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人問我,“我每天都很努力,但是時間不夠用,每天做不了幾件事,怎么辦?“
我之前也跟他是一樣的狀態,忙碌了一天,但是沒做幾件事。不知不覺,一天過去了,一個月過去了,一年,就這么過去了。日子一天天過去,但是事情卻沒做多少,每天晚上回家,滿滿的挫敗感。
我們不僅要問:時間都去哪兒了?
我之前也是這樣的,好來發現,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
為了弄清這些事,我決定去調查一下一天都干了什么事。
2
這可能是多數小伙伴常見的一天:
早上起床打開微信,艾瑪,這朋友圈簡直炸了,都在瘋傳羅一笑的推文,心想,這家伙誰啊,怎么大家都在轉他的文章?查看圈里的人都八竿子打不著啊,難道是六度空間理論發揮作用啦?
到公司,打開電腦,準備上班,寫個課件啥的,電腦蹦的一下跳出一個彈窗,手一抖點進去又是關于羅一笑的。羅一笑是誰?我心想,難道是新晉網紅?然后去百度上搜了下,原來是要捐款的啊,不僅佩服他老爸的營銷能力,看了下微信閱讀量,10W+了。突然,微信圖標跳動了,群里這哥們也在談論這件事,去看看他們在干啥。有個做HR的同學談到醫療保險什么的,一群人點頭稱贊,算了,趕緊工作吧,我打開了文檔。突然微博又有提醒了,原來是有人點贊了,哎呀說的啥,趕緊去看看,原來是粉絲留言啊,趕緊回復下,回復啥呢,要不要表情?我糾結了一會兒終于回復好了。哎,等會,林宥嘉要結婚了,心想,鄧紫棋回不回去他婚禮呢,然后繼續看網友的水貼和神回復。總之在各種信息的轟炸下,以及在自己的各種點擊下,一上午的時間過去了。10點到12點,我什么也沒干成。
3
原來時間就是這樣被我們浪費的。在各種信息的轟炸之下,我們的抗干擾能力越來越差,我們越來越被這些噪點淹沒,工作的事,早就拋到一邊了。
那么,有沒有辦法改變呢?我做了這樣三件事:
1,列任務清單
我把 每天的工作任務列了一個清單,大概估算了時間,按照重要和緊急的原則排了序。這樣的話一天的工作情況就比較明確了,而且,你列下的清單都是一個小小的任務,沒完成一個任務就用筆勾選一項,這樣每完成一項工作就有了成就感,推著你繼續完成下一個任務。就跟打游戲做任務一樣,你會愛上這種方法的。
2,手機靜音,將電腦上社交軟件關閉。
聽說歐洲人之前坐地鐵都是人手一本書的,后來華為進去了,現在都人手一個手機了。不得不說,手機對我們的干擾項是最大的。大多數人恐怕一睜眼就是打開手機查看微信微博了吧。昨天看到企鵝智酷調查,全中國平均每個人每天打開朋友圈30次,每次平均3-5分鐘,當然還有更甚者。這個數據就比較可怕了,所以我們看,如果你控制不了看,那就把他們關掉吧,把微信設置成靜音,關掉信息提醒,我相信你會集中很多。我的工作比較特殊,每天有很多學員通過QQ咨詢問題我,但我不會一上班就全天掛著,做自己的事情的時候還是要退出QQ的,不然的話,一會而一個彈窗,一會兒一個語音視頻聊天,還有那個消息提示,你會忍不住看的。
3,時刻反省
有一句話叫做每日三省吾身,聽起來感覺很難做到對吧。但是你可以每天睡前問自己三個問題:“今天你快樂嗎?你今天做了什么事?今天你學到了什么?”相信每一個朋友閱讀我問臟的朋友都想著進步,想著成長。但是,成長就是我們裝作很努力的樣子嗎?你手機里下載的單詞軟件多久沒打開了?買的書本你都翻看了嗎?誘惑太多,稍微松懈我們就可能把這些噪音吞噬,唯一能做到的,也許就是保持警惕了吧,至少當你問了上面幾個問題置后還可能會感到慚愧。
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如果你也有這個困惑,那就試試這個方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