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創業男人背后要有一個會寫作的女人“火之前,有一股風從一個姑娘身上刮過,大家轉移了視線,只留下她暗自神傷舔著傷口繼續準備其他學校的考試。
沒錯,她就是林妙可。
正值藝考期間,各大網站、媒體主流平臺,爭相報道她的“事跡”。 像《林妙可藝考連連失利引熱議》、《林妙可一手好牌打爛》等文章,讓群眾的發聲一浪高過一浪,評論也越發的肆無忌憚。
這些文章內容與評論不外乎集中這幾點:1.重提奧運假唱事件。2.藝考失利=人生失敗。3.家庭教育問題。
從網友的評論中,我看到一大部分人們的思考過于片面,又容易僅從文章本身出發做出相應評論。而部分媒體人也借著網民的意思,繼續拿她開涮,如此惡性循環。
說到一手好牌打爛,林妙可有過一手好牌嗎?是當初討巧的模樣,自信大方的舞臺表現嗎?如果這是好牌,早在2008年就被一些網民撕得破碎。網民只知道她假唱,卻沒有關注當時舉國同慶需要顏值修飾舞臺的時代背景。假唱是一個孩子能決定得了的事兒嗎?那是老謀子展開中國優美畫卷時的一個道具而已。
藝考前,林妙可接受媒體采訪,在鏡頭前搖頭晃腦,扭捏姿態,又遭到不少網友攻擊。在這個時代,有點名氣的人都有一個標簽。顯然,林妙可的標簽就是“童星”。在鏡頭前,她本能地表現出曾經讓她出名時一個孩子天真的姿態。這時候就有人站在年齡的層面上指責她幼稚,卻忘了大多數人在十七八歲也是傻兮兮的模樣。
當林妙可在微博上大大方方地坦言“無緣北電”,卻收到了6萬多條點贊。很多人把藝考接連兩次失利當作了她人生的敗北。在大眾眼里,這些名人考藝校就是走個場似的,哪里知道像北電這類藝校錄取率只有0.4%。假使她沒考上任何一所藝校,她的人生就注定失敗嗎?那些考進電影學院,畢業出來沒戲拍,沒紅的也不在少數,她們的人生就成功嗎?人生千變萬化,她又正值青春,哪能用簡單的失敗與成功來概括。
至于由此延伸出的家庭教育問題,很多人也是拿著機關槍對林妙可和她母親一頓掃射。不少媒體人挖空心思去翻她以往的“舊賬”,又是酒吧走穴唱歌,又是為助孕基金捧場站臺。列舉來去就是這兩三樣,說的好像她在這幾年的成長過程中從沒有正經過似的。現在有些媒體人實在厭惡至極,不公平、不全面地報道,無限放大一些負面新聞,造成不客觀、捕風捉影的輿論導向,攪混本就不清澈的發言平臺。
畢竟曾在世界級舞臺上大放異彩,讓林妙可默然回到自己的生活軌跡中,多少人能夠做到?至少她的母親做不到。與其說家庭教育有問題,不如說她過早被這個浮躁喧囂的社會風氣裹挾得進退兩難。
對于18歲的妙齡姑娘,她在人生十字岔路口上奮斗與選擇,群眾不管站在什么角度發聲,若能文明評論、人情化評論,是對她最大的保護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