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第一個月悄然已逝 ,我們又迎來了豆蔻般的二月。我們再次從讀寫的快樂中出發 ,做一個好的閱讀者 ,做一個不忘初心的行者 ,向寫作和閱讀的頂峰攀登 。
今天恰逢每月的第一天,34位美仁們堅持完成了日更一文的任務。為了積極響應了小塵老師每月寫一篇精品文的號召,今天文章的質量大多數相當高 ,很值得各位美仁們一讀。 其中有48山東泰安李洪海13685380301《學習陽明心學,開創美好明天 》與73+山東泰安張艷紅+張艷紅《磨難即輝煌 》這兩篇文章只好忍痛割愛 了。
*親子時光,原來不一定非要詩和遠方。余婉卿老師寫下每天接送女兒的感受,每個溫暖細節,締造一個專屬于自己的,溫馨幸福的電動車上的親子時光。這種簡單幸福,可能每個為人父母者都想擁有 。如果你也想領略這些溫暖時刻,請讀09福建余婉卿+親親魚老師的 《電動車上的親子時光 》文章。
*從一次期末閱卷中,汪韻琴老師深深感受到作文已成為農村中學生的一大死穴。而且這不是一個班的現象,而是整個年級的普遍現狀,對此,她從家庭的氛圍、學校的影響、社會的誘惑與其他因素等四個方面做了剖析 ,并提出了六個改變的小舉措 。這種寓教于研,不斷反思的精神令人贊嘆 。對此問題感興趣,請讀 55安徽汪韻琴 +琴韻無聲的
《視野、現狀、出路 》文章。
*網上流行這樣一句話:“教育最可怕的是:一群不讀書的教師在拼命教書”,吳繼紅老師認為自己之前就屬于這樣的老師。為改變自己,他從2011年起開始了瘋狂閱讀。十年,那他至少讀了21本書 。閱讀讓他擁有一顆童心 ,慢慢讀懂了《小王子》,終于有了一顆柔軟的心。他也養成了終身學習的好習慣 。如果想要了解吳繼紅老師的閱讀成長之路 ,請讀22山西吳繼紅+吳繼紅老師的
《閱讀塑造了我 》文章。
*羅亞娟老師說 自己第一次聽說“教育行走”這個詞時,該活動已然是第五屆了。她發出了一個教育者的后知后覺感慨后,立即積極投身到火熱的報名中 ,先是為自己報不上名 而擔憂,當歷經小曲折 而報名成功后,她又為一個人獨自遠行而擔憂 。雖然是第一次參加,她還是熱情的投入破冰活動 中,而且最終收獲頗多 。這個成長的經歷想必第一次參加教育行走的人都有過 。如欲了解本文詳情 ,請讀51陜西羅亞娟+漆水河畔3老師的《回憶我的第一次教育行走 》文章。
*牛桂玲老師在閱讀與研究學生心理中了解一些上課不守紀律的學生的企圖,從而找到了對待不守紀律的孩子措施,進而做到了“不讓他的風吹動我的帆”,不讓不守紀律的他們得逞,也尊重了守紀律的孩子,更平和了自己的心態。這種教育智慧值得 教育同仁們學習 。而且她還領悟到“只做,不說,比千百遍地說要管用很多”的奧妙。如欲了解詳情,請讀38山東牛桂玲+與美好同行老師的《收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