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俄羅斯銀行與以太坊展開合作區塊鏈再獲肯定
6月29日,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俄羅斯對外經濟銀行行長謝爾蓋戈里科夫向記者表示,該行與以太坊基金會(Ethereum Foundation)下屬的區塊鏈科技公司Bitfury合作,并加入新材料和突破技術中心的工作。
該中心由對外經濟銀行和俄國家研究型工藝技術大學成立,專注于對區塊鏈技術和量子技術的研究。對外經濟銀行新聞處29日早些時候表示,該中心將于9月開始運行。
以太坊(Ethereum)是一個在區塊鏈基礎上建立分散在線服務的平臺。Bitfury公司是一家綜合性區塊鏈公司,是中國境外最大的工業研發機構,還是區塊鏈軟件和硬件的開發商。
戈里科夫表示:"我們打算與該公司合作建立該中心,中心將于9月開張。我們早已就俄聯邦地理登記、地籍勘察和制圖局的試點項目,以及對外經濟銀行內部的試點項目進行合作。現在我們計劃成立一個專業中心。"
2、Qtum量子鏈測試網絡6月28日正式發布并開源所有代碼
作為首個兼容比特幣UTXO模型和以太坊虛擬機(EVM)的PoS智能合約平臺,Qtum量子鏈2017年6月28日于上海正式發布了第一版測試網絡,本次發布會現場來賓人數近250人。
發布會上,Qtum量子鏈聯合創始人及CEO帥初表示,Qtum量子鏈本次測試網絡將同時開源所有代碼。同時此次測試網絡也實現了區塊鏈行業的很多個創新:
(1)基礎模型基于無狀態的UTXO(帶來松耦合和一定并發能力),保證普通交易的優先級和支付層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2)基于權益證明機制POS機制,帶來可拓展性 (也不用考慮“礦工”了)
(3)基本上100%兼容EVM,支持以太坊上面的所有智能合約
(4)還實現了一種更安全的共識機制Mpos,互惠權益證明 (區別于經典POS和Casper)
(5)實現了分布式網絡的分布式治理(DGP協議,避免代碼決策權力的中心化)
3、“電子發票+區塊鏈”,東港瑞宏科技聯手指旺金科探索落地新應用
6月28日,北京東港瑞宏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東港瑞宏科技”)與國內領先的區塊鏈技術公司上海指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指旺金科”)達成戰略合作,就區塊鏈應用電子發票展開深入合作。雙方將以電子發票區塊鏈科技創新服務為核心,共同致力于區塊鏈及其相關技術在國內電子發票領域的應用研究和實施落地。
東港瑞宏科技與指旺金科共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攜手打造基于電子發票區塊鏈云平臺。該平臺將為企業提供電子票據、存證以及衍生金融服務提供一體化解決方案,借助區塊鏈分布式共享賬本的技術優勢為企業客戶帶來高效運營流程、自動化業務處理、無紙化低能耗等核心優勢。
4、印度多個邦將區塊鏈技術納入電子政務計劃
印度諸邦已經注意到了區塊鏈技術在保護數據方面的作用,紛紛開始與區塊鏈創業公司接洽,打算研究如何利用該技術實現電子政務目標。在這些已經開始行動的邦政府中,安得拉邦和特倫甘納邦政府的表現較為突出,預計在未來近一年內把一些政府數據轉移到區塊鏈上。
5、皮斯托亞聯盟鼓勵大型制藥公司合作開展區塊鏈計劃
皮斯托亞聯盟(Pistoia Alliance)是一個生命科學行業的非營利組織,旨在減少該領域研發的障礙。包括葛蘭素史克、羅氏、輝瑞等世界主要藥企,均是其會員。該聯盟近日發布了一個研討會的調查結果,顯示出制藥行業對區塊鏈懷有極大熱情,鼓勵制藥公司展開相關合作,最終使研究人員和患者都能獲利。
6、第三屆區塊鏈全球峰會——DEMO DAY項目展示日招募
由萬向區塊鏈實驗室首創并于每年秋天舉辦的區塊鏈峰會,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區塊鏈盛會之一。2017年9月14日到16日,第三屆區塊鏈全球峰會將在位于虹口區的上海外灘W酒店隆重舉行。
今年峰會邀請到眾多重量級嘉賓參與。除此前披露的以太坊創始人,萬向區塊鏈實驗室首席科學家Vitalik Buterin,EOS公司CTO、網名BM的Daniel Larimer,EOS首席執行官Brendan Blumer,Overstock創始人和CEO Patrick Byrne,上海證券交易所前總工程師、ChinaLedger技術委員會主席白碩,微眾銀行首席信息官馬智濤,矩陣金融首席執行官&創始人孫立林,數字貨幣領域法律專家孫銘等絕對重量級嘉賓之外,據最新消息,智能合約之父Nick Szabo也已確定加盟今年區塊鏈全球峰會。
7、紅酒查產地、鉆石驗真假,區塊鏈的應用場景不只在金融圈
致力于區塊鏈技術與數字資產研發與應用的初創企業BitSE,正在搭建一個基于區塊鏈技術的透明供應鏈平臺——唯鏈(VeChain),合作品牌方可以通過該平臺在區塊鏈注冊并面向全社會發布自己的產品信息,并對所發布的產品進行管理。
在海外將區塊鏈用于供應鏈管理已有不少案例。一家位于倫敦的區塊鏈初創公司Everledger正在將鉆石的各類特征登記在區塊鏈上,生成“鉆石的數字指紋”。另一家硅谷科技公司——Chronicled正利用區塊鏈從事球鞋的供應鏈驗證。
8、“終結貧窮,找回信任”:世界銀行發起區塊鏈實驗室
世界銀行正式發起區塊鏈實驗室,作為學習、測試和合作研發分布式賬本技術的論壇。區塊鏈實驗室將聚集內外參與者共同開發對80多個國家客戶有意義的區塊鏈用例。并以土地登記、數字身份、救濟發放和金融基礎設施為核心領域。這個項目來自客戶需求和全球趨勢,但是銀行會在了解其風險及潛力的基礎上,恰當的參與。
9、歐洲第二大港口安特衛普進行區塊鏈物流試點
比利時的安特衛普港口已成為歐洲第二大港口,目前宣布在聯合區塊鏈創業公司進行區塊鏈試點,旨在精簡集裝箱物流業務并降低多方互動的成本。最近的一些其他相關新聞也表明,航運業的許多重要參與方,尤其是港口和航運公司,都渴望能夠利用區塊鏈這一新興技術改善業務。
10、日本零售巨頭永旺將采用IBM區塊鏈解決方案
IBM的Hyperledger Fabric最近得到了多個地區的金融機構的青睞,展開了多個合作項目。目前,日本零售巨頭永旺集團旗下的金融服務公司也表示打算采用IBM的區塊鏈解決方案構建一個新的平臺,希望可以為日本及亞洲范圍內的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項目試驗預計將于7月份開始。
11、戴姆勒公司通過區塊鏈試驗發行1億歐元公司債券
戴姆勒公司聯合德國的多家銀行通過一個區塊鏈試驗發行了價值1億歐元的公司債券,并透露還在研究其他應用。最近半年來,戴姆勒在區塊鏈領域展開了積極的探索,包括加入超級賬本區塊鏈項目,顯示出了在該領域大展拳腳的熱情和決心。
12、神州數字CEO孫江濤出席中國芬蘭企業家座談會:把握區塊鏈新金融機遇
6月28日,中國芬蘭企業家座談會在京召開,神州數字(08255.HK)CEO孫江濤受邀出席。
神州數字(08255.HK)CEO孫江濤表示,神州數字技術公司是香港聯交所上市公司,未來重點布局在區塊鏈技術等科技金融領域,目前正積極在全球拓展新金融業務。2017年中國夏季達沃斯論壇的重要議題之一為區塊鏈技術與價值互聯網的興起,神州數字集團內部孵化的區塊鏈企業“信和云”等初具規模并正在進軍海外金融市場,以期通過區塊鏈技術提高傳統銀行業運作效率。
13、Pantera Capital的ICO對沖基金籌集了一億美元
投資公司Pantera Capital宣布即將發起新的對沖基金,只關注支撐公有鏈協議的代幣。Pantera ICO Fund LP,計劃籌集一億美元,目前已經完成3500萬美元。與比特幣基金一樣,ICO基金可能有波動。總體上,他強調這些基金將提升Pantera的投資能力,同時幫助市場增長。
14、美國政府7月組織“聯邦區塊鏈論壇”活動
美國總務署(GSA)和美國國務院預計將于7月份組織一個名為聯邦區塊鏈論壇的活動,旨在探索如何使各機構在區塊鏈應用方面實現合作并提供共享服務。GSA和美國國務院此前也進行了與區塊鏈相關的合作,此次活動顯示了該技術在公共部門的應用較有前景。
15、紐約蒙特梭利幼兒園接受使用比特幣和以太幣支付學費
蒙特梭利學前教育機構位于曼哈頓的Flatiron和SoHo社區,于6月份開始接受比特幣、以太幣和萊特幣用于支付學費。通過與數字貨幣初創公司Coinbase聯合的方式接受付款,Coinbase將加密貨幣付款自動轉換為美元。
16、今夏漢堡王在俄羅斯開啟比特幣支付支持
俄羅斯漢堡王確定已經在莫斯科開始比特幣支付試點,為了在全國展開,目前在尋找可以編寫相關程序的技術專家。讓餐廳可以與安卓和iOS應用程序對話,消費者可以用加密貨幣支付。這是俄羅斯第一個比特幣實際支付案例,符合國內越來越友好的加密貨幣發展環境。
從數字資產到智能合約,區塊鏈創業新貴崔萌如何看待行業演進?
不到30歲,獲得全國電子信息行業優秀企業家稱號,獲選中關村2016年度創業未來之星,入選知名創業服務媒體《創業邦》創業新貴榜……崔萌,一個年輕的85后青年,這段特殊的人生經歷很大一部分歸功于“區塊鏈”。
2010年畢業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初踏入社會的崔萌加入一家國企京東方。2012年,興趣使然,崔萌偶然接觸了比特幣,成為最早一批的比特幣愛好者,參與了比特幣在國內的推廣與普及,與數字貨幣和區塊鏈的淵源也由此開始。
2013年比特幣價格瘋漲,像崔萌這樣的早期玩家從默默無聞一夜躋身為中高產階級。出于對區塊鏈的濃厚興趣,2014年5月,崔萌專程飛往北京參加2014比特幣國際峰會·北京站,遇到了當年實習時的領導孫江濤,兩人對區塊鏈的看法不謀而合,讓他越發的感到在這個技術浪潮中打拼出一番事業的決心,在區塊鏈創業的念頭也就此萌芽。
2015年,崔萌創立了基于區塊鏈的數字貨幣錢包——果仁寶,不到兩年時間便獲得了千萬美金級別的融資,同時團隊從最開始的幾人拓展到了100人,其中不乏名校畢業、名企出身的行業精英。
崔萌這樣看待數字資產服務,“比如,支付寶里面的錢就是數字資產,因為抽象成一個數字了,現階段多數情況是把財富抽象成一個數字、把錢抽象成一個數字,是比較常見的。在未來,可以把更多別的東西也抽象成數字資產。比如說房、車、家電等等,經過數字化后,就把所有的資產都放在一起。要做房屋轉讓時,只需要通過APP就可以輕松完成,因為技術把房子也數字化了,通過互聯網的技術把它客觀存在了,省去了線下線上來回轉換的時間”。
而未來智能經濟的發展,將由數字資產,數字身份和智能合約共同構成。基于這個愿景,崔萌認為,現有階段,可以嘗試智能合約平臺的搭建了。
眾所周知,以太坊等智能合約平臺在性能上存在固有的缺陷,離商業化與普及性的要求還差很遠,因此,基于原有團隊的技術積累,崔萌又領導創建了一個新的智能合約平臺Achain。
據崔萌介紹,作為新一代智能合約平臺,Achain在多方面進行了改進:
Achain從設計之初就提供了0成本模擬測試智能合約的機制。用戶能夠在完備的測試框架下全路徑測試,從而對智能合約自身的漏洞最大限度的規避,而所有這一切無需用戶消耗代幣。而且不同于其他測試方案,這套解決方案使得智能合約可以在正式公鏈上進行測試,從而提供比測試鏈方案更逼近真實環境的完備測試框架。
Achain強調智能合約的高效性。從虛擬機的調優入手,最大限度的使合約調用接近普通交易的性能。同時,Achain設計了可升級的智能合約,以有限和被監督的權限彌補合約中未能發現BUG。共識機制方面,Achain采用的是自創的RDPOS分布式共識,在DPOS的基礎上優化智能合約所需應對的不同共識機制;
Achain的鏈上交易性能能夠達到1000TPS(以太坊的理論值為25TPS)。而其模塊化的設計,使得可配置的加密算法、可替換的公式模塊,能夠任意組合,靈活應對企業可能發生的需求變化,最大限度的防止擁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