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早起約練不僅能有更充裕的時間做事情,特別值得慶幸的就是做了一次咨詢師。先說說自己做的比較好的地方吧。前期和來訪者老師關系建立的比較好,再加上今天情緒比較穩定,沒有著急,能關注到來訪者這個人,就是時刻保持著在來坊者身后一小步,所以能讓自己的問題表達自己的好奇,當真真切切關注到來訪者這個人的時候,問句也能讓來訪者關注到他所困惑的另一個層面時,來訪者也會覺得這個問題特別恰當,當用這個回饋的時候,也是對咨詢師一個很有力量的回應,就讓人感覺自己做的是有效的,更有動力持續進行下去。需要加強的是對焦點問句的應用,他應該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吧,但也特別感謝自己能覺察到需要先關注來訪者這個人,感受他的感受,才能把這場咨詢得以順利的完成。
下午的咨詢自己非常崇拜的愛戴的朱老師,自己做的是來訪者,就感覺倍受鼓舞,就在給劉老師回復當中,也提到了朱老師這種明確的暗示自己的這種慧根,還有覺察能力,讓自己特別有動力和信心,想在焦點這條道路上走的更遠一些。當自己想把焦點的知識,更好地內化于心外化于形時,就是在尋找一種辦法,能更好的達到這種效果,或者是一種什么樣的形式更適合自己呢?當自己有這種覺察和想法的時候,也是在一點一滴的將焦點的知識內化的一個過程,就像朱老師說的,生活處處都是修煉場,在咨詢中,在上課時,我們能很好地專注于當下學習教點知識和運用焦點理念,生活中在和家人的互動當中,在不知不覺的潛移默化的運用的焦點知識,即使是在事后了這種覺察也能讓自己有彌補的機會,有先前的關注到事情,繼而改變到關注這個人,更能比以前感受對方的感受,更能理解他這樣做,這樣想的理由,也就能更多的接納他這樣的行為和說法,當我們也確實做到和說到那我們在家庭中的關系也能處得相對和諧一點,這樣的一個改善的關系,不就是我們所期待的嗎?
在咨詢中還提到一個比較深層次的問題,怎樣能切身地感受到對方的感受?就是有那種身臨其境和她一起面對問題,感受其中的痛苦,掙扎煎熬,焦慮不安,這一系列的負面情緒,自己如何才能感受到切膚之痛,只有走進來訪者的世界感受到這種感受時,我們才能與來訪者同頻共振,更可能多的共情到來訪者的這種情緒,這種認知,我們除了自己的這種經歷,能讓我們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外,還有還需要什么也能讓自己達到這樣的境界呢?我想就是朱老師提到的自我認同,自我接納,自我愉悅,我們是一個有七情六欲的人,即使是學過心里學,自己還學過醫,更應該接納自己身體的現狀,不和自己較勁,更多的是與自己和解,包括生病的自己,生氣的自己,有情緒的自己,即使是耍孩子氣的自己,也特別希望自己有情緒時,在接納的同時也能快速的緩解自己的情緒,與自己花干戈為玉帛,能理解與接納自己的人,才能更好的理解與接納別人,感受別人的感受吧!接下來就讓自己慢慢的接納不完美的自己!減少不必要的內耗,讓自己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成長自己,完善自己!
有時候特別感謝去年的那場病,才有了近段時間的病假在家的時間,更多的時間投入到提升自己內在修為上面,不單單是為了孩子,更多的是為自己,特別感謝自己能用這種覺察和反思,也特別希望自己能在焦練的道路沉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