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我們的時間不夠用,因為我們的貪婪把所有的時間全部殺死!因為我們的欲望把所有的計劃統統消滅!
一看標題就知道這篇文章的閱讀量應該不會少,因為是典型的標題黨啊,可沒有辦法,大家就這么愛這口。同學們在學習和寫作業過程中,大部分都遇到了時間不夠用這個難題,也就是時間管理出了問題。之前的文章里我推薦大家去看帕累托法則估計也不會有人去看的,原因很簡單啊,作業都寫不完,哪有時間去看什么帕累托啊?沒有時間是死結。這里就簡單講一下帕累托原則。就是把自己的全部時間分為四個象限,按輕重緩急為:緊急重要,緊急不重要,重要不緊急,不緊急不重要。看到這么簡單的邏輯,應該每個人都知道怎么分配時間,但仔細復盤每天自己的時間排布,大部分人的時間被“緊急不重要”和“不緊急不重要”的事項填滿。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有業務電話進來了,必須要接,而且時間很長,這是緊急不重要的事情。除非我們是電銷人員,每天以打電話作為主要工作內容,否則所有的電話都不可能解決真正的銷售問題,銷售問題的解決都是通過優化模式、會商交流、服務細化等結構性的模塊,才能有效解決。但是這些問題都是你放下電話,經過思考流程,通過布置工作以后才可以推進的。那么,是不是我們解決問題的方式沒錯,但是路徑錯了呢?這個邏輯完全可以延伸到“開大量的會議”、“寫不完的郵件”等各項工作中。方式沒有錯,只是方向錯了。
不緊急不重要的例子就更多了。當我們放下電話后,用什么謀殺時間,朋友圈,今日頭條、看電影、睡覺。甚至是我們認為的閱讀學習時間。就是我們自認為“重要不緊急”的事項,也都可能弄錯了位置。譬如,你認為在讀最新的研究報告,學習最新的行業信息。問題來了,我們當下處于一個信息爆炸、信息冗余、信息過剩的時空里,大量的信息每時每刻的涌過來,把我們包圍并淹死于其中。你怎么記得住那些看過的資料和信息呢?大部分人會認為,我只要看過,就已經掌握。其實不然,不信你可以試試回想一下一周前你認真讀過的一本書或者一個研究報告。你會隱約能說出個大概,但無法立刻把其中的三條精義說出來。因為這些信息只是路過我們的大腦,沒有被整合進自有的知識體系和語言體系。怎樣才能整合進自身,必須通過當時立刻的梳理,總結出綱要,然后要寫出來,不管字數多少,只要有,就變成自己的語言和認知了。如果我們實在沒時間寫出來,那也要在腦際中,用語言講述一遍。這才是被我們真正吸收和消化了。
說了上面這一大堆,好像時間管理這個問題也不是很難啊,方法論就可以解決?其實方法論只能解決執行層面的問題,如果我們已經清晰劃定了四象限,這是有效的。問題來了,怎么劃定四象限,四象限劃分不合理怎辦,四象限不夠用怎辦,有沒有第五象限。一系列的問題又出現了。
很可惜,生命有限,浪費無邊。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生命的短暫,實在無法滿足我們欲望的無限。所以,沒有第五象限,我們只能從四象限里去搶奪資源。貪婪是時間的殺手,欲望是管理的死敵。
目標和計劃要少,但要堅持執行,擴大邊際效應,實踐的第一個目標后,再實踐第二和第三。
重新思考區分標準,從生命大跨度的角度,大部分我們認為的重要和緊急的區分都是錯的。譬如家人、朋友、學習。
別刷朋友圈了,放下我們的執念和比較,降低我們的貪婪和欲念。朋友圈里除了炫耀和比較,有營養的內容不多。
立刻開始讀書、學習、寫作。讓時間流和知識流吸收進我們的身體,整合進我們的頭腦。
各位同學,為什么我們的時間不夠用。因為你正在讀我寫的文章啊。科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