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離別是生活的常態(tài)。
已是半夜,我站在寒風(fēng)中守在火車站出站口,等待三個月未見的兒子。
等待中,一分一秒過得緩慢。這是第一次分離這么久,那是在兒子九個月大的時候。媽媽在電話里說孩子會走了,但是不愛笑了。
我還記得那天離開的場景。
我和老公開車離開,媽媽就抱著九個月大的兒子,我和兒子說拜拜。兒子伸手夠了一下我,沒有哭沒有鬧,只是看著我,他還不懂得要發(fā)生什么,他以為我們只是離開一會,像往常一樣去上班,晚上就回家。
那個胖嘟嘟的小臉,一直面向我們離開的方向,倒車鏡里孩子的眼神懵懂純凈。
那已經(jīng)是三個月前的事了,每次給孩子打電話,孩子都不說話,也不叫媽媽。我就問我媽,孩子怎么樣,媽媽一直說孩子很乖,就是不愛笑了,每天得抱著,不能看不到姥姥。
每每想到分開的那天,總會情不自禁的淚流滿面,那是個從沒有離開過媽媽的孩子,都還沒有斷奶,就是從我們分開的那一天開始斷奶的。
眼睛透過鐵柵欄看向前方,看向黑暗深處,追尋要等待的那對人。
“工作人員請注意,由天津站始發(fā),途徑本站,終到烏蘭浩特站的K957次列車正點運行,正點到站時間為21:30,列車進1站臺1道,請工作人員做好接車準(zhǔn)備。”
一聲汽笛長鳴后,列車終于到站,隨即大批旅客涌到出站口。
出站口外,我擠在最前面,巴望著快思念成疾的兒子。
突然看到媽媽和兒子出站,媽媽抱著兒子背著背包,風(fēng)塵仆仆滿臉倦容,小小的兒子把臉埋在在姥姥的肩上。
“兒子,媽媽抱。”邊說著邊伸手拉兒子,兒子卻使勁推我,看向姥姥。
我于是默默的提起了背包,走在前面,任寒風(fēng)吹打著肆意淚流的臉。
02
推開門,一股暖氣撲臉。
出門之前已做好飯菜,留著媽媽來了吃,此刻媽媽已經(jīng)坐下吃飯了。
兒子和姥姥并排做著,媽媽吃的狼吞虎咽,估計餓壞了。兒子也餓了,伸手夠盤子里的菜,我就用筷子輕輕的敲了一下,兒子迅速縮回了小手,眼神膽怯的看著我。
這時,我才有機會好好看他。他的小臉瘦了很多,像是得過一場大病一樣。臉紅紅的,還有小疙瘩,就是農(nóng)村小孩冬天常見的小紅臉,而且小手黑黑的,頭發(fā)有點亂,但衣服還算干凈。
好了,終于見到兒子了。
很晚了,我就抱著兒子和我一起睡,可是兒子卻拒絕??赡芩宋野?,但畢竟是親媽,很快就會好的,我自我安慰著。我還有一個哄娃神器,就是奶,給他吃奶肯定好哄。
為了能讓孩子回來有奶吃,我特意擠奶不擠盡,漲奶就擠點,直到三個月后還是有點奶的,希望能讓孩子多吃幾口,把奶吃回來。
可是,我把奶頭塞到兒子嘴里,他卻吐掉了。他喊著要奶,姥姥就把兌好的奶瓶拿過來,兒子吃的津津有味。他不僅不認(rèn)識我了,連奶頭都不認(rèn)識了。
03
這次的重逢只是下次分離的前奏。
兒子剛剛又和我關(guān)系好起來了,媽媽卻又要帶孩子回老家了。
媽媽不可能一直在身邊幫我?guī)Ш⒆?,她還有老人,老公和我的弟弟需要照顧。
于是,送走了兒子和媽媽,我們又分別了。
分離的日子里,前一個月還好,可是到了一個半月就日思夜想了,每天做夢都夢到他,也是時候必須回家看孩子了。
04
感覺過了一個世紀(jì)那么久,終于看到孩子了。
雖然分離團聚的次數(shù)多了,卻再沒有淡化兒子和我的感情。
一見面,兒子便帶我參觀他的玩具,媽媽媽媽叫個不停,和我有說不完的話,每天和我黏在一起。
有一次回家看孩子,就問他:“你為什不接媽媽電話,媽媽很想你。他說:“我接了電話你就不想我了?!?/p>
孩子都開始有心眼了。
05
隨著孩子的長大,每次離開我都會告訴他我要回去上班了,以后再來看他。他也懂了,答應(yīng)著。
夜里,孩子突然大哭起來。我便訓(xùn)他,讓他趕緊睡覺,心想大晚上哭啥。
早晨起來,我問他:“晚上為什么哭?”兒子說:“夢到媽媽坐火車走了?!?/p>
我瞬間眼淚涌出,只能緊緊的抱住兒子。
06
兒子終于三周歲了,可以上幼兒園了。
我從老家結(jié)接回了孩子自己帶。
有一次突然想到每個孩子都問他是從哪來的,我兒子從來不問。我就問兒子:“你是從哪來的?!眱鹤雍懿恍嫉恼f:“這你都忘了,是你從姥姥家接回來的?!?/p>
07
時間過得真快,兒子六歲了。
因為身邊沒有老人幫帶孩子,只能每天早上把孩子送到別人家,讓別人幫忙送到學(xué)校。送到別人家的時候,那家大人經(jīng)常都沒醒,可是我兒子已經(jīng)醒了很久了。這么長時間,兒子從來沒有因為早起哭鬧過,因為他知道只有這樣,他才能和爸爸媽媽在一起。
現(xiàn)在兒子也知道兒子是媽媽生出來的了。
“你看,這照片里只有爸爸和媽媽,沒有你?!?/p>
“我在你的裙子里呀,我們一直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