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天晚上回到家吃吃飯,坐到這安安生生看了一個章節的書。秉著愛惜書的原則,拿著筆和本子寫寫畫畫一頁半。
? ? 第一章節:素養。從素質談到教養再到素養。感觸頗深的幾句話,林肯先生說:四十歲以上的人要對自己的長相負責,當然這里指的是人的精神長相。這讓我不由想到了中國那句老話:腹有詩書氣自華。葉圣陶先生說過一句話:教育往簡單的方面說,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自主學習習慣,獨立思考習慣,閱讀習慣……把種種和學習有關的行為都變成一種習慣,讓它變成生活的一部分,讓自己每每到了要看書要學習的時刻,不去看書不去學習,就好像錯失了一件多么重要的事,讓人坐立不安。那么我想,學習就不再是被動,枯燥,無味。而是我們平常生活的一部分,習慣使然。當然,這個習慣要養成,很難。
? ? 生命是一種開放性,生成性的存在,人的思維也應該具有開放性,生成性的特點。看到這里,我不由得想起我們三年級這個轉折點,從一二年級的基礎知識機械記憶和直觀思維模式,開始向抽象思維,向自主學習轉變。學生不再是靠反復記憶反復抄寫練習來快速提升,而是看思維是否活躍,獨立思考能力是否強悍。這個培養過程,需要我們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緊抓不懈的同時要加強訓練,讓學習成為孩子們的一種“條件反射”。
? 今天看到的最后一句記憶深刻的話:“才勝德者謂之小人,德勝才者謂之君子。”前者放到現在就是所謂的“土豪”,后者即“貴族”
? 不當之處,請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