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詩人,把人生比喻成一場球賽,進入中場的人,都會有一種茫然的感覺,下半場怎么打,上半場的風格是否繼續,心中充滿了彷徨、猶豫、疲憊,甚至于痛苦。
上半場打得好的,基本事業有成。有房有車有自己的公司,有嬌妻,有聰慧的兒女;有足夠的經驗與魄力讓事業如日中天,再造輝煌;有足夠的文明底蘊盡孝父母,做做慈善;有足夠的金錢支撐生活,支撐兒女們的仕途或出國深造。
他們把生活打理的有條不紊,不緊不慢,如太平盛世,一片祥和安然。他們總是忘了自己的年齡,心思如而立,斗志如少年,時不時還想著怎么為社會做貢獻。
不去想額上有幾多橫紋,不去想鬢角添白毛,不去想幾時換車幾時換房,幾時后宮佳麗三千,換妻如換衣衫。
想這些的明星東躲西藏,想這些的官員正在牢房。
他們責怪工作,責怪妻子,責怪周圍的一切,他們期望碰到一個有趣的女人,另一個領域的工作,充滿異國情調的世外桃源。他們擔心荷爾蒙存量有限,擔心睪酮素余額不足,他們打著玻尿酸,卻從來不去做慈善。他們對生活的滿足感從青春期的U形曲線的一端,滑落到了U的最下方。
他們上半場打得很好,己經達到了人生目標,中年生活卻一團糟。這種狀態,跟境遇無關,跟社會無關。然而跟責任有關,跟人性有關,跟他們骯臟的思想有關。他們活得太長,應該從而立直接進入老年。
張學友的中年走得踏實穩定,他認為自己除了工作就是普通人。劉德華是事業與家庭最好的榜樣。馬云是一個很好的標桿,淘寶滴滴支付寶,到達摩院,一路走來都是青春模樣,卻永遠穿著那件普通的衣衫,不像某東,喝著奶茶,還饞著鮑魚的好。
進入中場,這正是生活讓你重新規劃人生下半場的訊號。中場休息,是多么珍貴的時光。
上半場沒有打好的,此刻確實有很多煩惱。在處處物化的今日中國,每天耳朵里面聽到的都是房價的上漲、讀書費用上漲、父母生病費用的上漲,如果還碰上失業,那更是雪上加霜,面對銀行里的一屁股債務,可怎么辦?
這個階段,用一句話括攘就是:工作不順心,小孩不省心,老婆不貼心,父母不放心,氣力不從心,夢想還不死心!
這種現象也就是城里人,農村人的40、50歲是田地最好的伙伴,鋤禾正當午,面朝黃土背朝天,年復一年,沒有復雜的思想,只期望年年是豐年。癌癥也很少,那可能是紅薯的功效。
他們很快樂的進入老年,咸菜加稀飯便是一日三餐,只是沒有積蓄,期待子女們的養,很是乞憐。
驚訝的發現,老年,才是農村人U形人生的最底點,伴隨著無助與茫然。
城市里,到了60-70歲的年紀,對生活的滿足感平均比中年人要高,這是U形曲線的另一端。他們在草地上打著太極,在廣場上跳著舞,在湖邊唱著幾度夕陽紅。他們可以更成熟的思考問題,更從容的對待生活,更睿智的做出決定。他們會更感激生活所給予他們的一切。
這是一種長者的智慧。感激已經擁有的一切,家庭、朋友、和工作。
有一則印度寓言說,兩個人面對一杯喝了一半的水,一個人說:“我已經喝掉了半杯水。”另一個人說:“我還有半杯水沒喝。”前者透露的是無奈和苦澀,而后者卻滿懷希望。
像一個睿智的老人一樣為生活感到滿足,中年,便沒有下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