  陳陣一騎上大青馬,他的胯下立即感到了上等蒙古馬的強勁馬力,就有了快馬急行的沖動。剛登上一道山梁,遙望大隊駐地的查干窩拉山頭,他一下子就把老人的叮囑扔在腦后,率性地放棄了繞行二十多里地走大車道的那條路線,改而徑直抄近路插向大隊。


  天越來越冷,大約走了一半路程,太陽被凍得瑟瑟顫抖,縮到地平線下面去了。雪面的寒氣升上半空,皮袍的皮板也已凍硬。陳陣晃動胳膊、皮袍肘部和腰部,就會發出嚓嚓的磨擦聲。大青馬全身已披上了一層白白的汗霜,馬踏厚厚積雪,馬步漸漸遲緩。丘陵起伏,一個接著一個,四周是望不到一縷炊煙的蠻荒之地。大青馬仍在小跑著,并不顯出疲態。它跑起來不顛不晃,盡量讓人騎著舒服。陳陣也就松開馬嚼子,讓它自己掌握體力、速度和方向。陳陣忽然一陣顫栗,心里有些莫名的緊張——他怕大青馬迷路,怕變天,怕暴風雪,怕凍死在冰雪荒原上,但就是忘記了害怕狼。


  快到一個山谷口,一路上大青馬活躍亂動、四處偵聽的耳朵突然停住了,并且直直地朝向谷口的后方,開始抬頭噴氣,步伐錯亂。陳陣這還是第一次在雪原上單騎走遠道,根本沒意識到前面的危險。大青馬急急地張大鼻孔,瞪大眼睛,自作主張地改變方向,想繞道而走。但陳陣還是不解馬意,他收緊嚼口,撥正馬頭繼續朝前小跑。馬步越來越亂,變成了半走半跑半顛,而蹄下卻蹬踏有力,隨時就可狂奔。陳陣知道在冬季必須愛惜馬力,死死地勒住嚼子,不讓馬奔起來。


  大青馬見一連串的提醒警告不起作用,便回頭猛咬陳陣的氈靴。陳陣突然從大青馬恐怖的眼球里看到了隱約的危險。但為時已晚,大青馬哆嗦著走進了陰森山谷喇叭形的開口處。


  當陳陣猛地轉頭向山谷望去時,他幾乎嚇得栽下馬背。距他不到40米的雪坡上,在晚霞的天光下,竟然出現了一大群金毛燦燦、殺氣騰騰的蒙古狼。全部正面或側頭瞪著他,一片錐子般的目光颼颼飛來,幾乎把他射成了刺猬。離他最近的正好是幾頭巨狼,大如花豹,足足比他在北京動物園里見的狼粗一倍、高半倍、長半個身子。此時,十幾條蹲坐在雪地上的大狼呼地一下全部站立起來,長尾統統平翹,像一把把即將出鞘的軍刀,一副弓在弦上、居高臨下、準備撲殺的架勢。狼群中一頭被大狼們簇擁著的白狼王,它的脖子、前胸和腹部大片的灰白毛,發出白金般的光亮,耀眼奪目,射散出一股兇傲的虎狼之威。整個狼群不下三四十頭。后來,陳陣跟畢利格詳細講起狼群當時的陣勢,老人用食指刮了一下額上的冷汗說,狼群八成正在開會,山那邊正好有一群馬,狼王正給手下布置襲擊馬群的計劃呢。幸虧這不是群饑狼,毛色發亮的狼就不是餓狼。


  陳陣在那一瞬其實已經失去任何知覺。他記憶中的最后感覺是頭頂迸出一縷輕微但極其恐怖的聲音,像是口吹足色銀元發出的那種細微振顫的錚錚聲。這一定是他的魂魄被擊出天靈蓋的抨擊聲。陳陣覺得自己的生命曾有過幾十秒鐘的中斷,那一刻他已經變成了一個靈魂出竅的軀殼,一具虛空的肉身遺體。很久以后陳陣回想那次與狼群的遭遇,內心萬分感激畢利格阿爸和他的大青馬。陳陣沒有栽下馬,是因為他騎的不是一般的馬,那是一匹在狼陣中長大、身經百戰的著名獵馬。


  事到臨頭,千鈞一發之際,大青馬突然異常鎮靜。它裝著沒有看見狼群,或是一副無意沖攪狼們聚會的樣子,仍然踏著趕路過客的步伐緩緩前行。它挺著膽子,控著蹄子,既不掙扎擺動,也不奪路狂奔,而是極力穩穩地馱正鞍子上的臨時主人,像一個頭上頂著高聳的玻璃杯疊架盤的雜技高手,在陳陣身下靈敏地調整馬步,小心翼翼地控制著陳陣脊椎中軸的垂直,不讓他重心傾斜失去平衡,一頭栽進狼陣。


  可能正是大青馬巨大的勇氣和智慧,將陳陣出竅的靈魂追了回來。也可能是陳陣忽然領受到了騰格里(天)的精神撫愛,為他過早走失上天的靈魂,揉進了信心與定力。當陳陣在寒空中游飛了幾十秒的靈魂,再次收進他的軀殼時,他覺得自己已經僥幸復活,并且冷靜得出奇。

正版圖書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9,732評論 6 539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214評論 3 426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7,781評論 0 382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588評論 1 316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315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699評論 1 327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698評論 3 446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882評論 0 289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441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189評論 3 35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388評論 1 372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933評論 5 36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613評論 3 34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023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310評論 1 293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112評論 3 398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334評論 2 377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