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你的時間總是不夠用?時間管理不到位?

偉嘉最近很忙,前段時間由于環境審查勒令停產造成一定的產品積壓,這兩天通知說可以恢復生產了,于是偉嘉開動機床加班加點的做,希望把損失降到最小。

偉嘉目前經營的公司由于受資金和人員的影響無法實現他宏大的想法,在他心目中早有一個遠中近三級計劃,在每個計劃沒有達成之前他不會做超出自己能力太多的事情。還是那句話:當你的能力還不足以撐起你的野心時,選擇哪條路都是彎路,都要磨煉,都要吃苦。

他明顯感覺時間不夠用,他需要處理的事情很多,每件事都要親力親為。有時候最怕的就是忙碌毀了你的一生。而人最大的資源就是深度思考能力。他曾經效仿艾力的34枚金幣時間管理法,時間就像賬單一樣被記得很清楚。可試行一周后他發現自己的事情看似簡單可要執行起來要花去很多金幣,而且重復率很高。所以他果斷的放棄了34枚金幣時間管理法。

根據四象限法則

第一象限重要又急迫的事

第二象限是重要但不緊急的事

第三象限屬于不緊急也不重要的事

第四象限是緊急但不重要的事

他把上面四條寫在坐在上的玻璃板下面以提醒自己每天按上面的原則執行,可一周下來,以總結,自己又回到老路子上去了,為此偉嘉陷入可惱自中。

他把自己每天早7:00起床到晚上12:00睡覺的時間做個詳細的記錄,像一個嚴厲的老師給馬上要進行百米測試的學生打表一樣嚴格記錄著每一分鐘。

7:00起床,聽英語1小時。

8:10吃早飯,去公司。

8:30到辦公室開始一天的工作。查看當天重要緊急事情。

11:50下班,回家吃飯。

1:00午休

2:30在辦公室,看公司招標信息,和客戶溝通等。

4:00去加工現場。

5:00下班。

看書,刷微博,和朋友聊天等。

6:30吃晚飯。

7:30分寫作。

10:00讀英文,看微博等。

12:00睡覺。

不比較不知道,一比較嚇一跳,自己的時間被無形的黑洞給吞噬了。記得美國大學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人們有一種新的現代病(多屏幕癥后群)。人們總是習慣開著電視。同時開著電腦,手里還捏著手機,以為這個可以同步進行多項工作,讓生活更高效,但實驗證明這樣的高效比專注做一件事情要差的多,所謂的搞效率其實就是一種幻覺。“反者道之助”,任何事情都有向其相反方向發展的趨勢。科技也是如此,過度發達的科技產品已經改變了我們傳統的生活節湊和思維方式。

從上面對自己時間的流逝和自己不專注,缺乏自律精神的分析可以得到自己為什么總覺得時間不夠用的原因。

日本雜物管理咨詢師山下英子有個著名的對生活的觀點:

斷—不買,不收取不需要的東西

舍—處理掉堆放在家里沒有用的東西。

離—舍棄對物資的迷戀,讓自己身體寬敞舒適,自由自在的空間。

物品如此,情緒也一樣,我把那些無法專注生活和工作的負面情緒和思考及時“斷”。要把那些對你沒有用,可知可不知的信息,可認識不認識的人屏蔽,勇敢的“舍”。遠離網絡,遠離微信等社交軟件,這就是“離”。

時間就是生命,一定要遠離吃掉我們生命的怪獸。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