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材料,任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紀子為周宣王馴養斗雞。 紀子才養了10天,周宣王就不耐煩地問:“養好了沒有?” 紀子答道:“還沒好,現在這些雞還很驕傲,自大得不得了。” 過了10天,周宣王又來問,紀子回答說:“還不行, 它們一聽到聲音,一看到人影晃動,就驚動起來?!?又過了10天,周宣王又問, 紀子說:“不成,還是目光犀利,盛氣凌人?!?又10天后,紀子這回卻說:“差不多可以了,雞雖然有時候會啼叫,可是不會驚慌了,看上卻好像木頭做的雞,它的精神全部凝聚在內。其他雞都不敢來挑戰,只有落荒而逃。
這個故事給你求學修身最深刻的啟示是什么?請據此寫一篇作文。
文四:
謙受益,滿招損
“虛心竹有低頭葉,傲骨梅無仰面花”正如紀子為周宣王馴養的斗雞,驕傲自大時無法用來迎戰,只有凝聚精神,謙虛內斂,方能威懾一方,成為王者。故曰:謙者必勝,驕者必敗。只有懂得謙虛,才可取得成功。
先引名言,然后概述材料,提出觀點,簡捷明快,是高分作文的樣板。
謙虛,就是不自大自滿,能夠腳踏實地,虛心向前,它不是妥協避讓,而是一種禮貌真誠,對人謙和恭敬,對事認真虔誠的態度。理出于易,道不在遠——謙虛在心,方能成就人生。
此段解說謙虛這個關鍵詞,這是很好的寫法。很多考場作文的失誤就在于對于文章的核心概念沒有明確界定,導致說理層次混亂,觀點雜亂。本段對于“謙虛”這個詞的界定的不足之處是有些寬泛,不夠精準。
馮夢龍曾說:“對人第一謙虛好,學問茫茫無盡期。”正如圣人孔子,在有人問他如何評價自己的弟子們時,他卻只說“丘弗如也。”然而正是自稱不如顏回仁德,不如子貢辨才,不如子路勇敢的人,卻一手開創了影響后世無數人的儒家學派,創輝煌大業,贏萬古美名。同樣,孫叔敖仕途一帆風順,眾人紛紛前來道賀時,他卻不驕不躁,虛心聽取一老者提出的建議,終使楚國稱霸一時。試想,若孔子不謙虛恭和,何來儒家仕義大道?若孫叔敖不虛心從諫,何來楚國大治?故曰謙虛方能成就宏偉人生。
名賢事例做論據,有說服力。
再看今朝,斗轉星移,今者懂得謙虛,綻放光芒。
清華才子韓衍,以20門課程15門滿分的成績震驚答辯會全場,而事后他卻說自己只是一個普通的學生,并拒絕采訪。“謙虛比驕傲更有力量”,韓衍不溫不火,以巧妙的低姿態在學術界綻放自己謙虛的光芒。
上面兩個部分,以時間為序論說謙虛的價值,層次清晰。但下面又寫“時代隱處”,和上文是什么關系,不好理解。
謙虛在心,試看時代隱處,幾多俊杰如流。
我國藝術大師季羨林從不以文學家自稱,三辭桂冠,謙虛內斂;球王貝利認為自己踢的最好的球永遠是下一個;毛澤東也曾說:“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贝巳佑脤嶋H行動向我們說明謙虛的重要性。相反,清政府驕傲自滿,閉關鎖國,盛氣凌人,終被西方列強乘虛而入,使祖國蒙上灰暗。
“江河之所以能成為百谷王者,因其善下也”,謙虛對人,真誠待事。以一顆謙虛之心,腳踏實地走向生命的遠方,走出生命的高度,成就人生的華美樂章。
結句未能從求學修身角度談出意義價值,得44.5分(不含卷面分)似乎有些高。作文要求中有明確的寫作任務指向,應該完成這個任務,而且應有足夠的文字來闡釋才恰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