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我們很多人不具備在關鍵對話中能同時關注對話內容和對話氣氛的能力。當對話風險很高,雙方情緒激動時更是如此。我們往往深陷于對話內容無法自拔,甚至言辭激烈,和對方對著干,而幾乎不可能觀察到對方和自己有哪些細微的變化。我們會在對話不順暢結束的時候感嘆:怎么搞的?好好的談話竟然變成這樣!
當對話陷入危機的時刻,識別你們失去安全感的信號,即表現出沉默或暴力傾向
識別沉默和暴力的表現形式:
沉默,包括任何有意拒絕觀點交流的行為,最常見的三種沉默形式是掩飾、逃避和退縮。
暴力,以言語暴力為主,從口出穢言,自顧自說到恫嚇威脅,不一而足。其中,控制、貼標簽和攻擊是最常見的三種形式。
當對話中出現沉默或者暴力時,我們該怎么辦呢?暫停對話,營造安全,返回對話
這是一個非常特別的觀點,值得大家認真思考。其實人們不會因為你表達的內容而感到氣憤,他們表現出抵觸情緒是因為在對話中失去了安全感,感覺不被尊重。因此問題的關鍵并不在于對話內容本身,而在于對話的方式和氣氛。
1、建立安全感的第一個條件是共同目的,你應該讓對方感受到你們在對話中是朝著同一個方向努力的,感受到你關心他們的目標、利益和價值,反之亦然。
尋找共同性:回顧對話目標,強調共同性:
我希望為自己實現什么目標?
我希望為對方實現什么目標?
我希望為我們之間的關系實現什么目標?
2、互相尊重是對話能持續的因素,感受到對方不尊重自己時,安全感馬上就會出現危機,對話可能戛然而止。
需要建立互相尊重的氛圍:
在必要的時候向對方道歉,看對方是否接受,使對話回到安全氛圍。
如果發生誤解,利用對比法消除誤解,包括兩部分:
打消對方認為你不尊重他們或者抱有不軌企圖的誤解(否定部分)
承認你對他們的尊重,明確你的真實目的(肯定部分)
例如:
”我不希望你們認為我不重視你們的工作,認為我不想向公司副總匯報“(否定部分)
”正相反,我認為你們的工作表現非常突出,......“(肯定部分)
你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選擇辦法消除安全威脅,重新建立起安全氛圍,再繼續討論視察問題,尋找補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