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我懷孕后,母親買了很多各色柔軟的棉毛線,說要給寶寶織毛衣。于是除了干家務活,很多時候,母親就坐在沙發上靜默而細致地織著毛衣。
那份專注絲毫不亞于年輕人干任何事業的干勁。她仔細的測量毛衣起針數額,雖然她已織了30余年的毛衣,但依然要你幫忙在網上咨詢,看其他人的經驗,甚至走在小區里,和其他母親們討論。
起針后,發現一點小錯誤都會拆了再織。她說起針一定要好啊,基礎打好了,后面的工程才會有落腳之處。
母親年紀大了,眼神越發不好用,她從最簡單的平針開始織小毛褲,基礎打好后,一坨毛線就服帖的在她的指令下,將身體安放在她要求的任意位置,漸漸的毛褲就有了基本形狀。
那真是一條小小的毛褲,不過母親絲毫沒有因為它小而有絲毫的含糊,織的針腳細密柔和、細密服帖,更關鍵的是哪份熱情與愛是任何在網上購買的精美毛褲都無法比擬的。
最開始母親織的很慢,一條小小的毛褲,每天都織,外出也會帶著,但節奏依然很慢,母親有時也會責怪自己,說行動太慢,一邊責怪但依然不能像年輕時那般速度了。我雖然時時安慰她,可她責怪自己的那份心情依然是時時露于眉宇之間。
織好小毛褲后,我看著那條小小的毛褲,覺得十分可愛,可愛的亮藍色,明晃晃的照出生活的喜悅。沒事我就會拿著把玩,大加贊譽,這給了母親很大的信心。
于是又開始了自己的第二件作品——對襟小毛衣。這次選的是鵝黃色,像開始一樣,起針弄了很長的時間,拆了又織,織了又拆,終于起好了底。但對襟毛衣的結構又是不同的,她無法憑借想象確認各部分的針腳數額,于是她想了一個最笨的辦法。
讓我找了一支筆和紙,在紙上認真而細致的畫出每一部分針腳分布的數額和構圖,然后根據她自己畫的圖,一針一針地比劃著織,這期間亦經歷了無數的錯誤,亦經歷了無數次拆了重織的過程。最終她摸索出了織的方法,速度也就日益快了起來。
她一有空閑就端坐在沙發上專注地織著毛衣,出太陽的日子,她就挽個小布袋,帶著小毛衣坐在陽光下織,溫馨的陽光,青翠的草地,曬太陽聊天的人群,滿地跑著歡叫的孩子們……,這樣的景色時時讓我感到寧靜而快樂。也不知多了多久,母親的小毛衣就竣工了,她細致的給小毛衣裝上奶白的小扣子,瞬間衣服就生動了許多。
但她依然覺得不夠好,于是囑咐我買一些布質的卡通圖,她挑選比對著縫在小毛衣上,諸如多啦A夢、小斑馬等動人的卡通布貼,讓這件鵝黃色的小毛衣瞬間有了生命力般的生動起來。
織毛衣其實挺幸苦的,就如同伏案寫作的作家,每日大部分時間都是俯首工作,時間久了就會脖子酸痛。
讓母親歇一歇,但她似乎歇不住,又開始了自己的第三件作品,她對自己的挑戰越發高了,這次織的是一件復雜扭麻花的套頭毛衫。
小時候,我的毛衣都是母親織的,用非常柔軟的羊毛線,各種好看的清新色彩,就著復雜的織法,讓長相平凡的我在當年的女同學中,因穿著各類好看的毛衣而出彩。
那時母親織的毛衣采用各種不同色彩的毛線拼接織花,薄荷綠配奶白色,薄荷綠的底色中用奶白色織出一段寬寬的隔斷,隔斷中間再用薄荷綠織出復雜的圖文,非常洋氣好看。
記得我20歲生日那年,父親從老家用巨型纖維袋子給我帶了一袋吃的用的,天氣非常的寒冷,天空飄著雪花,我看著父親從袋子里掏出各樣好東西交到我手上,叮囑我注意身體。
這件薄荷綠的毛衣也是其中一件,父親說這是母親日夜趕工給我織的生日禮物,因為花紋太復雜,所以織織拆拆費了很大的心力。
那件美麗的毛衣,讓我欣喜了許久,很多時候都愛不釋手的穿著她。
如今母親年紀大了,但依然還在挑戰著更復雜的事物,為了織這件扭麻花的粉色小衣服,她讓我在網上找了很多毛衣花紋樣品給她看,邊看邊比較,最終選了幾件決定將幾個花紋拼接在一起織。
她說要做拼色,但母親畢竟眼神大不如前,實在是困難。在我的勸說下,最終決定只用一個色彩,這個過程自然是又經歷了多次拆拆合合。
復雜的花紋更是她一筆一劃在紙上畫好后,一點一點仿照著織,十分的吃力。期間發現錯誤的針腳,于是又要拆了重織,我看著那來之不易的勞動果實,十分不忍,說錯一個也沒有關系,但她堅持不肯,又將連日來織的拆了大半重織。
這件毛衣織了許久,有時因織的太慢,母親還會晚上犧牲自己睡覺休息的時間。
我多次勸說無果,只好由她。過了許久這件粉色的小毛衣終于織好了。
真的是很美啊,粉色的小小的毛衣,各色扭動麻花和菱形的方塊,服帖的在毛衣上展現著自己的美。
分區的長條讓衣服變得柔軟而充滿彈性,真是一件美麗的藝術品,我摸著贊嘆道。
抬頭卻看見母親日益增多的白色,卻又徒增了幾分傷感。
歲月帶走了母親的青春韶華,卻沒能帶走她對生活的熱愛。
她依然對自己熱愛的事物精益求精,堅持到底,追求著生命里各種新的可能。
母親用生活中最細微的小事,教育著我們在生活中不斷前行,挑戰著生命里新的可能,永遠不要懈怠,就能發掘出令人驚喜的奇跡與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