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BM與歐洲銀行巨頭合作區塊鏈技術 掀起金融界技術革命
IBM公司周二表示,成功競標DTC(七大歐洲銀行核減的區塊鏈貿易融資系統),并預計該系統將于年底上線,由歐洲最大的七家銀行(包括匯豐銀行和荷蘭銀行)用來促進中小企業的國際貿易。
七家銀行具體分別是德意志銀行,匯豐銀行,KBC銀行,Natixis,Rabobank,興業銀行和聯合信貸銀行。
該項目將標志著金融機構中首次將區塊鏈技術投入實際應用。過去幾年來,區塊鏈技術已經得到了銀行業的好評,一場金融界的技術革命即將來襲。
2、微軟聯手埃森哲打造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數字化ID網絡
北京時間6月20日早間消息,埃森哲和微軟正在聯手打造一個使用區塊鏈技術的數字化ID網絡,這是由聯合國提供支持的一個項目的部分內容,旨在向全球范圍內沒有官方憑證的11億人提供合法的身份證明。
這兩家公司在公私合作財團ID2020周一于聯合國紐約總部舉行的第二次峰會上發布了上述網絡的原型,這個財團致力于促進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UN 2030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為全世界所有人都提供合法的身份憑證。
這個項目旨在幫助難民等個人證明自己的身份,以便其獲取教育和醫療等基本服務。
3、SIGMA ICO順利開局,國內路演收官
6月18日,SIGMA區塊鏈項目國內路演的最后一站在上海圓滿落幕。同日,SIGMA ICO正式開啟。截至19日早,眾籌進度已經過半,實現順利開局。這是在所有不通過第三方平臺ICO的國內項目中,第一個小時眾籌到資金最多的項目。
SIGMA項目CEO Richard Cui表示ICO進度符合預期。在路演中,他介紹了ICO后的發展方向,已經規劃了兩到三個應用準備放在SIGMA鏈上。目前項目團隊已開始針對體育行業的電視轉播權、廣告收入、贊助、代言等收入與SIGMA的銜接展開前期論證,旨在將未來預期的價值和SIGMA幣相結合。
4、紐約金融監管機構開始審查比特幣創業公司
紐約州金融服務局(NYDFS)發布了關于其數字貨幣許可制度狀況的新信息。NYDFS提供了對其所有活動的簡要說明,這是向州長和立法機構提交的更為廣泛的年度報告的一部分。
文件強調鑒于區塊鏈技術使“交易速度”提高,NYDFS認為該行業仍然需要監督。值得注意的是,該機構還透露,它已經開始審查服務于紐約客戶的數字貨幣創業公司的運營情況。
5、印度突然宣布比特幣即將合法化
4月14日,印度財政部(Ministry of Finance)的跨行業委員會(Inter-Disciplinary Committee)積極調查比特幣的法律地位,考慮監管該市場。
印度三大比特幣交易所雖然一直處于政府監管之外,可是一直嚴格進行自我監管,也因此獲得印度政府的認可,表示考慮對該領域進行監管。并為其提供良好的市場環境和標準。
6、伊利諾伊州政府贊助區塊鏈黑客馬拉松活動
伊利諾伊州將支持一個即將開始的區塊鏈黑客馬拉松活動。
IBI Hack是一個為期一個月的虛擬黑客馬拉松活動,將于7月1日開始,由伊利諾伊州區塊鏈倡議(Illinois Blockchain Initiative)組織以及區塊鏈技術創業公司Fulcrum共同組織。該活動向全球各地的學生和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畢業生開放,所有參賽作品的報名將到7月31日為止。
IBIHack是伊利諾伊州區塊鏈活動月的一部分,這個為期一個月的活動將在州內舉辦一系列以科技為重點的教育活動。這些活動的目的是告訴人們什么是區塊鏈,它能做什么。
7、比特幣錢包公司Blockchain獲知名投資者融資4000萬美元
比特幣錢包公司Blockchain于周二宣布已獲得4000萬美元的融資,主要投資人包括風投公司Lakestar、谷歌投資部門GV以及億萬富翁Richard Branson。此次投資伴隨著人們對數字貨幣與日俱增的興趣,特別是對比特幣的興趣,其價格近期創歷史新高,自今年年初以來出現大幅反彈。
Blockchain創建了一個比特幣錢包,本質上是一個存儲數字貨幣的軟件,可以與其他用戶進行交易。Blockchain首席執行官Peter Smith周四告訴CNBC,這筆資金將用于進一步擴大團隊并進行更多的研究與開發。此外,這家創業公司還打算在不同國家開設新的辦事處來擴大規模。
8、第九屆海峽論壇:沃爾頓鏈項目組同臺灣云端協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19日,海峽兩岸大數據產業發展與合作研討會在廈門召開。本次論壇是2017海峽科技專家論壇的分論壇之一,旨在促進閩臺物聯網產業交流合作,順應了物聯網發展趨勢和方向,搭建了助推分享經濟發展的新平臺。
討論會上,沃爾頓鏈項目組同臺灣云端協會簽署了《沃爾頓鏈項目市場營銷戰略合作協議》,雙方的合作,將進一步引領產業發展新業態,推進閩臺信息產業合作,奠定價值物聯網在兩岸大數據發展及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基礎地位。
Blockchain區塊鏈架構設計之Hyperledger Fabric介紹
Hyperledger Fabric區塊鏈架構
概述:區塊鏈通過由互聯網上連接的節點運行的分布式協議來模擬可信計算服務。 區塊鏈服務可以代表或創建一類資產,其中所有節點都是對等的,節點之間有限共享分布式賬本上的數據,同時不需要依賴相互信任。另一方面,區塊鏈在許可制模型中由弱中心聯盟控制誰可以參與驗證和寫入數據;這種基于身份認證體系的成熟模型可用于商業化區塊鏈應用場景。
Hyperledger:Hyperledger項目是一個成員共同協作的企業級,開源分布式賬本框架和代碼庫。它的目的是推動區塊鏈技術發展,實現分布式賬本技術的跨行業開放標準,改變未來全球交易的方式。 作為Linux基金會的其中一個項目,迄今為止,Hyperledger項目已經有多達100個成員。
Hyperledger Fabric:Fabric是一個分布式賬本平臺方案,主要用于運行智能合約,利用可靠的技術以及可插拔方式實現各種商業應用場景的模塊化架構。它是目前在Hyperledger項目下孵化的多個項目之一,由IBM、DAH和blockstream貢獻。Hyperledger Fabric的最新版本為“v0.6.1-開發者預覽版”)。Fabric的分布式賬本協議由Peer節點運行,Fabric包含兩類節點類型:1)驗證節點是網絡上負責運行共識的一組節點,他們負責驗證交易以及維護分布式賬本。2)非驗證節點作為將客戶端(發出事務)連接到驗證節點的代理。非驗證節點不執行事務,但它可以驗證它們。
Fabric當前結構版本的一些主要功能如下:
?定位許可制區塊鏈;
?由Go、JAVA語言實現運行任意智能合約:
-用戶定義的智能合約封裝在Docker容器中執行;
-系統智能合約與節點運行相同的進程;
?共識算法是可插拔的,目前支持使用PBFT;
?通過證書頒發機構(CA)提供TLS證書,登錄證書和交易證書;
?使用KV持久化數據存儲,支持RocksDB、LevelDB;
?支持預定義和定制事件的事件框架;
?與Fabric交互的客戶端Node.js、Python SDK;
?支持基本的REST API和CLI。
核心架構:驗證節點運行可接受三種事務類型的狀態復制機以及BFT一致性協議,這三種事務是1)部署事務:將Go、JAVA編寫的智能合約作為參數,智能合約在驗證節點上初始化部署并準備好被調用;2)調用事務:調用先前已部署的指定智能合約的事務,參數由事務類型指定;智能合約執行事務,并相應地讀取和寫入KV數據庫,返回是否成功或者失敗;3)查詢事務:直接從節點讀取持久化的世界觀狀態返回有關的數據條目;
每個智能合約可以定義其自己的持久化數據及類型,分布式賬本的哈希鏈是在所執行的事務和所得到的持久化數據上計算得出的。交易的驗證通過重復執行智能合約并基于BFT的容錯能力,即假設在最多f
由于架構設計上定位許可制區塊鏈,它包含用于認證和授權的安全基礎結構。它支持通過公鑰的注冊、交易授權證書和通過鏈上數據加密的方式實現智能合約的數據保密性。更確切地說,想要訪問區塊鏈網絡,每個用戶需要從成員管理服務的用戶登錄CA那里獲得登錄證書,如想要進行交易,需要從負責管理交易的CA那里獲取提交交易所需的交易證書,同時,fabric提供了一種機制,支持對提交事務的Peer節點進行假名授權,意思是發布給同一節點的多個交易證書之間不能彼此鏈接進而追溯出交易來源的身份。
智能合約和數據的保密性是通過對稱密碼算法加密來提供的,該加密通過擁有登錄證書的節點分配特定的密鑰來執行數據加密。更細粒度的加密機制將在未來版本提供
結論。Hyperledger Fabric是一個許可制區塊鏈的技術平臺,旨在為商業化應用所使用。它是開源的,基于工業標準運行用戶定義的智能合約,支持強大的安全性身份特征,并且使用具有可插拔共識算法的模塊化架構。該架構目前正在發展,并在Hyperledger項目的治理下得到積極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