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應惜今月圓似鏡,明朝別后漸成鉤
五律—中秋
文:嘉晨
執樽將欲飲,桂魄入金甌。
徒惹千般念,平添幾度愁。
未能尋舊曲,無可覓歸舟。
今夕團圓月,明朝漸復鉤。
于丁酉年中秋
注:這首詞的詞譜來自前輩沙洲冷老師自度曲。 附注:自度曲<小月兒>詞譜,雙調,六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平韻。
中仄平平仄,中平仄仄平。
中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中平仄仄平。
中平中仄仄平平。
中仄平平仄,中平仄仄平。
中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中平仄仄平。
中平中仄仄平平。
另附月兒老師的詞評:
嘉晨的這首小月兒,深情中帶點小憂傷,小幽怨,盡顯小女人情結。
欲攬千秋月,斂裙上綺樓。
你這是要摘月亮的節奏嗎?還提著裙子上綺樓,是這樓夠高,還是你這妮子太天真,啥樓都能夠到月亮嗎?還提著裙子,這裙子也夠長的了,要淘氣也別忘了換上利落點的裙子哈。不過,一個女子,提著長裙,登上雕欄畫棟的樓閣,意圖盡攬明月入懷,生動而美好,如果這女子再是個絕色女子,這畫面該是多么美妙!
銀練無塵似水流。
來到樓上,看著銀河如練,渺渺茫茫,好像是清澈的流水,流向天際。而這句真正的意義在于承上啟下,往下看就可知道月兒說的沒錯。
相思化槳,白云可作舟。送君直到妾心頭。
這妮子這是思念誰了?以相思作槳,白云為舟,這思的陣仗可夠大的。也夠美的。然后呢?然后就送君直到妾心頭。想的真美!這君到底是月是他,呵呵,那就只有問問作者本人了。
醒也終須醒,愁深不必愁。
讀到這里月兒不禁心里一驚,這好好的思念咋就開始愁了?到醒的時候就該醒,愁到深處不言愁。單憑這句,沒有一定經歷和心傷,是說不出這話的。這思,思的干凈。這愁,愁得深刻。
盡飲柔情酒一甌。
唉,這情到深處,思到入骨,何以排遣呢?自古愁酒兩不分。男人借酒澆愁,也就罷了,可你是女子哈,學啥不好,偏要學喝酒。當心愁未澆,愁更愁。
明朝別后,愛休恨亦休。
這是咋了,愁也就罷了,咋還要分呢?還愛休恨亦休。分到可以愛恨兩休的地步不一定是最壞的,想想那些分了卻什么都休不了的,糾糾纏纏,相愛相殺的。這么灑灑脫脫的分,也算是難得了。
團圓看罷遂成鉤。
原來是說月亮,今宵明月圓而明亮,可是明天別后呢?一定是漸缺漸如鉤。看到這里有點心疼,心疼明月,也心疼那因月而愁的人。看似寫看月,思月,別月,誰又知道這月不是人呢?
這首詞層次分明,上片把一個純真少女登樓望月,想早日見到心上人的情景描寫的生動而且美輪美奐。
下片寫女子月圓聯想到月缺,想到今日與圓月別后,再見再也不是今宵之月。從而引申到戀人分別后也許一切愛恨不在,何不如把握今宵,珍惜此刻。
即使讀到最后,月兒滿腦子還是那句:醒也終須醒,愁深不必愁,愛休恨也休!原來好句子真的可以走進讀者心里,過目難忘。