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幸福了嗎?現在很少敢隨便提及幸福!即便說也是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會說不幸福。如果你是幸福的那么祝賀你是這百分之一的人。
記得看過一本書是白巖松的《幸福了嗎》,嗯,他寫出來很多人的心態,他見多識廣,人間百態,他從他的角度寫了這本書,記得前言里他說:現代人大多步伐沉重,明明前方不遠,可由于心事過重而邁不動步伐。好像是這樣的意思。
幸福是什么?幸福各有各樣,所謂幸福更是千般模樣,但大都應該是內在平靜。相對來說只有內心真正平靜才更容易獲得幸福感!
白巖松問季羨林:
您信佛嗎?”。
“如果說信,可能還不到;但我承認對佛教有親近感,可能我們很多中國人都如此。”季老答。
接下來,我好奇的是:快速前行的中國人,現在和將來,拿什么撫慰內心?
季老給我講了一個細節。有一天,一位領導人來看他,聊的也是有關內心的問題,來者問季老:主義和宗教,哪一個先在人群中消失?
面對這位大領導,季老沒有猶豫:假如人們一天解決不了對死亡的恐懼,怕還是主義先消失吧,也許早一天。
看似平淡的回答,隱藏著一種智慧、勇氣和相信。當然,“早一天”的說法也很留余地。
和季老相對而談的這一天,離一年的結束,沒幾個小時了,冬日的陽光照在季老的臉上,也溫暖著屋內的其他人。
那一天,季老快樂而平靜。我與周圍的人同樣如此。
平靜,所以怎么才能達到平靜?外在欲望太多能平靜嗎?但為什么我們滿足了一樣又一樣,歡愉也僅僅是片刻……可怎么還是感覺不到幸福?《自控力》里說那是因為的淺表欲望,僅此而已,自己真正的內心難以觸碰,所以有些時候淺表欲望是可以放棄的,深層欲望卻需要開發!!就是需要發掘自己的內心本真的東西。而又怎么去開發發倔呢?那就是做自己喜歡的事,可以常常獨處,有時候孤獨是發現內心世界的事情,所以常說學會和自己相處就是這個道理。
今天,幸福了嗎?也就是今天你平靜了嗎?平庸如我,實在難以定義幸福的模樣,本來幸福就是千般模樣……而我的幸福即是心安和安心,每天做著平凡實在甚至是平庸但卻是篤定的生活。
好吧,就此擱筆。像寫信一樣,只說是寫給自己的。今天從早上寫到現在,上午回了老家,但一場雨讓我們又回來了。這就是生活,平凡的生活。也是平凡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