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日閱讀習慣之44/100)
01開啟發散模式的秘鑰
一定是要做點別的事情。專注模式切換到發散模式有很多方法,但是最根本的是做一些看似沒用的事情,比如散個步、打個盹、健健身,或者去做點別的可以占用大腦的事情,聽聽音樂也可以,關鍵的關鍵是去做別的事情,知道你的大腦意識自然地忘掉了之前的問題。
創造力專家曾提到三種方法提高創造力:睡覺、洗澡、坐公交。只要你放下手中的工作,停下來喘口氣,發散模式就會乘虛而入,上躥下跳,高屋建瓴地搜索解決方案。即便沒有得到明確的解決方案,也會有另外一種視角來看待你之前思考的問題。
愛迪生有很多思考都是在“似睡非睡”的狀態里進行的。發散模式能讓你的學習更有深度和創造力,當你放松什么都不想,大腦就會進入一種自然的默認狀態,那就是發散思維的一種形式。
但是,不能僅指望發散就可以解決問題,要讓大腦捕捉問題,就得借助于專注模式調動全部注意力。對于特定思考類型的問題,可用的精神能量,即意志力總量是有限的,當儲備的能量亮紅燈時,可以跳到其他類型的的活動休息一下。
02專注型活動和發散型活動
專注模式下知識在大腦中扎了根,發散模式才能開花結果。
專注型活動:電子游戲、上網、和朋友聊天、主動幫別人處理任務、閱讀休閑讀物、給朋友發信息、看電影或戲劇,看電視節目。
發散型活動:健身、參加運動、慢跑、散步、游泳、跳舞開車兜風、繪畫涂鴉、洗澡、聽音樂、演奏歌曲、冥想或禱告、睡覺(召喚發散模式的終極法寶)。
03走出思維定式的困局
接受大腦的第一個想法,會有礙于我們另覓佳徑,思維和注意力全被困在當下而無法跳出。這時候,眨眨眼很重要,眨眼是一項打破僵局,幫你跳出來重新評估現狀的行為。或者閉眼,也可以在一瞬間放松緊繃的神經,提供片刻休息,并讓我們的意識和想法刷新頁面。
要想掌握一個新的概念,至少要有一個在無意識思考的時間段,這樣當注意力重新轉回到問題時,才可以將發散模式傳達的想法和模型整合起來。想要學的好,必須學會在兩種模式之間切換,并且在兩個專注模式之間空出時間來,讓神經模型得以鞏固,將新觀點整合到已知的信息上。
還有,可以采取傾聽他人的意見,為你提供不一樣的視角,或者類比距離來解釋概念,有的時候作為旁觀者時會有不一樣的收獲。
04工作記憶和長期記憶
工作記憶:大腦中對正在處理的信息進行瞬時以及有意識加工的這部分記憶。工作記憶非常有限,只能容納四個組塊。
長期記憶:類似倉庫,東西一旦存進去了,就一致待在那里。當大腦把一個信息條目存入長期記憶時,最好是常去看看,以保證日后調用方便。把信息從工作記憶轉存到長期記憶需要花點時間,但最重要的手段是間隔重復,有助于形成長期記憶。
05實用方法
運用你的思維后臺:解決棘手問題時,先盡力做上幾分鐘,一旦做不下去了,就轉去做別的任務。發散模式會在后臺處理之前的任務,等你再次思考時,取得的進展會讓你目瞪口呆。
睡眠建議:睡眠狀態下的部分清理工作就是清除瑣碎的記憶,并增強重要的部分。睡覺前回顧需要掌握的知識難點,一遍一遍加深這些神經模型。充足的睡眠可以提升解決難題、理解知識的能力。
另外,有午睡習慣的話,21分鐘的小睡足夠了,小睡時間長會讓人頭昏腦漲,這點時間足夠讓人精神煥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